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多多- 破而不战:管控两岸三边军事关系的挑战(下篇) - 海外看世界 由冀-海外看世界

蒋多多| 破而不战:管控两岸三边军事关系的挑战(下篇) | 海外看世界 由冀-海外看世界

蒋多多由冀
澳门大学政府与行政学系教授
接《破而不战:管控两岸三边军事关系的挑战(中篇)》:
三,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根据以上各节所述,本报告进一步提出以下几个具体问题供大家进行深入探索。首先我们需要澄清一些长期认为有道理,但日益成为误导政策制定的惯性思维。
第一, 一直以来我们认定中美之间并不存在导致直接军事冲突的动因,因为双边在高层政治领域的冲突源均来自第三方,比如台湾问题、日本之于东海、菲律宾之于南海。如此,若美国不欲为第三方而与中国开战的话,两国之间的冲突总体可控。然而当美国将中国定位于战略敌手后,当它将第三方因素纳入国际地缘政治的大框架之后,借用第三方的冲突因子设计一场新形式的代理人战争,华盛顿就能更有效地主导中美关系的走向。所以,在一定意义上第三方很可能成为中美直接对抗的催化剂。这可以从美军近年来大幅度扩大与台湾军事联系来佐证。比如,美舰以实战姿态进入台湾海峡,或许是华盛顿对台军事政策即将进行重大调整的前兆。因此,即便冲突由第三方因素所引起,中美亦有可能出现直接的军事对峙。
第二,国内学者一直相信,美国在台海的行为基于一种可控性冲突的理念——引发一定程度的冲突,以此来牵制中国,这样美国可以坐收渔翁之利,但它并无将事态无限恶化之意。从这两年台海对抗局势的深化来看,所谓可控性冲突的可控的边界在哪里?这是一个必须认真探讨的问题。
如果中美的冲突仅仅限于美国借两岸之争牵制中国,其边界外延大体可以预期,但如果美国是利用台海冲突在更高的战略层面压制中国,可控的边界将可能变得更具扩张性,甚至不排除美国会采用鼓励“台独”的手段激出战争边缘,迫使中国对台动手,以便使其可以在全球的范围内对华采取集体性的代价强压,经济制裁,媒体绞杀的遏制措施。贸易战在贸易伙伴间是利益之争,在敌手之间,就是生死之战了。台湾斗争在美国对华战略定位出炉后,似乎正逐渐向此方向演变。
第三,美国精英界希望将中美整体关系向对抗方向延伸的呼声越来越高,对白宫有很大的影响力。在此背景下,华盛顿很可能会将中美对抗的门槛大幅度降低。在南海的冲突一线,想借故闹事的美军官兵也的确存在。由偶发事件导致双边整体关系紧张的概率亦在上升。因此需要分析在何种具体的情形下,美国会跨出这一步。在此背景下,我们需要认真矫正多年来坚守的“好坏”论:中美关系好也好不到哪去,坏也坏不到哪去。现在是要主动地计算坏能坏到哪去的时刻了。特别是在台海,要拉出应当各种冲突局面的负面清单以及应对办法。
第四,同前一点类似,大家过去一直认为,即便存在美台的准盟友关系,美国仍会对台施加压力,避免其将美国不情愿地拖入一场没必要的中美全面对抗中。现在的情况似乎更加复杂。若美国有意利用台湾做棋子,鼓励它挑战中国,以“围观者怕事情闹不大”的心态来逼北京在其他国际事务中让步。在此状况下,华盛顿不一定太担心台搭便车的作为。冲突一起,两岸首当其冲,而非美国。因此华盛顿挑动台海冲突为中国制造麻烦的底线界定变得愈加难以预测。
第五,中美之间在国际事务中合作面大于冲突面。这对美国的全球领导非常重要。顾及于此它在台海的介入会采取相对理性克制的态度。这种理性化的思维有其逻辑空间,但是,还有许多不可逆料的突发因素可能在非理性的状况下颠覆中美整体关系。假设2001年的EP-3事件再次在台海重演,双方军事对峙的危机很可能使北京和华盛顿置双边的事务性合作关系于不顾。美军军舰常态化进入台海的举措,将这类威胁大大地放大了。如此,美国的这种理智和克制的底线似乎日益模糊。华盛顿挑起贸易战,表明它已经不在乎所谓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国应如何应对美国持续的挑衅,才能令美国继续维持理智和克制的底线,亦是充满变数的问题。

2001年中美撞机事件海空卫士英雄飞行员王伟(图片来源:中央电视台)
第六,我们过去常说,中美之间存在深刻的相互依存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华盛顿会因投鼠忌器而避免直接的摊牌。但在华盛顿对中国做出新战略定位后,相互依存关系的方向和性质均有了新内涵。从理论上说,相互依存关系最多是增加对抗的成本,而无法去其根源。甚至还会成为冲突的直接根源,如中美贸易战所示。就台海问题而言,当经济依存遇上主权和世界领导权之争,其脆弱性不言自明。
第七,特朗普的领导风格与个性亦是中美整体关系向何处发展的一个新的风险源。基于商人的输赢观,他与北京在许多战略分歧上的讨价还价基点在哪里是必须要用智慧(战略忍耐)和勇气(硬碰硬的气概)来探底的。台海问题会是白宫未来不断祭出的牌,北京如何在这个无法回避的博弈中不吃亏是一个很大的研究课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八,与此相关,中美关系现今的挫折是某个领导人的短期政策选择,还是两国结构性利益冲突的持续反应?也即是说中美关系在跨过一时的困难后,是否会出现长期正面发展,这个战略问题过去因现实政策制定的需要,常被忽视。现在必须认真的正视了。
以上各点似乎与中美双方在过去40年里为稳定彼此的战略关系所制定的指导原则,以及在大国博弈里,一方要为对方留有充分的回旋余地这一国际关系共识明显背离。美国在台海的新政策方向,深刻地触动中国的主权核心利益, 部分折射出美中两国之间一种“未来的冲突”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台海问题会加剧中美关系“战略漂移”的危险。美国在战略上对华日益加深的挤压,反映了它的对华政策正从“重防范”转向“重威慑”, 甚至“重遏制” 的走向。
四,回应新挑战在军事政策制定上的思考
随着两岸关系和中美关系持续性恶化,台海军事冲突的可能性愈加凸显。现在必须要对此长期发展的必然趋势做出一个明确的战略定位。针对两岸三边关系的军事内涵和性质,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理性的政策予以回应。
第一,破而不战,如本文的题目所揭示,应是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北京在管控两岸三边关系中的军事冲突因素应该考虑的原则,它是指即便是在两岸和中美关系中出现了无法维持斗而不破的局面时,为了更为重大的国内国际利益,也要力争做到破而不战。这其中又包含了几项具体内容:首先,破而不战的原则是基于全局政策重点排序的研判。以内政治台海,治中美关系,应列为指导其它所有外交和两岸政策的基本准则。借用解放军的一句常用术语——即,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内政稳定,人民福祉,经济发展是主导一切外交关系的首要考量。在美国台湾未摊牌之前,维系斗而不破的中美关系,破而不战的两岸关系,是本文主要的论点。亦是“中美关系是纲,其它都是目”的核心内容,并以此指导对台北政策的制定。
第二,过去我们一直强调主权、领土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但笔者认为这还不够全面。尽管核心利益的提法亦事关国内政治稳定,但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同时还要强调避战也是中国的核心利益的关键组成部分。即便是突出两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准备打仗这个中心,在一定程度上也要符合避免打仗这一“兵者,国之大也”的常理。此点在习与连战的7月会谈时得到了明确的强调。和平和建设与以战争手段解决统独问题,均是全国人民的核心利益,这是指战争未到难以避免之时,尚可不必轻谈。
当然内部的军事斗争准备不可须臾放松。在此本文所强调的是核心利益也应具体分成多个层次,而不是把所有事关台海的问题笼统地总称为核心利益。在最高的层次上是战争与和平的问题,即以军事威慑手段预先遏制法理台独的问题。在此之下,对尚未达到此高度的其它两岸问题,比如台北当局推出的去中国化的某种文化,教育举措,不一定都以军事压力的方式予以对应。
第三,在避战的大原则之下,对某些事务要维持某种模糊性,比如对蔡英文的所谓坚持“九二共识”的事实,以及两岸维持现状的表述。同时,对可能引发两岸三边关系终极对抗的某些企图和事件,北京要明确地将动武的底线用最清晰的方式向华盛顿和台北传递过去。比如,制宪公投势将跨过“反分裂国家法”的启动线。总之,在新的困难形势下,以清晰来预治危机,同时以模糊来扩大北京的对台政策空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四,在维持军事威慑压力的前提下,具体的举措要详尽的论证。避免出现将美军进一步引入台湾海峡的情形发生。斗理,斗智,不斗气仍是理性回应的指导方针。
最后,若从战略的角度对本文做一个总结的话,可以借用军委张副主席在16年前提出的“主权控制战”这一理念。本文认为此慨念仍然是我军对应台海政治军事危机的最佳可行方法。“主权控制战”就是“在未来特定的战略背景下,以显示我国对领土(海)主权的拥有和对局势的有效控制为目的,实施目标有限、可控性强、高度灵活的作战行动。这是一种高强度军事威慑与有限作战并举的综合性军事行动。
基本构想是:在现阶段和今后一个时期,当主要军事方向(台海)形势严重恶化或发生突发事变时,我们一时还不能以武力从根本上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情况下,通过对敌实施必要的甚至是高强度的军事威慑和有限的军事打击,以显示我对领土(海)主权的拥有,并争取世界的广泛承认,从而遏制敌分裂活动和有限控制局势,为政治解决或采取进一步的军事行动创造条件。主权控制战不以统一为目标,而是遏独的“便宜之计”。
它折射出北京平衡的战略排序:基于维护国内稳定发展的对“台独”的有效威慑。与此同时,它又是解放军在敌强我弱的背景下,加紧备战(调整军事部署和设计作战方式),应对华盛顿军事挑衅的最佳政策选择与对策。
本论文分上、中、下三篇,请返回到公众号查看其余部分
(本文由作者供稿,授权海外看世界平台发表。以上文字,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责任编辑:任婕闫亚琼
校对:陈俊婕陈芷仪
海外看世界
主编:赵全胜
执行主编:孙太一
编辑部精选
赵全胜:美国为什么用台湾问题逼中国出手?
海看快评:八教授评贸易战,中美何去何从?
四学者谈中美关系:这不是一场孰强孰弱的较量
张云:当前对中日关系改善的两种误认知
苏起:试拟台湾未来的五个剧本
海看专栏《金论》:“中国制造2025”为何卷入中美贸易纠纷?
海看专栏《太评》:为什么民主党人也不一定希望弹劾特朗普?
海看专栏《中说》:特朗普重商主义下,中国的挑战与机遇
邢予青:2000亿美元进口芯片——透过现象看本质
网站订阅
登录海看官网首页 在页面底部输入邮箱并点击“订阅”,即可准时收到所有海看网站的更新内容。
点击关注
《海外看世界》是一个以微信公众号为主要载体,由海外华人学者(包括“海归”)为主,组成的高端全球联动型新媒体智库。“海看” 由全球华人政治学家论坛(创立于1997年)为依托,以研究国际关系的学者为主,定期发布高水平的原创文章。查看历史推送:点屏幕最上方“海外看世界”并选择“查看历史消息”。学者投稿、合作洽谈请发邮件至:haiwaikanshijie@163.com引用请注明“海外看世界”(微信公众号:haiwaikanshij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