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多多- 祠堂文化与科举文化的联系 往年回顾-邑大文院StudentUnion

蒋多多| 祠堂文化与科举文化的联系 往年回顾-邑大文院StudentUnion

蒋多多
五邑大学 | 第十七届“学术科技节”社科论文大赛之专题专项类论文


祠堂文化和科举文化的联系
前言:科举制度自隋朝以来就有,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封建时期选拔人才的最有效的方法。祠堂历史有就,最早出于汉代,用来祭祀祖先,也作为各房子孙办理婚、丧、寿、喜等的场所。祠堂文化则是获得文化归属感与共享感的直接媒介,对于海外移民与祖国家乡的关系,对于海峡两岸的文化认同和归属,具有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应该要了解过去,知晓历史,懂得历史发展的长处与不足,这样我们才能使得未来发展得更好。于是乎,就科举文化和祠堂文化之间的联系,我们从奖励机制、建筑、家风家训三方面展开讨论与论证。
关键词:祠堂、科举、奖励机制、建筑、家风家训
作品组员:邓凯鸿、林炎荣、喻娟娟、
叶林欣、黄楚鸿、邓伟华

正文:
祠堂文化和科举文化的历史都历经了千年的沧桑,覆盖范围都从一开始的局部扩大到整个神州大地,对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两者虽说从字面意义上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但却从其他方面有诸多联系之处,体现在奖励机制、建筑、家风家训三个方向上。
一、祠堂文化与科举文化的联系之奖励机制
有科举而后有功名。由于功名与身份、利禄、仕途攸关,因此,循科举求功名,就成了千百年来士人齐集、梦寐以求的“正途”。士人汲汲于功名,由此形成的功名意识不仅主宰士人命运的悲欢,而且渗透、弥散到整个社会,积久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自唐朝确立科举制度以来,社会形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气,“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促进了社会的纵向流动,地位低下的普通百姓通过读书参加科举改变自身命运的例子比比皆是。于是许多宗族意识到为了壮大自身实力,争取政治地位、权利,必须将文化教育作为宗族发展的重要战略,从而建立起了一套奖励机制,通过祠堂体现出来的有如下几点:
(1)祠堂办学:自唐朝以来,宗族祠堂对文化教育越来越重视,至清朝雍正时期,朝廷颁布了“设家塾以课子弟”的法令,家族办学的风气盛极一时,形成了“县有学,族有馆,家有塾”的教育格局。其中的族馆和家塾便是直接由祠堂开设,面向本族子弟开放。举例:建于清朝乾隆时期的凤藻书屋便是箫尔侯公祠所办的族馆。
(2)祠堂公田奖励优秀学子:为了支持办学,许多的宗族设有学田,学田的田租收入用于添置学产和奖励品学兼优的本族学子。举例:清朝咸丰时期,涟源杨市的彭氏将庵院改为义塾,将僧人的田产改为学田,其田租收入便是用于奖励彭氏族中品学兼优的学子。林晓平的《客家祠堂与客家文化》一书中记载“客家祠堂除办学设校外,还出资帮助族内部分有培养前途而经济困难的子弟继续深造,同时,奖励族内学有所成的子弟。过去,祠堂都有祠产,有不少的田地,叫作“公堂田”。公堂田的收获除用来举办祭祖仪式之外,有一部分用来助学奖学,称为“学谷”。宁都李氏规定,族中子弟考上秀才的,由祠堂出谷12担,以资奖励。”
(3)家庙制度的设置:自商朝以来,家庙的权限设置一直与个人的政治等级相关,唐朝时期的家庙制度规定要三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建立家庙,即祠堂;明朝时期,政府允许在籍的进士、举人和贡生可以对比相应的品级设立家庙。唐朝以后家庙制度也一直延用这种以政治地位来设置开办祠堂权限的方法(自宋代后开始放松限制,但仍存在)。这里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祠堂文化与科举文化之间的联系,即通过开科取士,获得较高政治地位的人可以获得“开设祠堂权限”的奖励。此外,由林晓平的《客家祠堂与客家文化》一书中记载“于都刘氏为族中中举者立一块巨大石碑于祠堂门前,石碑为大理石,长0.5米,宽0.3米,高5— 6米。将其刻苦读书、功成名就的事迹刻在碑石上,并用祠堂经费大摆宴席,以示嘉奖与祝贺。”可见宗祠对科举考试的重视程度,而下至祠堂里的摆设,如功名碑,上至祠堂开支都不难看出祠堂文化与科举文化息息相关。
(4)祠堂祭祀文化:
1.有的宗族在进行祭祀活动时会将座位按功、德、爵分开。在科举考试中获得功名的族人会获得较好的座位,从而激励族人的上进之心,有光宗耀祖之意。例如广州东莞的王氏宗族就特别规定:举人以上,族长,宗子,守备以上,一人一桌。
2.有特殊地位的人在进行分胙肉的时候会多得到一些。其中读书、参与科举的族人便是“特殊地位的人”之一,凡是进士、贡生、举人都要多分胙肉以示荣耀,这是祠堂的奖励教育。举例:潘氏族谱记载:我族论品级颁胙。据《明清时期祠堂文化研究》一书可知“祠堂除了对犯错的族人进行惩罚外,还要对优秀的族人进行表彰奖励。奖励的方式一般有分胙肉、发助学金等。有些宗族在祠堂祭祀仪式结束后,以分胙肉的形式去激励族人积极进取以光宗耀祖。分到胙肉的多数是有功名者。宗族想以这种方式,激励族人的斗志,因为宗族中如果出了官员,不仅仅是一家的荣耀,也是整个宗族的光荣,他们代表了整个宗族的形象。宗族需要他们提高其在地方上的声望。 ”
3.宗族发放补助奖励族中读书子弟。唐朝时期的宗族规定只要是族内的子弟参加考试便有补助,成绩优秀者会有奖励。例如林晓平的《客家祠堂与客家文化》一书中记载“赣县温氏宗祠:族内子弟外出参加考试的,提供路费,考取的,祠堂出资助学。信丰胡氏宗祠:子弟考取高小以上的,由祠堂资助一切学习费用。”据《明清时期祠堂文化研究》一书可知,“黄冈张氏宗谱规定:“府县院试,每试给卷价银五钱,终场者给银一两,会试给资斧银十两,乡试给资斧银二两五钱。”府县院试考取秀才,每场给试卷费五钱,能坚持考完全场,给银一两;乡试是考举人,给银二两五钱;而会试是考取进士的,给银子十两。将乡试和会试的补助标准拉大了,以此鼓励宗族成员考取进士。唐氏《宗规》规定:“生童四季会考,得一等的给笔墨银二钱,二等的一钱,卓异者另加奖钱;童生入学,给蓝衫银二两,参加乡试给路费银二两,中举贺银六两,赴京会试给路费银十二两,登甲贺银十两;举贡生每年给银一两,武途给文科的一半;凡被黜革的生监不再发给。”唐氏宗族的办法则更为具体:首先无论是平时考试还是入学考试都有奖金。其次宗族内的读书子弟考试有补助,考优秀的有奖金。再者文生和武生奖励不同,且开除的学生不予奖励。”
以上三种祭祀规定都是祠堂文化为科举创造的奖励机制。
(5)祠堂的择业教育:祠堂通过一系列的教化活动来约束族人的言行和提高他们的素质。其中的择业教育属于基本的教化活动,即对族人在职业的选择上有所界定,然而各个宗族的择业标准不同,有一些继承传统观念的宗族会将读书作为最重要的职业选择从而对族人进行教育。如苏氏族谱所记载:宗人生业以读书习礼为上。祠堂择业教育通过对族人读书的激励从而为科举形成一种促进机制。

二、祠堂的建筑与科举文化的联系
广东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和经济的发展,宗祠得到不断的兴建。乾隆年《广州府志》就有记载:“旧四代神主设于正寝,今巨族多立祠堂”、“千人之族祠十数所。”
祠堂数量众多,自然形成一定的文化内涵。祠堂之建筑,一般强调伦理道德、儒家耕读为本、亲仁孝梯、科举功名,人丁兴旺之理念,其风水、形制、雕刻、装饰等内容大多以此为主题。
(1)从建筑风水中体现对科举读书的氛围培养
风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风水”二字出自《葬经》“藏风聚气,得水为上,故谓之风水”。古人又称之为“堪舆”。许慎在《淮南子》注中曰“堪,天道也舆地道也”。堪,指高处,即天道舆,指低处,即地道。“堪舆术”总的来说是住宅、葬地择地、选址的一种方法。“堪舆术”对于宅地、葬地等的选择,是有其一定的道理的。
一般来说,人们选择的所谓“风水宝地”,肯定是一个物质条件与自然景观都极好的地方。它们大多能符合自然大气候,是古人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而作为一村、一族乃至一姓的核心所在,对祠堂的风水要求必然十分严格。因为在古代看来,风水决定了当地人民未来收成、人丁、官运等这些至关重要的因素。
祠堂兴建之前 ,要请地理先生或族中懂风水的人认真察看地形,观其山川走势、“龙”、“局”、“水”情况,审其阴阳凝聚、南北朝向,精心选择一块“风水宝地”以建祠堂。祠堂建成后,如感到风水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甚至还要“改造”风水。其实,说到底,祠堂风水所涉及的,无非是“升官发财”。
风水最基本的,就是“依山傍水”,山和水是很重要的因素,例如,梅县松源王姓总祠,它所对出的山峰中间低一点,不构成一个笔架的形状,后风水先生指点在中间的山峰上建造一个塔,从此在该祠堂前向远看,对面山已成笔架之状。寓意文人辈出。客家祠堂的大门前,多半筑有一口半月形的水塘,祠堂的上下厅之间,必有一块天井,寓意“肥水不流外人田”,好聚财。这都与风水观念有关。
(祠堂内都修有天井和水槽)

祠堂本身的建筑特点必须符合风水的要求。以祠堂顶部为例,一些形似两耳朵,一些形似龙船,经调查后得知这些建筑样式的名称,包括“卷耳”、“龙船脊”、“博古脊”等。据村民介绍,由于“卷耳”的造型貌似古代为官者的官帽,蕴含了加官进爵、富贵吉祥的意味。在珠三角一带祠堂建筑中有许多镬耳形状的山墙,民间一说取乌纱官帽形状之意,在明代中叶,镬耳造型被解释为象征明代官帽的两耳,有独占鳌头之意。当时规定要有科举功名的家族才有资格修建这样的房子,但是很多宗族在建造祠堂时都从实用性出发刻意模仿此造型。祠堂地面高度也是有讲究的,一般是前低后高,几进院落,进一次就高二个或几个台阶,有“步步高升”之寓意。

(博古脊)
(镬耳形状的山墙)
再比如,祠堂周围的植物种类,在广东一带,宗族比较常见的是在祠堂前种植榕树,有福荫后代,保佑后代的寓意,而在江苏一带,桂树象征登科及第。其渊源来自于“蟾宫折桂”(古籍《晋书.郤诜传》中记载郤诜“累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郤山之片玉。”郤诜将人才形容成广寒宫的桂林和昆仑山的玉,而自己只是其中的一枝、一片。此后,便把出类拔萃的人比作“桂林一枝”,古时的科举考试通常在桂花盛开的八月举行,考中的考生因此被称为“折桂”。)所以当地祠堂多种植桂树。
总的来说,祠堂建筑注重风水,实则是求的精神的慰藉,为当地村民提供一个精神上的鼓励,最根本的,是要为科举读书这一大事提供一个最好的氛围。
(2)从祠堂装饰中体现对科举读书的氛围培养
1.砖雕
砖雕是祠堂建筑特色之一,要制作砖雕,要选用上等青砖,根据图案设计所需逐块雕琢,然后按部位拼接装嵌,最后嵌砌成大小和层次不同的各种立体建筑装饰,俗称“花砖”。这类雕刻品一般集中在头门,分布在墀头、封檐板,大门上的阑额,前跨的驼峰梁架,檐枋斗栱等。如下图中的“马上封侯”“二甲传胪”“上京复考”等砖雕作品,寓意希望登科及第。借典故神话传奇叙述和颂扬祖先开宗立祖的光耀,表露了对子孙的殷切期盼,渴望族中人能像祖先一样建功立业,光宗耀祖。

(“马上封侯”砖雕)
(“二甲传胪”砖雕)

(“上京复考”砖雕)
2.横匾
祠堂里边的横匾多数是用来传达宗族内部对子孙的核心要求,以及对宗族祖先的一种身份标明。如一些祠堂内“凤起”、“蛟腾”、等横匾等都有前者功能,而如“进士第”、“太傅名第”等横匾,就是后者的作用了。

(“马上封侯”砖雕)
3.堂联
堂联,就是祠堂里的对联。包括祠堂内门联、柱联、顶梁联、神厨联及部分匾额等。其主要作用是训勉后人,激励后人奋发向上、锐意进取。
例如,广东梅州市梅县松源镇福粤公祠就有这么一些堂联:
祠堂联:
右联:唐宋元明千余进士三及第赫赫济阳谟烈丕振;
左联:高曾祖考十八拜相九封侯绵绵瓜瓞俎豆馨香。
正大门:
横联:科甲忠贤 右联:乡贤世弟 左联:理学宗风
中堂:
横联:三代进士 右联:宋室忠臣字 左联:明朝进士家
中堂左右:
忠孝 廉節 (宋丞相文天祥亲笔题)
四柱对联:
左联:忠心陆张文共著 右联:孝和曾孟仲同芳;
左联:廉昭苋圃官声雅 右联:节注梅城姓字香
内堂左右联:
登三甲之堂,览济阳之谱,使我缅孝廉家学,几十传尚绵绵不息;
入七贤之祠,读签书之传,令人想忠节遗风,数百载犹凛凛如生。



(各地祠堂都能够见到勉励读书考取功名的堂联)
而在这么多的堂联之中,以科举读书、考取功名为内容的堂联数量非常多。古人乃至现代人都十分看重读书。古代十年苦读只为一朝中榜,当上朝官改变命运。当了官,就能出人头地,就觉得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学而优则仕的观念。那么堂联很大的作用就是勉励后代努力上进 ,考取功名。如某祠堂堂联:修先人祀兴序昭序穆,启后代书香报德报功。寄托了考取功名报答宗族的心愿。
同时,做官与读书联系紧密,古人大多数认为读书就是为了做官,如:“奎星高照,腹有诗书步蟾宫,连登科甲;皓月生辉,胸罗锦绣得天恩,赏戴蓝翎。”意思是:主宰文运与文章兴衰之神的奎星高照着,满腹才华,连科及第;有幸获得皇恩,自然赏戴蓝翎,官运亨通。整副对联充满了对官位所带来的荣耀的向往。
就算宗族内没有名人或者考取功名者,都要想尽办法,请来名人书写堂联,以求其才气带动整个宗族子孙的才华发展。比如清朝光绪年间,当时蔡元培先生在参加江浙教育考察团,认识了举人谢雄文。谢雄文感到非常幸运,念念不忘,宣统元年,谢雄文其所在宗族建造祠堂,便写信给蔡元培先生,请他题一副对联。于是蔡元培先生便提了一副对联:“先人有燕翼贻谋,无论为文德为武功,承绍允推贤子弟;地势得象山灵秀,人此产英雄产豪杰,勋名彪炳泰东西。”上联赞颂谢族先人为子孙规划的眼光,也称赞了后辈继承先辈传统,在文武方面取得的业绩。下联以南宋哲学家陆九渊结庐象山讲学作喻,表达了谢姓人才辈出,名扬天下的殷切期望。谢雄文当时非常高兴,请了最好的石匠,把这副对联刻在敦伍堂的大石柱上。对于族内子弟,堂联所产生的效应,自然是不能低估的。
装饰的表现手法多是象征与比拟,即通过故事、形象、谐音、数字、色彩的方式,寓意强烈的祈福理念,表达家族对科举功名的注重。
(3)功名的荣耀见证——牌坊与旗杆石
1.牌坊
牌坊是很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形式,它的历史源远流长,早于春秋时代的《诗经》,就有“衡门之下,可以栖迟”的表述。很多大型祠堂都建有牌坊,牌坊没有斗拱和屋顶,牌楼不但有屋顶,而且构造非常复杂,有更大的烘托气氛的作用,所以也称作“仪门”。比如广府比较出名的是位于番禺北村何氏大宗祠留耕堂内的“诗书世泽”坊。体现了古代人对读书和功名的高度评价。
(沙湾留耕堂“诗书泽世”坊)
牌坊另外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记录当时的出名人物及其事迹。比如在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的“父子进士”牌坊。据记载是建于明朝万历三十八年,为纪念饶相与其子饶与龄同中进士所建。通过记录父子的佳话,激励后人。

(“父子进士”牌坊)
2.旗杆石
在一些地区,在祠堂的门前部分,会立有旗杆石。在封建科举时代,凡是有人考取举人、进士、状元,族人便会在村里的宗祠前为其立旗杆石,竖起旗杆,以显示功名,光宗耀祖。在一些科举功名发达的宗祠门前,旗杆夹石林立,详细记录了村中族人取得功名的时间和名字,旗杆夹列成一排,俨然一部功名录。这是家族中有子弟得取功名的象征,是一种炫耀宗族业绩荣誉的建制。因而也造就了崇尚读书的风气。
旗杆石分主石与副石,主石上刻有立碑人姓名、学位、官职、立碑日等信息。石碑形状为下方顶弧形。相对面立的两个石碑均有上下相对的两个孔,上孔为方形,用木质材料串于两孔,中间有一圆孔可立旗杆,旗子上印着立碑人的信息。下孔为圆方形固定旗杆之用,上下孔均可用于拴马。
(广东梅州市大埔县一旗杆石,上镌刻着“雍正丙寅科明经进士 嗣豸 监”)
竖旗杆和旗杆石必须请到8个工种的师傅(石匠、木匠、泥匠、铁匠、铜匠、篾匠、漆匠、裁缝)来制作才能够完工。有几道工序的工匠活计虽然少,但也少不了他。旗杆石凿成后,家族要举行热烈庄重的仪式来竖杆插旗。民国前,私塾老师还会将族中小孩带到旗杆石下举行启蒙仪式。现在旗杆石由于缺少保护已不多见。
旧时候,“门前一对桅杆竖 ,表旌门第是书香”。但凡考取功名、入仕为官者,就有资格在祠堂门外竖立一根石旗杆。石旗杆由此成为身份的象征。由此,一旦蟾宫折桂取得功名,族人会马上在宗祠门口立杆张扬,显示家族的荣耀。例如,大埔英雅谢姓宗祠“济美堂”门前有5根旗杆石,目的是反映该姓族祖先所获得的最高官衔或功业和先辈的光辉事迹。同时,旗杆石是封建社会身份地位的象征,官阶越显赫,旗杆夹就越宽大,旗杆也越粗越长。

(旗杆石杆上写着“文魁”的旌旗)
牌坊和旗杆石无形中激励子孙后辈要好好读书,只有勤奋刻苦才能出人头地。时至今日,在客家传统社会里光宗耀祖仍是深层的动力,推动着家族后代奋斗打拼。
(4)祠堂中适合开展教育的建筑场地
祠堂具备助学育才功能。一般的祠堂总体来说较为高大、宽敞、采光好、肃静,加上门厅、柱子上隽刻着许多文采飞扬的对联,形成一种激励向上的文化氛围。利用这样的场所办学,在古代或近代,乃至于现代,都可谓是理想之地。
(在当代,一些祠堂建成幼儿园)
中国人擅长因地制宜,利用祠堂得天独厚的优势,办起了一所所的家族学校或祠堂学校。客家祠堂学校的兴办,在清朝后期及民国初期达到高峰。比如,清朝道光丙戌年,广东番禺沙湾何氏在其宗祠“留耕堂”旁建“象贤家塾”,1912年随废家塾兴学堂的大潮易名为“何氏小学堂”,此后数度易名,历经“卢江小学”、“德明小学”、“表正小学”、“沙湾学校”等阶段;1941年开设初中班,并易名为“沙湾中学”,1944年增办高中,成为完全中学;1949 年易名为“私立象贤中学”,此时,从高中到附设小学、幼稚园,在校学生已1700多人。

(番禺沙湾留耕堂)
在古代,祠堂提供教育场所,为不少寒门子弟提供了便利,为他们以后的科举仕途之路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5)小结
在祠堂建筑与科举这两种文化的联系上来看,总的来说,我认为是这样的:
首先,祠堂建筑系统的建筑形制、装饰、细节等这些方面,都充分考虑了与科举相关联的习俗与传统,特别是对科举读书考取功名的精神鼓励与氛围营造上,是非常的细致用心的。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读书人功名的考取。然后,科举人士取得功名后,会为其家族添光彩荣誉,把其事迹记录于祠堂建筑系统上,为祠堂科举氛围的营造增添新鲜血液。双方是互惠互利的。

三、祠堂文化与科举文化的联系之家风家训
从渺渺茫茫的洪荒远古,到熙熙攘攘的今日世界,一直都有一股思潮影响着我们。无论是诸子百家的百家争鸣的思想,还是儒家传统思想的封建伦理道德,无一不是贯穿那个时代的历史发展历程。而作为一个家族的精神脊梁,家风家训在其中发挥了重中之重的作用。它就像是一首无言的歌,在潜移默化中修养我们的身心、提升我们的素质,具有“润物细无声”的非凡意义。
那么,家风家训是什么呢?风,取的是“上以风化下,下以风讽上”意义,即人们以高尚的德行影响教化别人,他人也以此严格自律。将家风归炼成文字,则是家训。正是因为有了家风家训对整个家族难以泯灭的情感归宿,故古人“立祠堂以祭祖敬宗;续族谱为效法儿孙”。古代人多继承儒家礼教的道脉,派生出“忠孝节义”、“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观,故而立祠堂以祭拜祖宗偶像,成为家族活动的重要仪式和制度。
而祠堂作为家风家训的产物,作为精神支柱的物质承接者,也与蔓延千百年来的科举文化息息相关。众所周知,大门口是进入宗祠的主要通道楹联是一间祠堂首要的见面礼,其所表达的意蕴与该家族的显赫地位、彰显祖宗功绩几乎是同符合契的。例如广东省始兴县谭氏宗祠大门口阀阅上曾贴过对联“宋世状元第,明朝尚书家”,这是纪念谭氏家族中出过人才的对联,谭氏家族为鼓励族人崇尚知识、努力考取功名加官进爵,故以此联为契机,大肆渲染这样一种知识的氛围来起到激励人心的作用。于此相似的还有粤北始兴东湖坪的曾氏祠堂。该祠堂是由曾参的后人于清朝道光年间至同治年间集资兴建的。其大门的檐柱上浮雕一副对联“祖德何如东鲁传经光百代,家风曷似南丰修史裕千秋”,内容还含有纪念曾氏家族的始祖曾参与其所写的四书之一的《大学》这部儒家学说的经典之作,并以此炫耀本族一直为书香门第名门望族,且教导后世子孙谨记先祖教诲,有才便不可欺。
远在徽州的古祠堂,它们不仅是祭祀、商讨族中大事的场所,还是一个努力劝学的所在地。为了本宗族的发达和光宗耀祖,历代在徽州古祠堂中都在上演着鼓励族众勤奋读书,努力求取科举功名的历史剧,正是由于有这种刻意营造的浓郁的读书氛围,和历代传承下来的重文的家风和崇文的家训,才使得徽州“江山代有人才出”的画面盛极一时,涌现出了大量的“学而优则仕”的传世佳话。

结语:
祠堂文化和科举文化的联系,无论是从奖励机制,还是从建筑,又或是家风家训方面,都能一一找寻联系——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祠堂作为科举文化的物质承接者之一,为族中子弟营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为社会提供了数不胜数的人才;而反过来也一样,科举作为祠堂文化的体现者之一,为祠堂的物质及精神文化准备了很好的辅助材料。它们之间那些不管是弹丸黑志的联系也好,硕大无朋的关联也罢,无一不是对中华文化之瑰宝美丽绽放提供了部分养料,使得中华文化更加灿烂辉煌。

参考文献:
[1]周艺.家族祠堂教育功能刍议_以娄底市为例.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2-04-28
[2]张开邦.明清时期的祠堂文化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11-04-20
[3]黄新宪.闽南家族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守望与传承——第四届海峡两岸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12-24
[4]科举功名与清末民初知识人社会 沈洁,2011-01-15
[5]客家祠堂与客家文化 林晓平 1997-08-20
[6]明清时期的祠堂文化研究_张开邦 2011-04-20
[7]清末奖励出身制度研究_方玉芬 2006-05-01
[8]李小兵. 祠堂的教化功能研究,2009-04-20
[9]梁敏言. 广府祠堂建筑装饰研究,2014-06
[10]夏远鸣.梅州的教育文化.教育文化论坛,2013
[11]刘加洪.客家人“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教育评论,2009
[12]古徽祠堂建筑风格浅谈_姚光钰
[13]古黟西递祠堂楹联诠释_胡祖育
[14]徽州古祠堂特色初探_姚邦藻
[15]徽州古村落_7_聚宗纳族古祠堂_齐欣
[16]祠堂文化与科举文化的联系之奖励机制
社科论文
大赛公众号

推文:办公室
排版: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