蒋多多- 紫泥糖廠改造:生活美術館 新作-扉FEI

蒋多多| 紫泥糖廠改造:生活美術館 新作-扉FEI

蒋多多建筑、室内和景观 扉建筑
地 点 广州市番禺区紫泥堂厂
面 积 5231平方米
时 间 2016—2018年

加厚的立面 攝影:郑庆龄
一直把教科書裡的中國古典園林的“移步換景”、“小中見大”、“借景對景”當作“歷史”來讀,未想過跟自己做的“現代建築”有何聯繫。2004年冬遊蘇州,行至拙政園“志清意遠”,閱門前對聯“臨淵使人志清,登高使人意遠”,忽有所悟。當時正在做億達企業辦公總部,苦於場地狹小,平面局限,找不到配合的室內設計師。於是決定用“造園”的方式試著做室內設計。我把這棟辦公樓頂樓16、17樓兩層當作一塊15×15×6.6m的空地,圍繞“山”(兩層通高的走廊兩側陡如峭壁)和“水”(樓梯中庭以黑色光面石擬水)佈置各種功能空間。小中見大、移步換景、借景造景,這些都一一實現了。甚至,園林中與山、水一樣不可或缺的魚(出自《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在億達總部竟然以幻影呈現了。

富春山居图
園林的要旨在掇山理水,山水的真義是虛實平衡。自億達之後,便這樣開始了脫離真山實水的“當代園林實驗”,姑且稱之為“內建築”吧,因為很長時間都只是能在“圍牆”內搞試驗,圍牆即外立面,誰都有發言權,但鮮有看得懂平面的甲方。為了不淪為“外立面設計師”,只好在玻璃幕牆內倒騰。
12年後,終於找到機會做一個“不設計立面”的項目——以使用空間構成表皮,功能就是形式。這就是紫泥12門的前傳。
糖廠始廠建於1953年,擁有第一條國產自動化榨糖生產線,由單一的制糖企業發展為發電、造紙、飲料、水泥等多元化經營廠區,佔地36萬平方米。停產后被列入《全國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重要新發現》。對老番禺人來說,它是閃耀著青春榮耀的地標。
這座巨型國營糖廠,幾乎就是一座城鎮,每次看到夕陽餘暉下的廢墟都無法移步。於是找來億達大廈的業主,勸說他拿一個廠房做改造經營。“做個創意部落吧!我好多朋友都想來入駐。”逛遍了園區數以百萬平方米計的車間廠房,我決定放棄如夢工場的水泥廠和好似駭客帝國的蒸餾車間,選了這個外表毫不起眼幾乎是最沒特色的板材車間,因為不用糾結要不要保留外牆。幾乎巧合地,這個三層小塔樓每層15m×18m×6.9m似極了億達大廈。
原板材车间外立面@扉
原板材车间室内@扉
於是把這個三層塔樓看作山,鼓動身邊幾個“斜杠青年”來分田地。他們都是夢想家,都希望自己的工作室前庭後院,躺在浴池看星星,既可以工作又可以安居會友,還希望自己不用的時候可以做Airbnb……而最重要的,是貓犬相聞常常往來。就按著這些“村民”描繪的桃源在這山上2、3層的臺地上搭建了大小不等1-2層的7套屋子。這次,可以不必要再披著玻璃幕牆的皮。除了保留部分尚穩固的洗石米外牆,其餘開放並外挑1m形成“加厚邊界”,這裡有進進退退的花園和看得到星星的浴池。
南、北兩個消防樓梯連成“山路”,沿路建了7個大小、高低不同的房子。
概念图@扉
概念图@扉
加厚的立面 摄影:郑庆龄
加厚的立面 摄影:李一波
THE RED 红亭子——走廊伸出一塊赤色的“山岩”,向東一條玻璃長廊本是最薄的畫廊,如今收藏了書房、花園和半開放浴室。透過天窗可以看見樓上陽臺的杜娟花。
THE GATE 大宅门——原型取自南方典型民居竹筒屋的天井,一邊是上二樓的樓梯段,一邊是半露天的浴室。門前的花園是街道的一部分,用古董鐵木大門分隔。
THE MIST 云雾居——進門的玄關正對一個半透明的亭子,可開放成為客廳的擴展區,或者獨立成茶室,拉上門晚上就是臥室。不大的客廳向四個方向擴展形成一人閱讀、雙人對弈、三人對飲、眾人暢談,可聚可散的格局。
THE SUMMIT 绕峰台——通過一個入口的小花園連系了一套2層複式(用作工作室及休息室)和一套可作客房式b&b的獨立套間。進入複式客廳,鑽上僅容一人的旋梯,再過一道“仙人橋”,來到向東的書房,一個圓形的窗洞望向東面的青山。樓下的b&b名「青田隅」。透過青色玻璃盒子望向北側田野,是沐浴夕陽的夢幻之地。
THE SLOPE 半坡楼——兩層通高的庭園,池水上盤旋通往二樓的坡道正如桃花源記所述“仿佛若有光”。登上二層平臺,眼前豁然開朗,落日的餘暉伴江水在高高的煙囪下奔流向西。
THE SKY 天之阁——6.9m,最多可以做幾層?在這個西北角,被切割成4.3m+2.6m,2.6m是溪口首層的小臥室;4.3m是一個帶閣樓的Studio,38.4㎡的占地搭建了±0.00、+0.500、+2.000、+2.300共四個標高,分別是工作室兼廚房客廳、Playground、浴池(濕)兼讀書(幹)、臥室。

大宅门+红亭子
大宅门+云雾居
半坡楼+绕峰台
天之阁+半坡楼+绕峰台
云雾居 THE MIST 摄影:郑庆龄半坡楼 THE SLOPE摄影:郑庆龄


半坡楼 THE SLOPE摄影:许思琪
天之阁 THE SKY摄影:郑庆龄
登上屋頂花園,四周山巒起伏,腳下“五嶺逶迤騰細浪”,真仿如在高山之巔對月放歌……
雖然,最終業主因太喜歡這7間小屋子而不捨得長租給我的朋友們最後改成了酒店。我覺得這將會是最具“社交”精神的酒店。無論你住在哪一套,都會覺得大家是鄰居,不是路人。這和傳統酒店是完全不同的居住感受。

天台 野望之丘@扉
柯林·羅在《透明性》中這樣描述:“包豪斯校舍利用大量透明材質的立面元素,來創造了建築整體的通透感。而加歇別墅則反其道而行之,並沒有採用過多的透明材質,而是利用空間的交疊與滲透,創造了建築空間的透明感。”可以說柯布沒有去“設計”這個外立面,而是通過設計平面,以空間直接構成(或者生成)了外立面。在紫泥12門這個項目,我們是在兩個臺地上蓋了7個小房子,由這些小房子的前庭後園和“潛建物”共同構成了外立面。這好比拆除了圍牆的園子,亭臺樓閣前後疊置,顯出“漏透”的山、石品相。董豫贛在《石山壹品》一文中寫道,“郭熙的山水,常以亭臺樓閣,標識山中居遊勝所;李公麟的這幅山水,卻擬大量的山洞與山台,因類似於廳堂與庭院,則成為最經典的山居組合……”我們正嘗試用柯林·羅描述的透明性轉譯為《山莊圖》中的居游勝景——從山外窺見家家戶戶隱約的庭院廳堂,忍不住要去一探究竟。碎片化的立面自然無須以極簡主義之名去統一材料和色彩。整個園區自50年代至90年代一直在建設發展,好比一個建材博物館。我們從中摘取時間的片段,運用了多達13種物料去搭建7個小屋,模擬出私建房屋的自由狀態。好像一堆「違章建築」構成的立面成了各家各戶貓貓狗狗串門的捷徑,就如畫中人快活地激蕩於山台洞庭。

加歇别墅立面 加厚的立面@扉
“內建築”的實驗或者《透明性》的解讀,都可以說是我們在試圖模糊室內外的邊界,把自然或抽象或具體地納入建築內。這個專案用的是“加厚邊界”的方式把空間存在所依附的表皮轉換為空間本身,模糊了兩者的定義。
山居蓋好了,總覺得開門見山有點直白。正巧樓前有片舊牆,牆有豁口,何不用作山門?再次用“加厚邊界”的方式用一道新牆封閉圍繞舊牆創造了琴、棋、茶、畫的空間場景。當然,也可以烤串,放電影,“吹水”,自拍……
围墙原状@扉

围墙改造后 摄影:郑庆龄


园区居民共同参与作品创作 @ 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