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多多- 第八章 耶和华所命定的福 克里·威廉-敞开的门

蒋多多| 第八章 耶和华所命定的福 克里·威廉-敞开的门

蒋多多前 言
神从平民中选拔一人,将祂自己启示给他。
因着他肯顺服,神就装备他,使他能肩负所蒙召的工作。
神赐给他清楚的眼光、坚忍的勤勉、无比的口才、
活泼的信心、透亮的见识,和方言的恩赐。
同时神又装备他奇特的意外,和适当的机遇。
克里·威廉确信装备和机遇都是上头赐下来的。
克里·威廉知道自己一无所有,唯有神才是万有。
他相信神为着自己的荣耀,
必定充充足足地供应工作的一切需要,
并且保证职事地告成。
克里·威廉的一生显示,
神在信靠祂的人的生命中,能成就不可能的事。
克里·威廉原来是一个鞋匠,家境贫困,没有受过高深教育,完全靠自学,却写出了和马丁路德《九十五条》齐名的历史文献《咨询》;在差传工作上,克里·威廉被尊称为「近代差传工作者的先锋」;在翻译圣经方面,他被人赞誉:他几乎把圣经翻成印度所有的文字。甚至第一本中文圣经,也是在克里·威廉的鼓励之下,由他的助手约书亚·马士曼(Joshua Marshman)在印度最艰巨的环境下完成。克里·威廉信靠神,成为一个转变时代的属灵伟人。

目 录
一 耶和华指示人的脚步
二 圣经指示人得救的智慧
三 我因你的感动独自静坐
四 若不传福音我便有祸了
五 呼吁耶和华的不要歇息
六 手扶着犁不要向后看
七 流泪撒种的欢呼收割
八 耶和华所命定的福
九 讲说神的大作为
十 耶和华啊记念我们
十一 耶和华时常引导你
那里有耶和华所命定的福,就是永远的生命。(诗133:3)
8
一七九九年十月五日,英国差传机构派来一批同工,在丹麦的属地雪兰坡(Serampore)登岸。他们是:约书亚·马士曼(Joshua Marshman)和妻子哈拿·马士曼(Hannah Mashman)及他们的两个孩子,但以理·伯兰斯顿夫妇(Mr.& Mrs.Daniel Brusdon),威廉·格兰德夫妇(Mr.& Mrs.William Grant)和两个孩子,娣德小姐(Miss Tidd),和一位印刷专家威廉·窝德(William Ward)。
这班人到达印度后,推举威廉·窝德去见克里·威廉。一七九九年十二月一日主日,威廉·窝德见到了克里·威廉,两人于是商谈有关差传事工的问题。关于那次会晤,威廉·窝德这样记述:
「克里·威廉的样貌并没有什么改变,仍然像我所记得的一样。赞美神,他甚至比以前更健壮了。至于他的妻子杜丽丝,精神已经完全错乱,而他们的四个男孩子,全部都已经能说流利的孟加拉国语了。」
英国官员不准许这批新来的传教士进入东印度公司的辖地,命令他们回英国去。可是丹麦辖下的雪兰坡,却欢迎他们留下来,容许他们讲道、办学校,印刷各种印度语文的圣经。
一八零零年元旦的清早,克里·威廉一家人迁往雪兰坡。雪兰坡当初是由丹麦人和华人开发的城市。在呼格里河(Hooghly River)的西岸。雪兰坡的丹麦总督培义上校(Colonel Bie)对于克里·威廉的差传事工给予积极的支持。事实上,当各国的访客到雪兰坡时,培义上校还抽空带领他们见识克里·威廉的各项事工。
克里·威廉一踏入雪兰坡这熙来攘往的港口,就记起主耶稣在马太福音八章十一节说的话:「从东从西,将有许多人来,在天国里……一同坐席。」
克里·威廉深信过集体生活将较经济和有效率。他主张效法摩拉维亚差会(Moravian Missionaries)的做法,即是把几个小家庭合并成一个大家庭。
这样过集体生活,弟兄们和睦同居,是何等的美,何等的善。特别是威廉·格兰德和但以理·伯兰斯顿登岸后不久,就在雪兰坡因病身故,遗下了寡妇和孤儿。在一个大家庭里,彼此可以互相照顾。
克里·威廉并非不知道人的天然性格的难以融合,但是他仍旧相信这是最良好的办法。其中有一位弟兄忆述当年的感受:「我们一听到要过集体的生活,我就不寒而栗。这件事能否成功,端视大家是否绝对不存私心,彼此能否忍耐宽容,各人肯否温柔舍己。只要内中有一个人存心不正,全家顿成地狱,这里需要何等的智慧去料理家务。很少人能适应这样的同居,在此自私的动机必须率先破碎,而让基督的爱来吞灭一切。」
这样的集体同居生活终于得以实行,并且取得成功,主要的是所采用的办法与摩拉维亚的弟兄们稍有出入。这个大家庭,没有唯我独尊的家长,大家绝对平等。他们不优待任何人,虽然大家原先因克里·威廉是这差传事业的领袖而愿意优待他,但克里·威廉坚持连自己也不优待。他们没有永久的「家长」乃是共同负责,按月轮流担当家长。「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师尊,就是基督。」
威廉·窝德这样记述:「我们每逢星期四晚间,有一次见证聚会。每逢星期六晚间喝茶后,我们必有祈祷。祈祷后召开会议,讨论各项关于工作的问题。同时调整家中杂务,解决一星期之内发生的难处。任何人应当坦白发言,事后绝不重新考虑,否则被认作犯规。」
他们不准为自己谋取私利,所有的收入都归给大家庭,然后按各家的需要节省地分配,全部剩余的都拨归给工作需要。至于工作的分配,也分配得十分合情合理。印刷圣经当然是主要的工作。另外为了增加收入,又开设男女寄宿学校各一所。
没有多久,很多学生就开始到他们的学校来读书了。英国人中间的富有者,见到他们的子女能够有这样一个地方接受高深的教育,都非常高兴。后来在印度的欧洲人,每个人都想把儿女送到雪兰坡去。
学校所收的学费和印刷所的所得溢利,不久就使他们能够自给自足,不必再仰赖英国差传机构的财政支持。
克里·威廉看见弟兄们的和睦同心,非常高兴。他归一切的荣耀给神。他认为弟兄们能有这样的成就,完全是出于神的祝福和恩典。
一八零零年五月,威廉·窝德管理的印刷机,把克里·威廉所翻译的孟加拉文新约圣经的第一版印成。这是克里·威廉多年来呕尽心血的成果。
一八零零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就有第一个本地人受了浸。这个印度人名字叫克利希纳·贝尔(Krishina Pal),是一个木匠。
克利希纳·贝尔信主之后,许多本地人讥笑他,并咒骂他是叛徒。当克利希纳·贝尔决定受浸的时候,约翰·多马快乐得几乎疯狂了,他期待印度人受浸已经十五年之久了。至于克里·威廉,在这之前,也几乎要绝望了。正当弟兄们为了克利希纳·贝尔快要受浸而快乐的时候,阴府的豺狼疯狂了。有二千个暴徒围住了克利希纳·贝尔的家园,用恐吓和威胁,要阻止他受浸。结果他仍是勇敢地如期前往受浸。同一日受浸的还有克里·威廉的儿子腓利斯。受浸完,当日下午,他们首次举行孟加拉语的圣餐。隔了两星期,又有其他的印度人受浸归主,在北印度的工作就此展开。
一八零一年三月五日,在圣餐的桌子上摆放着第一本孟加拉文新约圣经。这本孟加拉文新约圣经,如同至圣的饼陈设在那里,这是克里·威廉七年半血汗的结晶。
约书亚,马士曼视第一版的二千本孟加拉文新约圣经为二千个传教士。克里·威廉则寄一百本孟加拉文新约圣经到英国给同工李蓝(John Ryland),其中一本后来落入圣经珍本收藏家斯宾塞伯爵(Earl of Spencer)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