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多多- 结识里卡尔罗 意大利读画记-央广新闻

蒋多多| 结识里卡尔罗 意大利读画记-央广新闻

蒋多多
文化游记《意大利读画记》
Cultural travels
冯骥才,当代著名作家、画家、文化学者,现为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
“我知道意大利人是自己历史的知音,他们敬畏历史,珍惜历史的每一个细节。当然,我还有一个重要目的是看艺术:建筑、雕塑、画,特别是画。”
2016年,欧游归来,冯骥才先生创作完成了一组游记式的文化随笔《意大利读画记》,原载于《北京文学》杂志。
央广十位主持人
联袂演播全书的20个章节,
共同传达
对人类文明的尊重与思考。

一起聆听
央广主持人海涛朗读第11章:
《结识里卡尔罗》
(节目编辑:邢晓春,录音制作:石良红)
音频文字节选

这一次由于在佛罗伦萨多住了几天,我喜欢上与阿诺河平行的那几条蜿蜒弯曲又窄仄的古街。我之所以不叫它老街,称它为古街,是因为这几条街上不少建筑在文艺复兴之前就有了。我住在这儿一家酒店的建筑是12世纪的。相当于南宋时期,这在中国不可思议。这地区有点像巴黎的拉丁区和维也纳皇宫后的“一区”,但比起来还古老、还“破旧”,要是在中国城市早用推土机推平了。可是在这些街上一走,确确实实就进入了这座城市的时光隧道,进入了它的历史。

里卡尔罗在染花纸
一天晚上我们在这些古街上走过,一家亮着灯的店铺吸引了我们。推门进去,里外两间屋。外边这屋花花绿绿摆着各种待售的纸制品。信笺、纸盒、大大小小的本子,形制多,图案奇特,色彩绚烂。有一种花纸很神奇,好像各种彩色的水在纸面上自然又精美地流动着。我头一次见到这种花纸。里边一老一少在干活。一位年轻的男子走过来与我们说话。他个子不高,肩膀挺结实,标准的意大利人的模样,深陷在眼窝里的眼睛十分明亮;光头谢顶,意大利很多男人年轻时就开始脱发谢顶了,他们不少足球运动员不就是这样的光头么?
他见我们对他的花纸表示兴趣和新奇,很高兴,他说这是他这家店手工印制的。他似乎是个性情中人,说得兴奋起来就领我们进了里屋,说要印一张给我们看看。这使我兴趣倍增。

大理石花纹纸印出来了
我们鼓掌,称赞他,也为他助兴,再带着好奇与他一聊,方才得知这男子名叫里卡尔罗。他这门奇特的手艺来自家传。他是第三代。他说这手艺的历史十分久远,源自土耳其,四百多年前——也就是文艺复兴的时候传到了意大利,已经经过了几个世纪。不知道土耳其人现在是否还有人掌握这种传统的手艺,反正在意大利能擅长这门奇技的人已经寥寥无多。
然而,当谈到这个古艺的前景时,里卡尔罗并不乐观。他说目前在意大利只有佛罗伦萨和威尼斯少数几个人能够掌握。由于欣赏和珍爱这种古艺的人不是多数,他担心技艺如何能够传承下去。这情况和我在国内做非遗保护常常碰到的情况完全一样,情不自禁引起我的关切。

二百年前描绘这一古艺的版画
这种传统的技艺在当今的中国称作非遗,但是西方很多国家并不关心广泛存在民间的“非遗”,没有非遗名录,也没有政府确认的传承人。它们依然如在历史的常态中那样自生自灭。一位欧洲学者对我说,如果政府来管,那就不是民间的,甚至会走样。民间的规律从来就是自生自灭,应该顺其自然。可是,当一种历时久远的美妙的古艺在不知不觉中悄无声息地消亡了,不是一种悲哀吗?然而,当下我们所干预的民间文化不恰恰是愈来愈没有民间性了?这中间有没有更好的途径?细想一想,里卡尔罗手中这门古艺的意义匪浅,在他们代代相传中,不经意地把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一种民间生活原原本本地保留到今天。现在,他们更需要的是来自有识之士或政府的外援,还是自己的坚守?这也是我目前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央广主持人 董浩
大家都在听↓
意大利读画记 | 再看《大卫》
意大利读画记 | 但丁故居
意大利读画记 | 站在历史上的富豪
文化游记《意大利读画记》原载于《北京文学》杂志
编辑:师力斌、邢晓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