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多多- 生态为重 长春莲花山正崛起 周边游-长春旅游

蒋多多| 生态为重 长春莲花山正崛起 周边游-长春旅游

蒋多多


初冬的第一场雪唤醒了长春莲花山,高端赛事与利好消息接踵而至,为寒冷的冬日增添了几许暖意。
2017年12月1日,长春莲花山杯2017第二届全国水下曲棍球新秀赛在莲花山商务中心开幕;12月5日,东吉林大路东方广场至莲花山路段全线开通;12月10日,长春莲花山滑雪场2017—2018雪季暨“热雪梦想,激情同在”主题活动启动……
距离获批成立不过短短的六年时间,承载着支撑长吉一体化城市拓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城市一体化重任的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以下简称“度假区”)悄然崛起,且发展后劲十足。
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邵大明表示,将以长春市委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为导向,坚持绿色发展,把度假区放到国内外大局中进行对标,以更高的视野和眼界谋划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努力把度假区建设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一面旗帜,集聚资源要素,抢占发展先机,拓展发展空间,创新发展模式,实现绿色GDP引领下的莲花山率先进入全省发达区域。
构想中的东北亚区域性国际休闲旅游目的地渐行渐近。
力补短板,擘画发展新蓝图
从长春市区驾车行驶四十余分钟便来到了度假区,赶超都市城区的标准路网建设让记者眼前一亮,想象着春夏时节道路两旁的绿意盎然,一片花海。
而六年前却全然不是此番景象。在老长春人的印象中,过去由于种种原因,莲花山区域基础设施十分落后,尤其是道路建设一直滞后于其他地区,城镇化进程滞缓难前。
发展的转折点出现在2011年,恰逢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实施,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应运而生,成为长春市直辖的五大省级开发区之一。
为对接“一带一路”“哈长城市群”“长吉图开发开放”三大战略,主动融入“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长吉一体化”发展大局,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在长春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确定了“生态保护示范区、休闲旅游集聚区、低碳产业先行区、最宜人居新城区”的功能定位。
当年的5月份,度假区克服资金短缺等困难,全面启动了东自由大路等“五横七纵”主干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撑起了莲花山发展的“骨架”,这对于长吉一体化战略而言,意味着长春市区城市路网又向东推进了50公里,更意味着长春的建成区又向东大幅跨越了50公里。
一路探索而来,度假区的发展蓝图日愈清晰。
在度假区的沙盘前,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国涛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详细介绍了度假区的规划结构,“一环两极”(一环指东吉林大路、东自由大路、雾开河大街串联居住、休闲、养生、消费等多元开发单元形成的全域复合发展环,两极指区域服务发展极和文化旅游发展极)和“一芯两翼”(一芯指围绕区域中部的森林资源形成生态绿心;两翼为向东南延展出两个发展组团,承载冰雪休闲旅游和都市田园观光功能,形成与主体空间互补的两大功能延展带)。
先天不足的莲花山,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还有更多的功课要补上。
刘国涛提出,要补足“六大短板”,即补足经济总量不足短板,补足有效投资不足短板,补足基础设施和休闲空间不足短板,补足“三农”发展和民生保障不足短板,补足文化创意和项目策划能力不足短板,补足软环境建设不足短板。
莲花山沟域地貌、生态空间布局的自然禀赋,产业项目和设施建设的分布式格局,以及人们对田园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决定了莲花山选择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的田园都市建设新路,这也是实现新理念下打造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特色新空间的必然选择。
生态先行,增加绿色新空间
生态环境是莲花山最大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所在,区域内森林面积12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30平方公里,湿地面积20平方公里,自然形成山、林、水合一的整体,被称为“长春氧吧”“城市空气净化器”。在长春全市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大局中,度假区肩负着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
刘国涛认为,不断增加绿色生态空间,是处理好在保护中开发和在开发中实现更好保护的关键所在,也是度假区发展的根本保障和首要条件。通过生态移民、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湿地建设、河流水系治理等方式,进一步增加绿色空间,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国家森林城市”是去年长春获得的又一张城市名片,莲花山则是这张名片中最鲜明、最耀眼的底色。“我们计划未来十年森林覆盖要达到50%。”刘国涛说。
在制定总体开发规划和计划时,度假区坚持的一个原则就是“因地就势”,充分利用国家生态补偿机制、土地增减挂钩、引入社会资本等渠道,综合施策,迁出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内居民,彻底消除生产生活污染水源隐患,并通过退耕还林、还水、还湿地和发展特色有机观光农业,实现增绿空间,打造度假区东部生态景观带和休闲运动大本营,进而使整个长春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更平衡、功能更合理。
度假区自成立以来,就始终坚持一手抓产业发展,一手抓城市绿化系统建设,在招商引资、项目选择等方面,始终坚持“宁缺勿滥”,高消耗、高污染的项目和企业绝对不让进。
刘国涛表示,“自去年年底以来,我们加大了招商引资的力度,很多企业和项目慕名而来,但我们选择的全都是绿色生态环保和健康养生养老的项目,一些项目虽然经济上很可观,但属于高污染、高消耗型的,果断拒绝。”
未来的莲花山会是什么样?
刘国涛用三个关键词:“绿色”“健康”“智慧”,定义未来的莲花山。
据了解,按照度假区“三三五”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度假区将在放手做大经济总量的同时,更加注重结构的优化,确保产业特色鲜明;在加快发展速度的同时,更加注重项目的选择,确保高品质开发建设;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加注重环境的保护,确保可持续发展,走出一条以绿色GDP引领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之路。
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新高地
随着国务院第46号文的颁发以及北京申办冬奥的成功,国家体育总局积极推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莲花山迎来冰雪旅游高潮。
作为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的主打品牌,莲花山滑雪场已经成为冰雪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
据长春莲花山滑雪场总经理岳刚介绍,莲花山滑雪场集竞技比赛、大众体验式滑雪为一体,既可承办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雪上技巧比赛,又可承办单板U型槽比赛,最适合初、中级滑雪爱好者滑雪。目前,莲花山滑雪场日接待游客最高可达3000人次。
因地制宜,莲花山的产业发展思路早已跃然纸上:围绕着冰雪和避暑两大资源,以旅游产业为先导,构建“大生态、大健康、大文化、大休闲”产业格局,着力做好“绿色生态、文化创意、旅游度假、体育休闲、科技创新、健康养生、金融服务、都市农业”八大主导产业,实现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在全域旅游基础上,突出培育健康、休闲、智能智慧等特色支柱产业,为实现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总体目标,度假区努力打造四大中心,即东北亚国际会议和文化交流中心、东北亚风情展示和体验中心、东北亚健康产业中心、东北亚休闲度假中心。
刘国涛在接受采访时坦言,近年来,度假区主要进行了路网、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产业项目储备不足,产业投资几乎空白。“良好的资源条件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
为克服无项目储备的不利条件,度假区管委会快速启动了项目策划、包装和推介工作,强化招商引资宣传,设置机场高速过街广告,加大媒体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招商氛围。
同时,强化以商招商,与吉商联合会、川商总会、浙江商会、四川商会、湖南商会、福建商会等建立了密切联系,形成资源共享。
此外,积极引入旅游龙头企业为平台,组成央企国企联合体,一并解决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产业导入等问题,累计走出去、请进来招商百余次,策划包装旅游度假休闲、健康、文化、现代农业等4类71个项目,进入项目储备库。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新签约项目14个,合同总投资金额达1093亿元;拟签约项目5个,意向总投资200亿元;在谈项目42个,主要包括金鹰集团联合体冰雪避暑度假区核心项目、中铁建投资集团轨道观光和小镇项目、五洲实业集团生态旅游等。
据介绍,对已签约和落地项目,地方政府分别配备项目秘书,进行跟踪服务;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成立项目建设指挥部,从前期准备直到建成达效,全程协调推进。截至目前,开复工项目10个,总投资117.7亿元,年内计划投资20亿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莲花山成为了现实,冰天雪地更是赋予了这里新的发展活力。
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莲花山正在崛起。
来源:长春莲花山度假区旅游局
图文取自网络,如有侵犯版权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