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多多| 科举取士与大学招生,在各省录取人数如何确定 读史-指尖上的会计
蒋多多
中国重视考试,国家取士看重的是真才实学。今日之高考,昔日之科举,在选拔人才的道理上并无二致。
魏晋南北朝绵延300余年形成的士族门阀让官场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隋文帝为了改变这种畸形的用人制度,首倡科举,本意是唯才是举,用考试选拔人才。科举制度一方面扩大了朝廷选人用人的范围,另一方面打破了阶层固化,让中低层有了晋身之阶。
唐承隋制,让科举深入人心。唐太宗有次去视察御史府,看到新录取的进士鱼贯而出,便得意的说道:“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虽说有了考试,毕竟写文章不是做数理化,没有标准答案。主考官的偏好会左右对文章的评价。于是考生走后门盛极一时,朱庆馀为了给主考官张籍留下个好印象,考试前把自己的一些得意之作递给了张籍,还留了一首诗: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首诗写得极为巧妙,一语双关,成为诗坛佳话。这种事先“行卷”的方式怎么看都觉得不够光明磊落,谁又能保证主考官评卷时会不被先入为主干扰呢?
如何做到录用人才公平,宋朝采取了糊名制,不让阅卷老师看到考生姓名,甚至誊抄试卷,不让阅卷老师认出考生笔迹。
明太祖朱元璋做了最大程度的改革,文章要求是八股文。八股文有形式禁锢,格式统一,这能让评分标准更客观。八股文的优越性显而易见,后清承明制,继续将八股取士发扬光大。
评分标准统一了,新的问题又来了。文章写得好的大多是南方考生,据统计,自隋唐到晚清,科举状元江浙两省占了一小半。明初首次科举,进士居然无一人是北方人。北方举子自然不干,质疑考官徇私舞弊,告起了御状。朱元璋为平息众怒,杀掉了考官,重新组织了考试。
平心而论,这是一起冤案。北方举子考鸭蛋是因为蒙元荒芜了北方的教育。朱元璋为了避免再出现此类问题,干脆搞起了南北榜,意思是南方人、北方人各设置一定的录取名额,互不相争。清朝又加上了满汉榜,这大概是最早的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制度。
南北榜对南方学子而言无疑是不公平的,但天底下哪有绝对的公平呢?国家取士需要照顾每片疆域,要有意识地把了解当地风土人情的学子均衡地选拔出来。如果仅凭文章好坏,等于让一方水土没了代言人,这也是一种不公平。
今日之高考脱胎于往昔之科举,朱元璋的南北榜就是今日每省一个分数线的雏形。高考招生历来争议很大。很多人抱怨没有做到一张卷子、一个分数线。说起这,我很有感触。1996年多数省份高考采用全国通用卷,我上大学时班上有某市的同学,我的高考分数比他高出150多分。
出现如此大的分数差异,原因在于各省市录取分数线不一。录取分数线,很大程度上由各省市招生人数多寡决定。
中国的大学始创于晚清,兴盛于民国。民国时大学在各省的招生人数如何确定呢?多数大学向顶级的清华大学看齐,参考清华大学的做法。清华大学在各省的招生比例参考清末庚子赔款各省分摊的比例。
这是多么奇怪的逻辑啊!听完高晓松对此的解说,真该提醒自己好好温习一下历史。
遥想当年,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城,清政府战败,需要进行战争赔款,战胜国均能分得一杯羹。后来美国良心发现,主动提出不要这笔赔款了,他把分得的赔款搞了一支基金,用这支基金帮中国建立了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第一年招生时,山姆大叔说话了,各省招生人数比例就按照当年各省分摊的庚子赔款的比例。这一做法也算有理有据,被清华大学沿袭下来,被其他大学借鉴。
突然觉得,“有付出就有回报”是至理名言。
“国辉读史”系列文章回顾
大清皇帝的生育能力与国力一起衰退有为无为的明清末帝
聂耳为何能谱写出时代的最强音
废除科举成就了中华,葬送了大清
宋子文的财政预算思想为何不见容于蒋介石
税制改革要了魏忠贤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