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多多- 第一位朋友。 朝花夕拾-转身春暖花开

蒋多多| 第一位朋友。 朝花夕拾-转身春暖花开

蒋多多
提到人类的动物朋友,您会首先想到谁呢?在与人类打过交道的众多动物中,有这样一位,它生性机警敏捷、有忠心护主之义,因而成了人类最早、也是最亲密的动物朋友。它是中国古代的六畜之一,也是协助人类看家护院、狩猎田间的好帮手,甚至还是清代文人笔下供人学习的榜样。这位朋友,就是狗。在农历戊戌狗年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透过文物,走近这位人类的“老朋友”。
生而为人,在漫长的进化和历史中,人类始终生活在各种各样的“关系”之中。无所不在的“关系”,既包括了人与人的关系,也包含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蒙昧时代的猎捕、食用的对象,到农业文明时期协助人类护宅、捕猎的帮手,再到当代动物福利理论所关照的物种,在不同的时代,人类与我们“第一位朋友”的关系经历着微妙的变化。而隐藏在这背后的,正是人类一步步走向文明的进程。
第一位朋友

众所周知,在十二生肖中,狗和地支“戌”相配,也被称作“戌狗”。别看狗在十二生肖中排到了第十一位,但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却位列十二种动物之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我国古代,狗是“六畜”(马、牛、羊、鸡、狗、猪)中最先被人类驯化的动物,也因此,狗成了人类的第一位动物朋友。
狗由狼驯化而来,在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时代已经为人类所饲养,当时的人除了用狗狩猎,还会将狗作为食物。到了商代,人们又发展出用狗殉葬或祭祀的习俗,著名的安阳殷墟妇好墓中就出土了6只随葬用的狗。周代则专设豢养祭祀用狗的官职“犬人”,并应运而生了区分良犬和劣犬的“相狗”法。汉代时,狗的品种已经形成,人们养狗的目的不外三种:狩猎、护宅和食用。虽然还残留着蛮荒时代以狗为食物的习惯,但汉代人对狗的喜爱却也是丝毫不输于今人的。《汉书》等古籍中常见以“鸡鸣狗吠之声”描述太平景象的语句,汉墓中出土的陶狗更是蔚为大观。
唐代,狗是《簪花仕女图》中引得美女们俯下身去逗弄的灵兽,而到了文明高度发达的宋代,狗则成了《纺车图》中不可或缺的生机之源。在这幅名画中,线的一头是边摇纺车边哺乳的中年妇女,另一头则是弯腰弓背、双手拉着线团的老妇人。恰是因为老妇人身前这只叫个不停的小黑狗,使原本波澜不惊的生活场面平添了一分生机。在琳琅满目的中国古代文物中,狗总是这样于无声处陪伴着人们,失之,便不免呆板,得之,则添了温暖。
忠诚的伙伴

人类总是说狗“通人性”,并把狗看成一种“有德”的动物。《论语》里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与狗相伴的漫长岁月里,狗有时也可以是人类的“老师”,并且这位“老师”最突出的品质就是忠诚。
纪晓岚流放新疆时曾养过一条名叫“四儿”的狗。《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在纪晓岚返京之际,四儿曾“恋恋随行,挥之不去,竟同至京师”,并且在途中尽职尽责地守护行李,令纪晓岚十分感动。回京一年左右,四儿突然中毒而死。纪晓岚猜测,这是想偷东西的仆人嫌四儿看管太严所下的毒手。他本想为四儿修坟纪念,并将几个家仆做成跪姿人俑立在墓前,但想到“恐犬不屑”,最终作罢。虽然如此,他还是为仆人的居所题上了“师犬堂”三个字,以此来纪念这位忠诚的狗朋友。
而比之满清皇室,纪晓岚的爱狗又只能是小巫见大巫了。满清宫廷将狗视为“天龙”,即便是普通人家也绝不吃狗肉;狗生前要精心豢养,死后则像主人一样实行土葬。这不仅是因为满清出身渔猎,更因为清太祖努尔哈赤曾在逃亡中被忠心的黄狗救下性命,从此便立下了敬狗、爱狗的规矩。
清代宫廷著名的意大利画师郎世宁曾奉命绘制《十骏犬图》轴十幅,以中西结合的手法绘制了各部落首领或地方官进献给皇帝的十条名犬,分别命名为:“霜花鹞”、“睒星狼”、“金翅猃”、“苍水虬”、“墨玉璃”、“茹黄豹”、“雪爪卢”、“蓦空鹊”、“斑锦彪”和“苍猊犬”。这些威风凛凛的名字背后,是人们对这位狗朋友的喜爱和肯定。
真正的“朋友”

在这件两晋时期的青釉狗圈中,一只温顺的小狗安静地卧着,仿佛在说,“亲爱的主人啊,不知您去了哪里,也不知道您是否还记得我,而我,会永远为您守候”。
文物中的狗开不了口,现实中的狗呢?虽然它们只会“汪汪”地叫,但或许在叫声背后,狗儿们也有它们的“理想”:一条狗,也有奔跑的自由,只因要为主人看家护院,它便隔绝了外界的诱惑,毫无怨言地忠于职守;一条狗,也有玩耍的权利,多彩的自然吸引着它,而它却放弃了本能的选择,温驯地在家中留守;一条狗,也有爱的追求,而它却把最忠诚的爱全部献给了对主人的服从和守候。
当人类逐步摆脱蛮荒走近文明,面对这位无私地爱着人类的动物朋友,人类也开始尝试表达感恩。当代动物福利理论认为,动物健康、感觉舒适、营养充足、安全、能够自由表达天性并且不受痛苦、恐惧和压力威胁,就满足动物福利的要求;而高水平动物福利则更需要疾病免疫和兽医治疗,适宜的居所、管理、营养、人道对待和人道屠宰。通过对狗的观察研究,仿照人类的需求,人们也对狗的需求做了分层,自下而上依次是:生理需求,情感需求,社交需求,不强迫训练的需求和认知需求。尝试从动物的角度出发换位思考,这改变不亚于一场思想的革命了。
虽然人类一直将狗视为朋友,但唯有经历过换位思考的友情,才能诞生真正的“朋友”吧!
许多许多年过去,从食用狗、驯化狗、爱护狗、到思考狗的需求,人类也在渐渐从蒙昧走向文明。人类与动物之间的不平等关系或许永远无法改变,不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理解动物乃至自然界,这既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也是人与自然长期和谐共处的必经之路。
狗年就要到了,对于这位“老朋友”,您是否有了一些新感想呢?
——完——
【欢迎转发,谢绝转载,谢谢。嘤嘤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