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多多- 看香港、澳门、内地三处艺术家如何涉及城市间的触觉 凤凰艺术-凤凰艺术

蒋多多| 看香港、澳门、内地三处艺术家如何涉及城市间的触觉 凤凰艺术-凤凰艺术

蒋多多 城市触觉—2018港澳视觉艺术双年展
“城市触觉—2018港澳视觉艺术双年展”于2018年8月31日至9月6日在北京民生美术馆进行首展展出。同期在北京前门的叠院儿、扭院儿亦设立了分展场。本届双年展以“城市触觉”为主题,通过与城市相关的建筑设计、空间设计、公共艺术项目以及个人艺术创作等内容,呈现香港、澳门及内地近年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创作新成果与发展现状,侧重发现港澳与内地青年一代为艺术与设计领域注入的新鲜活力。以下是“凤凰艺术”为您带来的北京现场报道。

▲“城市触觉—2018港澳视觉艺术双年展”北京民生美术馆展区开幕式

▲ 中国对外艺术展览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瑞青主持展览开幕式

▲ 文化和旅游部港澳台办副主任李健钢开幕致辞

▲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署长李美嫦开幕致辞

▲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副局长杨子健开幕致辞

▲“城市触觉—2018港澳视觉艺术双年展”北京民生美术馆展区开幕剪彩仪式

▲“城市触觉—2018港澳视觉艺术双年展”北京民生美术馆展区开幕嘉宾合影
由文化和旅游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民政事务局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社会文化司主办,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甘肃省文化厅、浙江省文化厅协办,中国对外文化集团、中国对外艺术展览有限公司承办的“城市触觉—2018港澳视觉艺术双年展”于2018年8月31日至9月6日在北京民生美术馆进行首展展出。同期在北京前门的叠院儿、扭院儿亦设立了分展场。


▲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周旭君与参展艺术家现场交流
本届双年展以“城市触觉”为主题,通过与城市相关的建筑设计、空间设计、公共艺术项目以及个人艺术创作等内容,呈现香港、澳门及内地近年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创作新成果与发展现状,侧重发现港澳与内地青年一代为艺术与设计领域注入的新鲜活力。展览以“建筑相遇”、“穿城越市”、“空间衍生”为方向,探讨人与人、人与城市的关系及其互动产生的各种变化联系,人创造了城市,最终城市塑造了人。





▲“城市触觉—2018港澳视觉艺术双年展”北京民生美术馆:香港展区








▲“城市触觉—2018港澳视觉艺术双年展”北京民生美术馆:澳门展区






▲“城市触觉—2018港澳视觉艺术双年展”北京民生美术馆:内地展区
本次香港展区的参展艺术家由八位香港青年建筑设计师组成,以“城市触觉:建谈城市相遇”为主题,通过“分隔”、“印象”、“家”、“记忆”四个部分,展现艺术家的装置和互动媒体创作,呈现空间设计如何塑造都市人的生活形态。澳门展区以“穿城越市”为主题,六位澳门艺术家的装置、互动及平面作品反映出丰富的澳门历史及人文底蕴及本土澳门人对这座城市的深情。内地展区以“城市触觉:空间衍生”为主题,邀请活跃在北京、杭州、上海等城市的近二十位青年艺术家、建筑师与设计师,通过他们对城市空间的不同理解与创造,形成创新多元而充满活力的艺术面貌,与港澳艺术家形成充分的对话与互动。




▲“城市触觉—2018港澳视觉艺术双年展”:北京叠儿院,港、澳、内地艺术家分享会
“港澳视觉艺术双年展”自2008年肇始至今已进入第六届。历届双年展主题的变化反映着时代理念的更迭演进与创意的不断涌现。随着双年展的开展,香港、澳门与内地视觉艺术界的各层面交流日益广泛密切,双年展成为内地与港澳文化艺术交流合作一个颇具影响力的契机平台。展览将于9月27日至10月15日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巡展,10月30日至11月11日杭州浙江美术馆巡展。在杭州展览期间还设有港澳及内地青年艺术家驻留工作坊,通过艺术设计界及与公众的相互分享、深入交流,共同探索视觉艺术发展的未来之路。
港澳视觉双年展以艺术带动人心,以学术凝聚关注。双年展举办机制已趋完善:每两年固定举办一届,每届在当年9月初第一个星期在北京开幕,将北京民生美术馆作为长期举办场地。建立学术顾问委员会、策展工作组、内地和港澳执行机构联动的规范化组织架构。2018年重点工作吸纳内地和港澳艺术领域的专家组成学术顾问委员会,进一步增强活动的代表性、参与性和影响力。展览主体活动由艺委会和策展委员会的把握学术原则,探讨内地和港澳艺术发展的共同主题,增强双年展核心影响力。每届主体展览和研讨会配套举办,共同研讨,增强双年展举办的专业深度,形成权威影响力。


▲“城市触觉—2018港澳视觉艺术双年展”:北京扭儿院展区




▲“城市触觉—2018港澳视觉艺术双年展”:北京叠儿院展区
港澳视觉双年展采取“1+2巡展框架”,即北京+2内地城市。首先是北京开幕展,每届以北京民生美术馆展览为核心,在北京纳入相关外围展览和艺术活动;然后是全国2座城市巡展,以北京为起点继续进行巡展计划,巡展至国内各省区一级城市和重要二级城市,巡展城市选择可采取各省市争办制度,由活动组委会决定每届巡展举办城市,逐渐覆盖东部、中部、西部主要城市。
在深度方面,自2018年开始进行港澳艺术家来内地驻留计划。面向未来,以青年艺术家为主体,在内地相关艺术基地驻留三周,与内地艺术家共同进行采风和艺术创作,一路同行。港澳视觉双年展执行单位将共同努力汇聚各种关心内地和港澳文化共同融合发展的力量和资源,使双年展真正成为一个增强中华文化凝聚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渠道。
本次展览陆续在北京民生美术馆、敦煌国际会展中心、杭州浙江美术馆三地展出。香港和澳门的艺术家会参与三地的展览。内地艺术家会分批参加北京民生美术馆、杭州浙江美术馆的展览。北京展的同期会在叠院儿、扭院儿分展馆进行内地艺术家作品展示。
香港

王建明

王建明为香港注册建筑师及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会员,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及香港中文大学,现职香港圣公会福利协会项目发展总监,主要负责长者院舍、复康中心等建筑设计项目。多年来,他运用设计思维推动社会参与、创新服务以及参与式设计,让建筑项目更人性化。为向国内推广长者友善设计,王建明联同协会同工编辑《筑动耆迹》一书,分享在养老服务的设计经验。他创办IDEA基金会,在柬埔寨、印度、尼泊尔筹划建校及灾后重建项目,推动当地社区发展。 IDEA建校项目于2015年获联合国义工组织选为“以义务工作达至联合国千禧发展目标的500故事”之一。他亦获选为2015年香港十大杰出青年及获颁2017年香港人道年奖,以表扬其在专业领域上对社会的贡献。其作品曾在新加坡、南韩及香港等建筑设计比赛中获奖,并获邀出席联合国人居署世界城市论坛、国际建筑师学会世界建筑论坛等进行演讲。


▲王建明《P·Cube3 人人 + 参与 + 玩乐 = 艺术》,木板、金属、磁石贴及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1550(L) × 870(W) × 2160(H),2018
P·Cube3 经由使用者、治疗师和设计师共同参与而诞生,集感知动作训练工具、墙壁装饰以及创意玩具于一身。P·Cube3 特别为有特殊学习需要的儿童和患有认知障碍症的长者而设,透过颜色配对及图案拼凑的游戏模式,提高用家的视觉感知能力、专注力以及耐性。除此之外,玩乐的过程更可训练其肢体肌肉的活动能力,以达到治疗效果。

吴逸钊

吴逸钊除接受建筑专业教育外,亦拥有工程及科技范畴硕士。他在建筑设计、多媒体设计、工业设计、工程设计及技术开发等领域有超过二十年经验,特别对如何把创新科技应用于突破设计及优化生产有浓烈兴趣,其中不少建筑及家具设计项目荣获国际设计奖项。

▲吴逸利,《行动·见筑》,防火板面及铝合金骨框,3200(L) × 1000(W) × 2000(H),2018
在急速的城市化中,旧街道面貌建筑往往被现代化建设取替。作为全球密度及地价最高的城市,香港的情况尤其严重。幸好在这摩天大厦密布的石屎森林中,仍有多个地标性古旧建筑受到重视及适切保育,能够继续保存香港的部份集体回忆,亦为这国际化都市保留仅存的本土特色。这项目希望利用先进三维技术,为两个代表不同集体回忆的特色古迹进行高清记录,并在其他城市互动展示。

蔡伟权

蔡伟权,香港土生土长的80后。他坚信,建筑应该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更多空间的可能性和多样性,同时他的热情亦扩展到“建筑物”之外的项目,如装置艺术及展览,希望广泛促进人与文化、空间和社区的互动。在成长环境的耳濡目染下,他的设计经常流露出香港情怀。设立AJ-AR前,他曾在Thomas Chow Architects和AGC Design工作,参与了很多具前瞻性的项目,如中环街市及由国际著名建筑师Zaha Hadid设计的理工大学创新楼。他除了是建筑师,亦为珠海学院建筑系高级讲师,同时是2015 Chinese Young Gun Award 的得奖者。


▲ 蔡伟权《间/连》,喷漆钢架,4200(L) × 1450(W) × 2200(H),2018
“墙”通常是一种用来分隔或包围空间的建筑结构,不但可以将空间定义为内与外,更能在建筑施工中介定空间的边界 — 这往往表示着人类在这个空间的活动范围。我的提案展示出一个悖论—— 主要用于分隔人和定义空间边界的墙, 现在成为系人和定义各种亲密互动的中心。

徐启轩

徐启轩毕业于英国林肯大学建筑系,曾在香港著名建筑师事务所工作。他于2014年成立Mr. Hammers,擅长研究如何转化生活上不显眼的材质为艺术作品和产品设计,最广为人知的是混凝土的改造。他曾经主理不同类型的项目,包括本地公共艺术装置及工作坊。

▲ 徐启轩《后港》,木、玻璃及镜,1700(L) × 1700(W) × 2400 (H),2018
后巷,另一种看香港的目光。在经典英式殖民城市里,土地规划者将地块分开两边,建筑物背靠背拉出了一条细长后巷。“后”字既指向后巷于香港的宏大叙事里隐而难见,亦指向一些发生在里边的日常琐碎故事:餐厅员工在休息时间于后巷独享阅读的短暂时光、小职员松开领带享受一支烟的时间……后巷像安静的避风港,不同的人都在里边寻找安宁。此作品探索后巷的面貌,以室内后巷的模式重现这种多样空间。

吴海赐

吴海赐,建筑和空间设计师。 2005年在英国伦敦建筑联盟学院获得荣誉毕业后,于2013年返回香港创立Studio Coming Soon。作品主要集中挑战既往空间的概念及研究物料的另类用法,创造出更有意思的空间体验。项目横跨博物馆、艺术文化展览、时装店、百货公司、特定制花园凉亭、咖啡室以至老人的生活空间设计。

▲ 吴海赐《深入浅出》,木、布、金属及毛毡板,4300(L) × 2600(W) × 2500 (H),2018
相遇的先决条件是自己、他人、场所和机遇。自己,有否细味五感对环境的回应?有否聆听内心?
延伸熟悉建筑形态:将墙壁分开、增厚,以便装上具深度的门,此视觉衍异引领你质疑习以为常的空间语法。半透明网织布墙,毛毡板深度门,颠覆固态门结构;当你深入作品时,柔软、寜谧空间的包围让你能倾听自己内外的声音。借着延长惯常的一刹那经历,使你跳出视觉先导的习惯,重启被忽略的感官。透过崭新知觉与既有概念之间的拉锯,提升想像力、创作力及包容力;超越固有单向累积的各种定义,来重新发现自己。全新的角度跟世界互动,造就惊喜的相遇。

蔡杰宏

蔡杰宏,毕业于2011年香港大学建筑系,目前是香港注册建筑师。在过去6年专业建筑设计工作经验中,曾参与多个建筑设计及兴建项目,包括在“周德年建筑师设计有限公司”任职期间的绿汇学苑(旧大埔警署活化项目)、PMQ(旧中环已婚警察宿舍)、大榄涌雷达站及“潮装公园”歌和老街公园计划。蔡现就职于创智建筑师有限公司为项目建筑师,正主力参与黄竹坑甲级写字楼及法国国际学校将军澳校舎的兴建项目。蔡亦是佰刻制作(HOUR25 Production)的创办人,参与多个本地及海外建筑设计项目和展览,继续建筑上不同方向的追求。佰刻制作的建筑师团队默默思考空间、建筑和城市的命题,期盼在日复日年复年的因循中,实践崭新的建筑理念。

▲蔡杰宏,《透光立方》,金属、混凝土立方体及木制座,900(L)×300(W)×1350(H),2018
光纤混凝土是一种把光纤嵌入混凝土中的创新建筑材料。光纤的导光性不但可以令光线自由穿越墙身,让坚固粗犷的混凝土墙变成一幅薄纱,还可以透过不同的光纤排序方式创造光影的变化,颠覆我们对建筑空间的感知。模组化的光纤混凝土砖块可以组装成不同形状的墙,模糊墙体作为“分隔/连接空间”的建筑定义。

伊藤彦子(陈彦)

伊藤彦子(陈彦),日籍香港建筑师,自小受父亲汉字艺术家陈伸的新颖汉字艺术图象所吸引和启蒙,多年来一直将其父的创作融入自己的作品中。自2012年起以画面丰富的汉字图案创作版画及数位艺术等。其作品曾在香港、台湾、新加坡及巴黎等地展出,亦分别呈现在邮票、墙艺、以至爱马仕之“上下”品牌的时装及丝巾系列上。及后再结合形体和空间的塑造,创作出多件含有汉字内涵的大型立体作品。包括:“香港深圳双年展”中展出的装置艺术《共存》(2014);深圳前海“合道城市微养生园”公共艺术设施(2016);香港Yoho Mall广场的大型艺术雕塑《乐 — 尽在其中》(2017);以及香港政府总部前的艺术座椅《字得其乐》(2017)等。其近作 “Palimpsest”和《四季平安》分别会于“2018威尼斯双年展”及“2018西安城市公共艺术展”中展出。

▲伊藤彦子(陈彦),《家》玻璃纤维及不锈钢,2000(L) × 2000(W) × 2000(H),2018
当狭窄的生活空间已是香港普遍的一个实质限制,人们很容易遁逃到那个无界限的虚拟世界,在网络领域中建立符合自己需要的个人空间。这样,人们也许不用再为追逐梦想家园而苦恼。这假设驱使创作者去尝试创建一个“个人的茧” — 一个极度私属,不容别人侵扰的空间。然而,家庭成员可通过茧的连系共享资源、并产生互动,借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当四个茧靠连,从四面观看时便会形成一个象征着爱和情感的心型;茧的表面更会展现出美妙的汉字图案,隐射艺术家对家的美好回忆。

郭达麟

郭达麟,热爱设计、沟通及教育。他曾于香港、加拿大及芬兰生活,并因家庭关系,自小深受日本文化熏陶。跨文化洗礼造就了他对公共空间设计的兴趣。他热衷于以务实的手法创造出既亲民、又具玩味的设计。多年来,他曾改构公园座椅、电车、平台花园、小区厨房、后巷,甚至芬兰海港城区等不同类型的空间元素。他的设计及空间概念特别受到老子的“道与器”、以及北欧的社会主义和简约设计所启发。他享受与公众沟通,了解他们对各项城市问题的看法,并利用其扎实的建造知识,设计出能惠及大众的作品。他毕业于芬兰赫尔辛基艺术与设计大学,并获颁最佳硕士论文大奖,于2009年获得香港创意智优青年设计才俊奖的殊荣。

▲郭达麟,《倚儱1号》,木及金属,1930(L) × 980(W) × 1800(H),2018
倚儱1 号是一个房地产发展项目:发展商为海外投资者精心打造,倚儱1 号是前所未有的真正“上车盘”。是一个样版房:准买家可亲临展场参观,示范单位出自香港青年设计师手笔。现场更有机会与设计师一叙,分享家居设计心得。是一个售楼处:倚儱1 号现在接受预售登记中!与我们的经纪交换宝贵意见。是一个设计工作室:空间设计师的流动工作室,是一个由木装箱改成的“两倚( 椅) 一笼”四平方公尺空间。是一个基本的个人睡眠空间 :足以放置一张香港市面上最“省位置”的标准床褥的极简空间。
澳门

霍凯盛

霍凯盛,1990 出生于澳门,2013-2015澳门艺术博物馆绘画课程导师
2008-2013澳门艺术博物馆课程助理
2013毕业于澳门理工学院视觉艺术学士学位
作品以针笔绘画仿古地图形式加入当代元素,透过大航时代历史,探讨城市发展产生的变化及后殖民现象。曾获2014年“东方基金会艺术”首奖;入选“第50届意大利波隆那插画展”;2014年“澳门视觉艺术年展”十优作品等。曾参与纽约、意大利、英国、葡萄牙、西班牙、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港澳台等地展览及艺术博览会百余次及举办九次个人展览,包括:“Erik Fok-Paraíso”(葡萄牙Arte Periférica画廊);“远东志─霍凯盛个展”香港凯伦伟伯画廊画廊);“FEBRE─澳门当代艺术15人展”(葡萄牙东方博物馆);“因地制宜─第六届两岸四地艺术交流计划”(深圳何香凝美术馆);“Swab Barcelona”(巴塞隆拿Fira Barcelona);“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台湾世界贸易中心)等。曾为澳门文化局“澳门拉丁城区幻彩大巡游”圣保禄大教堂遗址段设计主题装置;“第六届澳门文学节─隽文不朽”宣传图像设计;Starbucks Reserve(Macau)制作系列作品及出版个人作品集《乐园:当古地图遇上现代城市》。典藏于葡萄牙东方博物馆、香港大学美术馆、澳门政府总部(前总督府)、澳门文化局、澳门艺术博物馆、东方基金会(澳门);星巴克;澳门美狮美高梅;澳门银河娱乐集团及私人收藏(美国拉斯维加斯、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新加坡、台湾、澳门、香港及中国大陆。


▲霍凯盛《乐园》系列,老木箱、灯箱绘画,64 × 32 × 42 cm,2018
地图是人类探索世界的成果。按照当时旅人、探险家、传教士的游记文献,从他们的经验寻找过去。城市现代化、填海造地等人们对地景的塑造导致地形不断变动。这次展览尝试使用木材制作, 昔日木材是制作主要交通工具和行李箱的材料。木制行李箱是人们远行常用的,里面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和故事、承载着那份对生命的渴望和期盼。人的生命有限,我们不能经历所有,但透过历史文献及艺术品,我们彷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中,与过去的人和事产生交集;他们拥有我们没有的经验,让我们在“时空交错”中体验历史、参与历史。

黄家龙

黄家龙,1977年生于澳门,父亲为当地水彩画家。1996年考入国家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2003年取得相应硕士学位。留学期间游历丝绸之路,以殖民地出生的视野,对历史现场中东西文化交融与碰撞,留下很多想像,回澳后从事艺术教育及雕塑创作。
从2004年至今,一直参与各类型雕塑创作,其中以人物造像令人熟悉。基于从小开始对军品有浓厚兴趣,2014年起开始思索头盔的深层意义及其可索性,希望以文化传播与军事介入之间连起话题,特别在当时澳门政府面对葡萄牙军事设施的保育上得到灵感。2015年发表有青花瓷头盔之说的作品“来自西方的爱”,之后继续在相应问题上寻求彩绘和金属,文化与武装的尝试。
作者目前身为中国国家美术协会会员、文化谘询委员、澳门美术协会副理事长,澳门雕塑学会会员。作品被国内、外多间机构收藏。当中包括澳门同善堂,澳门耶稣会,澳门慈幼会,霍英东基金会,香港中文大学,台湾辅仁大学,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以及澳门镜湖护理医院等等。

▲黄家龙,《山海听》,装置 / 混合媒材,322 × 122 cm,2018
童年回忆之纪念碑。在松山的溪水与大海相遇之前,在旧称“何东花园”的山坡下涌起一眼鱼泉。作者希望籍此喷水池的外轮廓,赋予一个精神上的寄托。自1959 年起,二龙喉公园为澳门最大的一个植物花园休憩空间,时至今日,仍然是本地市民休闲的去处。作者成长于七、八零代,翻开家庭旧照片,总会见三代同堂在公园的合照,长大后,相约朋友都乐见在喷泉旁边,默数池中的乌龟和锦鲤道别彼此的童年。

蒋静华

蒋静华,2003年毕业于澳门理工学院平面设计专科学位,随后赴法国留学深造,2008年取得法国士伦普罗旺斯地中海高等国立艺术及设计学院视觉艺术系学士学位, 主修录像装置创作。回澳后再政府文化部门担任艺术展览的设计工作,层大人“堂口故事2-爱情在城”等电影的美术指导、协助策划艺术展览活动等;并积极参与不同类型的艺术展览活动及专研版画创作,于2015年以作品“澳门人”荣获“第二届澳门版画三年展”国际版画比赛金奖。
个人的创作方向,大多以探讨个人对周边事物、人对人、人与环境/社会/自然界之间所产生的一些文化差异、矛盾、相隔、隔离性情感联击,再以不同的艺术语言及媒介去表达,作品曾于法国、日本、南韩、泰国、北京、台湾及澳门等地展出。现留学居住巴黎继续深造。

▲蒋静华,《穿街过巷》,录像装置 / 混合媒材,160 × 81.5 × 50cm × 7,2018
澳门是一个亲切友好的多元文化小城,被飞跃发展的博彩业渲染成为金壁辉煌、五光十色的世界最大赌城,加上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葡式建筑,每年吸引大批旅客到此游览。澳门的小城面貌也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变迁。然而在这繁华多彩的外壳下,留下多少昔日的人文历史风景?在澳门生活真实的一面,才是我这个离开自己居住半生的城市的人,重回旧地后最想找回的,往日的小区生活的种种回忆;穿街过巷地找寻那些熟悉的人、景物、声音和气味,承载着一代代澳门人的集体文化记忆和生活点滴。以及那些带着不同背景的人们在澳门聚居,他们将自己的生活方式带到澳门,亦同时影响着城市的面貌,创造独特的地域性城市风景。作品以路牌的外形和录像展示澳门现时七个堂区的小区风貌。透过路牌之间的距离,让观众穿越其中,观看不同堂区的短片,认识“澳门街”真实的另一面。

黎小杰

黎小杰1983 出生于澳门,现居澳门,全职艺术家,中国美协会员,澳门全艺社理事长,澳门美术协会副理事长,澳门美术协青年委员会主任。
2014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院讲师。
2007 至今 艺术博物馆 A2 工作室导师
2010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院讲师。
2009 北京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毕业。
2006 北京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本科毕业。

▲黎小杰,《………》,布本油彩,242 × 971 cm,2018
作品主要的意念是描绘时间,而时间虽没有实体的,却会在我们身边的对象上产生作用,留下岁月的痕迹。在自然界中,万物自我更新,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反观在人创造的城市里,所有的人造对象都敌不过岁月的洗礼,岁月并在城市中留下印记。作品描绘的是城市在时间作用下的状态,而描绘的对象是无处不在的瓷砖。它们或是掉落消失,或是褪去颜色,或是长了青苔...... 作品以一块块这样的“地砖”呈现在观众眼前。

吴敏慧

吴敏慧,1980年出生于澳门,2002年于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随后在台湾及澳门从事艺术教育及创作工作,并积极参与各项艺术及交流活动.为澳门全艺社及澳门版画研究中心会员.2011年移居德国,并就读于德国萨尔造型艺术学院,以何谓艺术的真实为主题,从消费文化角度切入作专题研究及创作,并以满分成绩取得纯艺术硕士学位。在全职投身于艺术创作工作期间,积极往返于欧洲及亚洲之间,多次 返回澳门进行艺术交流及展览活动,并在德国、日本、韩国等地参与 展览及艺术驻村交流活动.于2018年,移居中国杭州,期望未来把过 去的生活及创作经验,从中西文化角度切入作探讨研究,并致力搭起 多地交流的桥梁。

▲吴敏慧,《移动的风景》,丙烯画布、影像印刷、灯光装置,尺寸可变,2018
此组作品为一组灯光装置创作。我利用了光的传播特点,来展现时空改变澳门下的人文景致。在灯光装置未启动时,作品为全白画面,这片虚空代表着我们意识不到的人事流逝,而在灯光启动后,观众可以看到隐藏在画布中的图像。作品以两幅为一组,让观众从相似又相异的图像对比中,感受相异中求同、相似中求异,一种文化渗透交融的社会景致。画面在灯光启动后会左右跳跃,象征时间空间的移动变化,亦提醒着我们以眼睛捕捉城市的变迁。

黄咏瑶

黄咏瑶,1993年出生于澳门。她她于澳洲墨尔本皇家理??学获得?等荣誉学?(美术)学位。 个展包括《我上传故我尚存》(2018)、《混淆中的混淆 I》(2017)、《IN-BETWEEN》(2017)。Yoyo 现于澳??活、?作。

▲黄咏瑶,《无题》,艺术微喷裱铝塑板,626.2 × 239.2cm,2018
透过不断拍摄手机屏幕静止时(黑屏)的表面,来量度和记录自身作为用户的活动与当下状态,同时探索重复行为在扁平表面上的可能性。留在屏幕上指纹的痕迹和油脂一遍又一遍地擦拭与被擦拭,就像我们在互联网上的匿名和“隐形足迹”的状况,形成了自我消除的状态。
内地(北京民生馆展区)

温一沛

温一沛,1988年?于河北秦皇岛,200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201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学位,2014年毕业于美国Pratt Institute(普瑞特艺术学院)绘画系获硕?学位。现?作?活于北京。

▲温一沛,《休息室》,2014,?板丙烯,61×92cm

▲温一沛,《?路-No.1》,2017,?板丙烯,195×140cm

▲温一沛,《黄?建筑》,2018,?板丙烯,113×150cm
我的创作一直关注“风景”这个广义的议题。“城市风景”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关于城市建筑的室内空间,我试图通过不断地简化、概括、强调建筑的结构,并通过不同光线下的墙面或物体构建出一个封闭的、可以和观者形成互动关系的深度空间。另一部分作品是关于城市建筑本身。我试图通过将这些建筑从自然状态中抽离、截取、并放置在一个密闭的、人造光线的空间中去,对它进行一个更加独立的研究。建筑的功能性被剥离,仅剩下建筑的“形态”以及其对于人的影响。

韩文强

韩文强,出生于辽宁大连,中央美院建筑学院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于2010年创立建筑营设计工作室,结合教学研究展开多样的创作和实践。主要作品包括北京胡同茶舍、荣宝斋商店及文化艺术空间等。
建筑营设计工作室,建筑营的工作目标是以多元视角与理性手段积极介入当代城市人居环境发展进程,在现实与自然、历史与文化的关联中寻找恰当的平衡点,创造富于时代精神和人文品质的空间环境。我们相信:在这个复杂多元的时代,新的创意不是一时的灵感迸发,而是来自于细心的阅读每一个具体项目特殊的需求和限制,来自于不断突破和挑战限制的边界,来自于持续的深化从概念到建造细节的全过程,来自于内与外、新与旧、人工与自然之间巧妙的转化,让空间成为人与人、人与环境交流的媒介,创造新的宜居生活。


▲ 韩文强《扭院儿》
项目位于北京大栅栏地区的排子胡同,原本是一座单进四合院。改造的目的是升级现代生活所需的必要基础设施,将这处曾经以居住功能为主的传统小院儿转变为北京内城一处有吸引力的公共活动场所。基于已有院落格局,利用起伏的地面连接室内外高差并延伸至房屋内部扭曲成为墙和顶,让内外空间产生新的动态关联。隐于曲墙之内的是厨房、卫生间、库房等必要的服务性空间;显于曲墙之外的会客、餐饮空间与庭院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室内外地面均采用灰砖铺就,院中原有的一颗山楂树也被保留在扭动的景观之中。“扭院儿”在维持已有房屋结构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局部关系的微调改变院落空间的气质并满足多样的使用,让传统小院儿能够与时俱进地融入到当代城市生活之中。


▲ 韩文强《叠院儿》
“叠院儿”隐藏于北京前门附近的一片传统商业街区中,占地面积约500平米。本次改造希望改善建筑质量,升级必要基础设施并创造基于胡同环境背景之下的独特场景,吸引日益多元消费需求的城市人群。设计受到 “叠合院落”的启发,将原本的内合院改变为“三进院”,以此适应从公共到私密逐级过渡的功能使用模式,“叠院儿”重新梳理了新与旧、内与外、人工与自然的关系。首先局部拆除了南侧房屋屋顶,在室内空间与街道之间退让出第一层庭院,然后在南北房屋之间新加入一座坡顶建筑,并以两层平行的庭院将新与旧相互分隔。三层庭院让所有的室内空间都能有竹林与阳光相伴。空间之间彼此分离又相互透叠,带有雾化图案的玻璃墙面犹如叠嶂一般,进一步强化了半透明感的空间效果,由此实现了由外至内不同空间场景和生活情境的叠合并置。

王文栋

王文栋,中国当代跨界建筑师,200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获建筑学学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获建筑学硕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美国南加州大学建筑学院,获建筑学硕士学位。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其著作《Rhino Script 参数建模》一书,此著作作为中国首部编程与三维设计的跨界作品,奠定了作者在中国参数化设计领域的重要地位。

▲TEAM CAFA 中央美术学院参数化设计小组(王文栋)《数字泡沫》 泡沫,长400×宽390×高320cm,2017
作品是关于建筑的反思。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建筑学正在进入智能时代的体验建筑学。古人叠石成山,筑地为池,所创造的天然自然空间,正在被数字时代的工业4.0的人工自然空间所取代。在建筑学进入智能时代之时,我们需要重新定义什么是建筑、什么是建筑学。借此回应科学巨匠钱学森教授所提出的山水城市思想,山水城市必然是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结晶的人工自然的空间集群。我们尝试以小见大,通过计算机的编程算法将传统建筑中的叠涩空间进行融合,在极小的领域反思数字与传统的博弈,微观上它可以是一个建筑体验,宏观上它亦可以是一个城市体验。

袁松

袁松,1992年出生于天津,2015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综合艺术系获学士学位,201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

▲ 袁松,《风景No.2》,装置,材料:铁、玻璃、木、led、霓虹灯、不锈钢等,62×92cm,2017

▲ 袁松,《风景No.3》,装置,材料:铁、玻璃、木、led、霓虹灯、不锈钢等,68×75cm,2017

▲ 袁松,《风景No.4》,装置,材料:铁、led、玻璃、树脂、铝等,尺寸可变,2017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所看到的很多自认为是真实的事物,其实是一种假象。它造就出一种“面具”,而其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 在《风景》这系列作品中,使用的材料大部分是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如碎玻璃杯、镜面不锈钢弯头管、水晶墙面贴片等,它们相当广泛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被人特别注意,但又被大量消费着。这些物品看起来闪闪发亮,但实际上都是极其廉价的产品。它们被重新组合、拼接,被荒诞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的秩序。日常消费品作为材料,映射了人们生活环境的特征,最终呈现在观者眼前的是这些材料之间发生的奇特关系以及眼花缭乱的视觉景观。这种景观外表看似华丽、耀眼、充满甜蜜的诱惑,但其内在却是平庸的。灯光与镜像的空间将组合后的物体放大、增多,反射出一个碎片化了的、虚幻的梦。

方二&孟瑾

方二,生于中国台北。孟瑾,1973年生于重庆。方二&孟瑾的工作室,其成立旨在探讨艺术与设计的共通点和可能性。艺术、设计、城市和都市人,都是工作室关注的核心议题。方二&孟瑾相信,当世界在改变,艺术同时也应与世界接轨和沟通,带出社会性的触觉和思维。工作室于2000年由方二在伦敦创立,随后孟瑾在2004年加入。从最早网站的形式,到现在于北京成立工作室,这些年来,方二&孟瑾工作室参与和举行了无数的个人和联合展览。未来,这个双人组将在公共艺术领域开展新的旅程,替不同的私人和国际机构创作大型雕塑和装置。


▲方二&孟瑾,《黑色曼波》,装置,不锈钢,水泥,重力感应声音系统,高260cm×直径78cm,2016-2018 作品来源:艺术家本人
这件作品探索了日常生活和建筑真实性之间的模糊关联。多年前我们的工作室从伦敦迁到北京,被这座快速变迁的庞大城市所吸引,我们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影像,也记录下很多都市噪音:拆迁用大型机具齿轮的声音,马达的运转,电子设备的哔呯,以及穿梭在城市中挥之不去的轰鸣。声音是无形的城市记忆存储体,启发了这件作品的创作。进而我们赋予了声音某种模糊的空间结构,并使之变得有意义。可触摸的声音并不只是形式主义的落成,而是将身体的感知带入作品中,试图还原抽象的建筑体和超现实之间的梦幻色彩,呈现出一种不完整的观察,从而营造出诗意的美感。

欧阳苏龙

欧阳苏龙,1987年出生于湖南,201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于中央美术学院攻读硕士学位。

▲欧阳苏龙,《消失的物1》,装置,材料:高密度EPS泡沫、树脂,80×70×166cm,2018

▲欧阳苏龙,《消失的物3》,装置,材料:高密度EPS泡沫、树脂,150×100×160cm, 2018
如果将“影”实体化是纪录了一件物体在特定光线下的空间记忆,是物体存在的一个证明的话,那么《消失的物》这系列作品则是伪造了一些不存在的物体所产生的投影,是一组伪证。我借用投影的造型规律制作了这组雕塑,这些投影并不是现存的任何物体产生的,而影子前面的负空间则勾勒出了某件“物体”的部分外轮廓,我利用刀刻、打磨、腐蚀等方式加上发泡剂、树脂、轻土等材料,在丰富它的细节的同时尽量让这个“物体”具体化。在投影出现之前这个“物体”是不存在的,它是通过投影反推出来的“物”,而这个投影变成了它存在的佐证。这也是我对物质和存在的一个思考。
内地(北京叠院儿、扭院儿分展区)

李梦媛

李梦媛,1989年生于湖南,201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视觉传达专业获学士学位,201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视觉传达专业获硕士学位。

▲ 李梦媛,《The Light in 7 Pieces:Diffraction》,MT纸胶带、综合材料,450x135cm,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2018

▲ 李梦媛,《The Light in 7 Pieces:Folding》,MT纸胶带、综合材料,420x420cm,展览地点:叠院儿,2018
胶带,一个工业化的产物,出没于生活各个方面, 我试图建立一种使用方法,让它在新的语境中创造个性,重新构建秩序,探索视觉艺术的可能性。此次“光·线”系列的作品均是用胶带手工完成, 我将光的形态与视觉感受物理化,像是凝固了的光,有了形状,有了色彩,与真实的建筑、人群、空间、环境产生关联。我利用胶带的颜色、材质、形态去感知光的密度,探寻自然的轮廓。有了光,才逐步有了关于美的意识。胶带自由生长的图形进行着移动、折叠、放射、重合、链接等多个运动,空间的感知也被重新定义,“软化”了玻璃幕墙这种冷漠的现代建筑表皮,让阳光参与了创造。胶带是一种材料,尺度与色彩的限制让我区别于传统绘画工具,是我保持的一种与自然不断交流的动力,胶带同周围许多“普通物品”一样,随时等待着被发现,被创造,等待着人们赋予它的二次思考。

刘爽

刘爽,1988年生于中国哈尔滨,201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2016 年被评为“中国设计星”全国十二设计星之一,她的作品融合空间设计和艺术观念,主题多探讨物与精神本质,探索视觉及感知的边界。

▲ 刘爽,《金字塔》2016,雕塑装置:有机玻璃、综合材料,170x110x150cm
这是连接现实与虚幻的空间。当光线穿越反射与透明的材质,现实的边界就发生了扭曲,图像开始应对周围变化的环境。它充当一个刺激点使人们重新看待空间、时间、人、事件、关系、边界及本质,并思考自己的存在。人们用看、体验及想象成为作品的一部分,延续创造。面对当下的时间和空间,在物质与非物质的幻境中,如果所有的幻想是一个事实,你所看到的就是你得到的。

陈晗

陈晗,1983年生于北京,2000年至2003年游学加拿大,200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现工作居住于北京,自由艺术家。

▲陈晗《20180505》,2018,布面丙烯,60x80cm

▲陈晗《20180601》,2018,布面丙烯,50x60cm

▲陈晗《20180604》,2018,布面丙烯,60x80cm

▲陈晗《20170208》,2017,布面丙烯,80x60cm
抽象艺术是一种探寻内在和谐的艺术。康定斯基认为和谐包含了两方面,一个是平行对称的和谐,一个是多重对抗的和谐。而后者更加接近内在,我的创作便是试图通过多重对抗的形式接近内在和谐。点线面的关系决定视觉关系,我希望通过点线面的交织冲突表现一种运动,对抗,张力。这种动能与能量是通过“恰到好处”的形式传递给观者。而“恰到好处”的形式是我在创作过程中希望不断寻找的语言。

朱佩鸿

朱佩鸿,生于1987年,2005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附中,201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获学士学位,201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获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生长 2016-2》,2016,布面丙烯,100x100cm

▲《似 2015-1》,2015-2017,布面丙烯,100x100cm

▲《绿洲 2018-1》,2018,布面丙烯,22x180cm
我的作品思考的是对都市痕迹与色彩的关注,这与我自己的都市生活密切相关。我画画的时候会把作品平放在一张桌子上,像画一张中国画一样而非一张油画。不同的颜料会在画布上等待凝固,反反复复绘制折腾许久直到完成。绘画的时间无限的延长,使得创作的开始与结束的界限模糊。这种绘画的体验是很微妙的,产生了与其他作品不一样的画面效果。近些年,经过几次的变化和推进,我打破绘画的空间关系,突破二维画布对于绘画的局限性。现成品、泼洒的颜料、挺健的笔触形成了一个具有生命力的在场空间。
展览信息


城市触觉—2018港澳视觉艺术双年展
展览地点/时间: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8月31日–9月6日
北京叠院儿、扭院儿:8月31日–10月9日
敦煌国际会展中心:9月27日 -10月15日
杭州浙江美术馆:10月30日 -11月11日
总协调:黄晓钢
艺术总监:马瑞青
策展人:
香港:刘凤霞、罗欣欣、梅诗华
澳门:梁佩君
内地:孙凤、苏朋
参展艺术家:
香港:蔡杰宏、徐启轩、伊藤彦子 ( 陈彦)、郭达麟、吴海赐、吴逸钊、蔡伟权、王建明
澳门:吴敏慧、黄家龙、黄咏瑶、黎小杰、蒋静华、霍凯盛
内地: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展区:韩文强、王文栋、温一沛、袁松、方二&孟瑾、欧阳苏龙
叠院儿 、扭院儿展区:刘爽、陈晗、朱佩鸿、李梦媛
浙江美术馆展区:毕蓉蓉、梁曼琪、应歆珣、覃大立、郑焕、邱丹丹、司建伟
(凤凰艺术 北京报道 撰文/Aleph 责编/Aleph、yyc)
凤凰艺术
最具影响力的全球艺术对话平台

艺术|展览||对话
这么好的新展览 点图去看看?

▲ “徐冰:思想与方法”

▲ 胸中山水奇天下——齐白石笔下的山水意境之二

▲张鼎:安全屋

▲ 杨宏伟作品展:观看的极限

▲ 蒋志:我认出风暴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凤凰艺术”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