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多多- 纪要 - 讲座 - 许晓青:世界遗产背景下中国名山审美价值识别与保护——以黄山为例 新年读文-SCU景观学社

蒋多多| 纪要 | 讲座 | 许晓青:世界遗产背景下中国名山审美价值识别与保护——以黄山为例 新年读文-SCU景观学社

蒋多多
讲座时间:2017年5月14日13:00-14:00
讲座地点: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文科楼二区学术报告厅(负一楼)
5月14日“景观学社”荣幸地邀请到许晓青博士为我们开设讲座。根据录音整理,纪要如下:
李志勇院长:今天的讲座是关于“旅游景观设计与遗产保护”。四川大学旅游专业成立于1996年,经过21年发展的目前已形成一个包括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及休闲等的较为完整的体系。然而在景观方面,虽然目前学院很多老师从事旅游规划与设计相关领域且成绩卓著,但总的来说,我们对于景观特别是审美方面关注不够。因此今天我们特别邀请许晓青博士为我们带来这场讲座。
许晓青博士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博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在站博士后,她的研究方向为遗产保护、国家公园规划与设计,相信许晓青博士的研究一定能为我们带来专业、新鲜的知识,让我们欢迎许晓青博士。
下面介绍一下张宇老师,张宇老师来自于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主要从事建筑设计教学与理论研究及建筑史的研究工作,翻译了诸多建筑领域的英文著作,并且在“建筑与音乐”领域具有长期的积累,他的博士论文即《中国建筑思想中的音乐因素探析》关于“建筑与音乐共通世界”的论文在一些国际会议上被宣读,最近张宇老师的专著在美国哈佛大学园林景观研究中心得以出版。本次讲座中将由张宇老师担任发言嘉宾。
同时,今天到场的嘉宾还有来自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成都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成都景虎景观设计公司、大众生态园林公司、四川省气候中心、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兴立园林、成都市文化公园、青羊区林园局等成都市风景园林学会的业内专家学者,四川省气候中心但尚铭高级工程师、四川建筑技术学院何湘教授,由于签到表的问题,其余嘉宾我们将在讨论环节逐一向大家介绍。
下面我们欢迎许晓青博士为我们带来演讲。
主题演讲
许晓青博士:尊敬的李院长,非常感谢您的邀请,也很荣幸此次能到川大来,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其实我这次来主要是来学习的,将我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展示给大家,更多地希望听到大家批评指正的意见。那下面就开始我的报告。
我今天报告的题目是《世界遗产背景下的中国名山审美价值识别与保护》,今天主要是从三个部分来阐释这个题目:首先是简单介绍世界遗产及其概念和评价标准;之后主要介绍世界遗产审美标准vii,探讨它与中国名山风景区的审美价值之间的差距;最后讨论一下基于中国传统山水审美,如何构建价值识别及保护工作。
首先介绍一下“世界遗产”这个概念。世界遗产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罕见的、具有世界级价值的、无法替代的、不可再生资源。中国于1985年12月12日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下面简称《公约》)成为缔约国,截止2017年5月统计为止,中国已有52处自然和文化遗产以及混合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下面简称《名录》)。《世界遗产公约》主要的目的是正确地确认、保护、管理及展示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世界遗产并使其代代相传,具体地将《公约》落地以实施相应的遗产保护与管理的是《操作指南》。《操作指南》包括四部分主要内容:首先是将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及《濒危遗产名录》;第二是对世界遗产进行保护和管理;第三是提供相应的遗产保护的国际援助;第四是调动国内和国际力量对《公约》加以支持。除《公约》和《操作指南》,世界遗产委员会还有三个十分重要的咨询机构:即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前两者主要是在文化遗产和文化景观, 以及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混合提名时对于价值识别及如何进行保护与监测提供支持,而后者主要是在自然遗产方面提供支持。
说到世界遗产,我们不能绕开的就是“价值”,世界遗产地称之为“突出普遍价值”(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什么是“突出普遍价值”呢?“突出普遍价值”指的是自然或者文化遗产罕见的、超越了国界的、对全人类在现在和未来均有普遍意义的价值且这些遗产的保护对整个国际社会都有至高的重要性。这里就涉及到两个概念,一是“突出”,二是“普世”。“突出”指任一遗产在列入《名录》时,都会在全世界同等类型的遗产范围内进行比较,在比较后选出其具有突出性的特征;而“普世”则指的是该遗产超越了某一国家的范畴,一旦被列为世界遗产地,其将对全人类或整个世界都具有较为显著的重要性。
如何将一处遗产地列入《名录》?这其中世界遗产列出了十条标准,文化遗产有六则标准,自然遗产有四则标准。接下来我们简单地梳理一下这十条标准:在文化遗产中第一条标准是:代表人类创造精神的杰作,如龙门石窟,是佛教信仰影响下的典型杰作;第二条标准是:在一段时期内或者世界某一文化区域里重要的价值观交流对建筑技术、古迹、城镇或是景观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如西湖整体的景观规划格局受中国传统佛教、道教文化影响;第三条标准是:能够体现现存的或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如泰山,其封禅传统虽已消逝,但天地人景观序列依然存在;第四条标准是: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技术整体或景观展现着历史上一个或几个发展阶段,如丽江古城;第五条是传统的人类聚居、土地利用或海洋开发杰出的范例,代表着一种或几种文化或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特别是由于不可扭转的变化而极其脆弱、易损。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信息是“人类或文化与环境相互作用”,这也是中国乃至亚洲的许多遗产与欧美不同之处。美国有许多荒野地,是无人居住的;而在我国,在人类生存比较密集、密度较高的地区,“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我国遗产的典型特征,如云南的哈尼梯田与杭州的西湖,都是人类在改变自然环境而和自然环境相互融合的杰作,且“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这一关系至今仍存在且在发生变化;文化遗产评价的最后一条标准则是:具有突出普遍意义的事件、文化传统信仰及作品,如黄山画派,它作为黄山世界遗产的一条价值被列入《名录》。但是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这一条标准需同其余标准一齐使用,不能单独作为一条标准被列入《名录》。
接下来我们谈一下自然遗产的四条标准。跟文化遗产不同,自然遗产的标准切分地较为明确,也比较容易量化:第一条是审美;第二条是地质地貌,指有重要特征的或是记载了生命或地貌演进过程的显著的地质地貌,如我国的丹霞地貌及南方喀斯特地貌;第三条是生物或生物多样性,它实际上代表了陆地、淡水或海洋生态系统及其植物群落的变化及其生理过程,如云南澄江最后一条标准是栖息地,相信大家在四川对词条标准不会陌生,因为大熊猫的栖息地就在此。
在一处遗产要被列入《名录》时,需要进行“突出普遍价值”的声明。声明主要包含了几个重要的部分,首先是对遗产的介绍;第二是对其价值或属性的详尽论述;第三是论述完整性和真实性,“完整性”主要体现在自然遗产中,指是否所有的要素都被提名到了世界遗产地中,承载这些要素的面积是否足够大,状态是否足够良好。而真实性主要运用在文化遗产方面,所要论证的是其真实性;除此之外还有最重要的内容是,必须有一部分陈述是对于如何保持OUV必要的保护、管理和方法,这一内容会直接影响世界遗产地的规划,其中包含了 “环境影响”的专项。
那如何识别世界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呢?国际上的一些学者实际上为我们提供了路径,即 “从价值——属性——组成部分——要素及特征”这一识别的框架及相应的保护链。其中,“属性”是承载OUV的物质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请大家注意,是 “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包含了一些有形和无形的过程。那么在识别OUV时,需要注意它综合的、整体的并且要进一步通过其构成部分的组成来实现其属性的保护。基于此基本认识及其框架,我们可以看出,世界遗产首先要分析其真实性和完整性,再按照这一路径去识别。此外,还要识别其构成“突出普遍价值”的完整性的载体和范围及影响因素。
四川省作为我国的遗产大省,已经有六处世界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地,包括九寨沟和黄龙、乐山大佛、峨眉山、青城山和都江堰、大熊猫栖息地和四姑娘山及大足石刻。
今天我们重点要探讨的是世界遗产标准vii,这条标准是我博士论文研究的重点,即审美的研究(世界遗产认为是自然美标准)。具有绝妙的自然现象或具有罕见自然美或美学重要性的区域,满足这条标准能被列入世界遗产。这条标准从提出至今,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总结起来,是从一开始的自然和人文的结合,到强调纯自然的美,运用一定的方法来评估美。世界遗产标准vii虽然是在四条自然遗产标准中运用最多的一条,但在运用的次数自1978至2012年逐渐递减,这可能是由于其难以量化的缺点导致的。
那该如何按照世界遗产地去识别价值并将其列为世界遗产并加以保护呢?澳大利亚大堡礁国家公园做出了很好的范例。这点我不再细讲,但在大堡礁的案例中对于标准vii的保护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陈述价值;然后逐条解析价值,尤其是落实价值对应的载体,包括其载体的视角、环境载体、体验载体以及代表审美的典型场景;再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针对其每一条价值及对应载体给出保护措施。
以上我简单介绍了一下世界遗产及其标准vii的运用。那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一下中国的名山。我认为中国的名山与世界遗产是有较大区别的。中国的名山实际上承载了很多内容,不光是自然景观,更是我国文人情怀和山水审美情节培养的基地,像刚才提到的封禅祭祀、山旅僧居等。所以说中国的名山人和自然相互的化合,不仅是具有欣赏美景的作用,其中的文化景观及所体现的人和自然地相互作用也是十分值得去研究的。
周维权先生在他的《中国名山风景区》对中国的名山风景区定义为:兼具名山性质的风景区或具有风景格局的名山,是山岳文化荟萃的、兼具自然及人文景观之美、彰显宗教色彩的、具有一定规模和格局的山岳综合体。这里有几个重要的信息:首先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天人合一的杰作,其审美主体包含了宗教人士、文人骚客和山民僧俗等,而且是这些人在不同时间用不同方式对山岳产生作用的结果。而且名山是经过历史淘汰和筛选出来的佼佼者,虽然是以物质载体为基础,但它能够满足人们欣赏、崇拜甚至是陶冶情操的精神追求。我们不妨先从一个小的点看起,风景画与山水画的的关系。左图是一副普通的西方风景画,右图是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我们可以看出其中的差距,不管是从图像表达方式还是观看方式。左图是隔着一个框架去看,也就是我们是站在一个固定的视角去看,所有的透视都会聚焦在一个焦点上,向很远的方向去延伸。而右图似乎不是从一个视角去看的结合,它包含了很多东西,很多不同的视角。这是中西观画方式和审美方式的差异。
其实,在当代西方已经有人开始在琢磨这件事了,他就是非常著名的大卫·霍克尼,他在英国当代美术史上有很高的地位。他站在西方人的视角,观察中国人看画与绘画的方式。因此,他拍过一部影片,叫《与中国皇帝大运河一日游》(A Day on the Grand Canal with the Emperor of China or: Surface Is Illusion But So Is Depth),在这部电影里他拿着小相机,一点一点地带领着观众来看《康熙南巡图》,并且观察人们看这幅图的感觉。他认为中国人的视角要大得多,“你可以走进去穿行,对我来说是更好的想法”,他实际上是看出了中西观画方式的差异。中国的山水画具有游观的性质,而西方的风景画明显地把风景看做一个对象。如果将霍克尼的观点作为一个引子,还是以《康熙南巡图》大运河一段作为载体,通过透视的分析可知,红色的一段部分是帝王行进的路线,他绕着山绕着水翻过山来到城市。图中而黑色的虚线代表的是观者游走的视线;蓝色的代表的是透视线,我们可以看到透视线不是完全聚焦的,甚至有的透视线与观看的视角是完全相反的,这正好印证了大卫·霍克尼所说的“你可以在画中游走”的状态。

图 1 图解《康熙南巡图》大运河段
我们再来看观者游走所处的位置,其实可以看到,他一会在上一会在下一会在中间一会又在下,所以观者的视线也在不断地变化。如果用一张简图总结中国山水画观画的方式,实质上是绕着物体里里外外看的过程;而西方的风景画相对来说比较单纯的是在取景框外来看的。我们再用郭溪的三远理论将山水画拆解开来,可以看到确实是观者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如三远理论:由下仰山上、在山前看山后、在山巅看山下。
由此我们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中国的传统山水审美与西方的风景到底有什么不同?如果我们按照世界遗产标准vii来评价中国的传统山水审美的话,会有什么缺失?基于一定的案例、实际经验与文献分析,我认为,目前我国名山风景区中审美价值识别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对于审美的认识不准确,比如按照西方的审美方式来评价中国富有传统山水审美的名山景区,会导致识别的不准确;二是审美价值识别所采用的方法不恰当;三是审美价值的保护没有基于价值识别展开。我们先来看一下对于审美认识的不正确。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下文简称《规范》)是进行风景区规划时必须参照的范本和标准,该文件在景源价值项目评价层级中提出了四个方面如:欣赏价值、科学价值、历史价值、游憩价值,其中,游憩价值是较为功利的价值,偏重于对旅游需求的满足。而在审美评价中,我们非常重视视觉的评价而忽视了其余感官的评价,对于审美的系统性、复杂性和变化性也缺乏相应的认识。在审美评价方法上同样可以在《规范》中找出一些问题:在景源评价的因子评价层,可以看到景感度、奇特度和完整度,以上与世界遗产所列出的“XXX之最”评价方式较为相似,所以按照这种西方的评价方式,我们很难看到中国传统山水审美的游赏关系及游赏序列。最后一点,审美价值的保护没有基于识别展开,这是我在梳理《五台山风景名胜区规划》时发现的问题,其将“西台挂月”这处景观资源的保护划在了两处不同的保护分区,试想,审美的前景虽然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而背景却遭到破坏的话,我们还是未能很好地保护这处美学价值及其相应的载体。
国际上已经运用一些评价的体系并建立了一些评价的方法,如:在美国,林业局及土地管理局运用相应的定量的指标方法来对审美进行评估;英国则主要是风景特征评估(LAC)和威尔士的图绘方式;澳大利亚也针对世界遗产OUV及标准vii提出了相应的方法,在敏感度、价值及其载体与综合评价方面都进行了相关的阐释,我在此就不赘述了。
那么基于上述我提出的问题:该如何去构建中国传统山水审美的框架呢?我认为应先立足于中国传统的山水审美,再系统地完整地阐释这个框架。
首先从山水与风景概念的差异说起。西方风景的概念与土地的视觉性和领域性有关,与土地领地、田园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中国的山水概念既有与西方风景概念相似之处,也有与西方的风景概念不同之处,山水的概念包含了人的参与,其中既有人、自然山水及动植物,还包含了社会与事物。山水作为审美的结果,不仅指自然本身,还包括了对自然文化的解释。
经过一定数量文论和画论的总结,本研究提出了传统山水审美的四个方面的特征。
首先,认为中国传统山水审美中的主体性显著。二是情景交融主客体的欣赏模式,这也是非常特殊的。第三,这种“以小观大”的欣赏方式,一直在变动中的欣赏模式也是很特殊的,欣赏所得并非是一处处视象的简单叠加,而是饱游饫看后的涌现。最后是主客体交融而形成的审美结果。首先从主体性显著可以看出来,传统的经典哲学著作,包括像孔子的比德思想,能说明中国的传统审美,很强调主体性。在自我修炼达到一定程度之后,风景是一个逐渐外化的过程。第二是情景交融的主客体欣赏模式。比如说的山川与我这种境界。在这种欣赏模式下最终形成了虚实相生的审美结果。刘勰认为审美的结果包括三像:实像虚像和想象。可以看出审美是一个很复合的东西。它不仅仅是落在了审美载体上面,他还包括了人和景物外化的相互作用的一个虚像和想象,而王昌龄在他的诗中也用的物境,情境来描述这种关系。
受清华大学杨锐教授“境”理论的启发,本研究认为审美包括如下要素:道、德、理、术、用、制、象、形、意、思、神、气、悟、境等。其中,“象”是指的是五感集合,和所涉及到的一些材料,结构空间和设施,它是一个客观的载体和规律的集合。而“德”是对审美主体的要求,包含了审美品味。“术” 实际上是进行审美的方法,比如“游观性”,它是审美方式方法的集合。“意”是人们心理感受的集合。
如果把审美价值和西方对比起来,按照价值论的方式来理解,审美可以认为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审美的主体包括刚才说的那几个要素,简单的概括为社会、历史、地域等方面的属性。审美的客体包括客观的对象、规律和承载了主体的某些属性特征,对主体的需求构成的满足。审美主客体作用关系可以用以下图示概括:

图 2 审美主客体相互作用及其要素
如果把这个框架再做的稍微细致一点,在主客体产生作用的里面,可以把它分成这几个层次,首先在物象这一个层次上,他强调的是客观载体的一种特征,这个时候审美还没有产生作用,在“物境”这个阶段,人的感官开始作用于物体,他所形成的是物和感的一种集合,它对应着种西方环境审美的理论直观的体验,他看到这一个景观感观方面产生的体验,他产生的是一种悦耳悦目的价值。在审美的继续作用的这个阶段,它是“思”和“德”在继续的相互作用,形成的是“情”和“意”,所对应的是情感载体和想象载体。最后审美作用继续演进和进化,主体继续作用于客体,审美上升到另一个新的层次。产生的审美结果为“神”和“境”。这时,它所产生的是精神方面的载体。所有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我们都可以理解为“制”和“术”,我把它叫做为关系载体。

图3 审美价值作用的层次
除了基本的特征和层次性以外,我认为审美还具备两个重要特征:一个是主体差异性,另一个是历时性,如果我们用这样一个方式去表达,审美实际上是历朝历代,历史的选择中所叠加沉淀下来的一个东西,这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美,有可能是唐朝至清朝,通过文人骚客历时积淀下来的东西,而主体差异性是指审美的主体不同,所产生的审美结果不同。比如游客、专家以及审美学家所看到的东西是不同的。
对于这两个特征的评价,可以分为三个关键的步骤。第一个是审美主体差异性的识别。第二个是历时性的审美识别。第三个是对于审美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评价。对于主体差异性,比如说,名山涉及到的主体列出来,他们的评价可以用社会学的评价方法。最后在规划的时候,利用利益相关方的博弈或者权重来确定审美的价值。对同一主体的审美价值识别,则可以采用层析分析法进行识别。而对于历时性的审美价值识别较之于共识性是有一定差别的,我认为应以“象”为主体,识别不同朝代价值的审美结果和载体,同时去识别它的变化过程,并古今对比,为今天的保护管理建立范式。而对于这种历史性审美价值的识别方法,过去的一手资料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对诗文、绘画创作理法的研究,去建立山水创作的理法和风景欣赏的一种关系。比如说在写情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关键字提取,去明确所提到的景点;对于复合的意向,我们可以用暗语去分析提取;对于审美的动态变化,可通过时间和风景组合主谓宾这种方式去提取,还的可以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对于它的整体诗文气质进行把握。而在图像方面也是可以通过黄山总结出一套方法。比如,如何从图像里面去识别审美的历时性,从画幅、读图方式、文化意涵等方面去进行分析。最后,要对它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评价。
那么我还是以黄山作为一个案例,来展示一下如何运用这样的一个方法去识别黄山的审美价值。
黄山是中国历史上一处以画派来命名的山岳,从众多历史的文本和资料中可以看出黄山其实是明末清初才兴盛的一座名山,它不像五岳,早已名声在外,她独立于神圣体系之外,黄山之所以知名,更多的是她在山水审美方面的价值。从这些绘画和图像当中,我们可略窥黄山的风貌。而今天,黄山列入世界遗产包括写在它规划文本里面的特征,是以下五个方面,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和冬雪。对于黄山历时性的审美该如何识别呢?在这里,我想通过文本和图像的方式向大家展示一下黄山在历史中审美的一个演变。这里识别的主要是“像”和“意”,外围包含了其他的审美关系梳理的认识体系,选取的最主要的资料,即在文本分析方面,依据的资料是七个版本的黄山志,最主要参考的是清代闵麟嗣编纂的《黄山志定本》,以及山志中收录的游记20篇,二百八十七首黄山诗。分析方法主要是社会学的扎根理论。
首先对黄山的文本进行一个提取,然后编码,最后通过词频统计和相关性分析的方式,来分析黄山历史性审美价值的变化。分析的过程比较繁杂,在此不赘述。最后通过分析和识别,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1、黄山在历史上有四条非常稳定的游线,在低山游线上白龙潭之鸣弦泉一线为热门游线。2、水景是黄山非常重要的欣赏资源,经频次统计发现历史上被提及的次数很多,这条游线游览的频率也很高。3、黄山的景点开发唐朝的低山南坡向明朝高山北坡推进,明朝的时候,风景游赏达到高潮。通过词频的统计,从“象”的方面来看,由唐至清的景点逐渐增加,到清朝时可游景点最多。此外,景点逐渐精细化。4、景观游赏类型山景居多,水景和生景较之山景来说较为次要。
通过词频分析我们还知,古代黄山山景、水景的欣赏类型非常丰富。水景在清代被极大的重视,在清朝受到了史无前例的追捧,四大名松被提到的频率很高。而从元代开始,人们更多的关注天象,朝阳,夕阳等气象风景。对于图像的分析方法与文本类似。对黄山图编码的内容为:主景,涉及到读图的方式是单张还是序列(纪游图和胜景图),这个图像有没有点景的人,这个人出现的位置,所进行的活动是什么,景象组合关系,什么是主景什么是次景。此外,还通过剖析题跋,去品味它的文化意涵,图像所要表达的意思。对图像的分析也得到一些结论:在景观类型方面,从唐至清人文景观这种类型遭到最为严重的破坏。今天很多人去黄山,不再去看黄山的人文景观。因为,一些景观已经完全消失了。我们主要关注的是黄山的一些自然景观。这也恰巧吻合世界遗产对黄山的一种判断。它关注的是一种物质的价值。而对于人和自然相互作用的文化景观价值是忽略的。不同类型的水景是黄山审美重要的类型,在清朝,对水景的欣赏达到了高峰。而今天黄山的风景游赏,仅仅强调了温泉,欣赏的路线和格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古代高山和低山的游线并重。此外,通过文本和图像分析,观景点数量和质量也产生了变化,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
黄山玉屏楼,古代叫文殊院,在很多文本中被提及。它的格局可以通过历代图像的比较可看出,左天都、右莲花,36峰罗列其前,它是一处风景绝佳的观景点。而且从多个版本的黄山图中可以看出,它是一个全面开放的平台,(图4)而今天通过后人改建,变成了玉屏楼,通过照片可见,它们把很好的观赏给堵上了,建筑没有给游客任何的观景面。这也是我们在进行对比当中可以发现古代的审美价值和辨别方法与今天明显的差异。

图4 黄山文殊院(玉屏楼)古今变化
最后对比一下世界遗产标准vii和本文所提出的审美价值识别框架,会出现如下改进:
1)在物象阶段,水景在古代历史上受到了高度的重视。2)识别出48处观景点,以及听觉和嗅觉欣赏的审美,这个也是在世界遗产中没有提及的。虽然说世界遗产单独列入了黄山画派,但是黄山画派作为一个基础,对于审美的欣赏是没有被提及的,比如它的画在情感和想象乃至精神层面,不仅文人骚客包括像今天的游客所带来的启发在世界遗产价值中美提及。此外,古人强调步行游览,饱游饫看,而不仅是用索道单一视点去看。对应的他所保护的对象所采用的保护方法是不一样的。以前保护风景区的保护方法就是一个个资源点,而没有看到场景,没有看到资源点和场景相互作用的关系。包括像游览序列,也是我们在文本当中新增的部分,比如说对于水景这类的保护,从我们古代分析出来以后,今天在保护管理中是不是可以加入,以及对于它审美的引导,一种主体的审美方式和传承。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浅见,还请各位专家、老师同学、同行批评指正。
对话与研讨部分录音整理:雷雅钦、徐淳修订与校对:李倩倩审核:许晓青(本文根据许晓青博士讲座录音整理,图片由许晓青博士提供,属许晓青博士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常感谢。)文字/图片编辑:雷雅钦责任编辑:rainy

扫码请关注:“SCU景观学社”
ID:LSG_S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