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多多- 精讲《黄帝内经》63 腹胀、“吃不下,拉不出”的原因是?-东方郎中

蒋多多| 精讲《黄帝内经》63 腹胀、“吃不下,拉不出”的原因是?-东方郎中

蒋多多
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上
帝曰:法陰陽奈何?岐伯曰:陽勝則身熱,腠理閉,喘粗,為之俛仰,汗不出而熱,齒乾以煩寃,腹滿死,能冬不能夏。陰勝則身寒,汗出身常清,數慄而寒,寒則厥,厥則腹滿死,能夏不能冬。此陰陽更勝之變,病之形能也。
黄帝问道:疾病的阴阳属性会体现怎样的状态呢?
岐伯回答道:如果疾病呈现出阳胜的一种状态的话,那么就会表现出身热的症状,由于卫气与营气失和,从而导致腠理闭塞,而现喘粗,所谓喘粗就是大口地喘气,甚至张口抬肩地喘息,这里的粗即形容气息的粗,也形容喘息动作的粗。俛仰就是前俯后仰,形容喘息的样子。
汗不出而热即是告诉我们症状,也是告诉我们机理,在阳胜的状态下,由于腠理闭塞,因此汗液不能透皮而出,就会导致郁热。
齿干即是说明阳热之盛而导致津液亏虚,而齿为骨之余,肾所主,也预示着肾精被邪所扰从而导致亏虚。寃者懑也,也就是满闷的意思,以煩寃预示着心神被热邪所扰,导致烦闷的症状。
为何腹滿死呢?腹满轻则指中焦胃脘部,重则指整个胃脘到下腹部,而胃脘部满胀预示着中焦脾胃功用低下或者衰败。所谓中医者尤以中焦为至关重要之所在,也就是说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这就是命名中医之真谛。
能者耐也,由于此状况为阳胜,而夏季天气阳热盛、冬季阳热衰而阴胜,故患有这类疾病者到冬季而缓解、到了夏季而加重。
如果疾病呈现阴胜的一种状态的话,那么患者就会感觉恶寒。所谓汗出正是由于阳气虚而卫外不固所致,正所谓:阳在外,阴之使也。身常清就是患者的身体摸上去是冷的,也就是温度是低的,或者四肢冰凉的。
栗就是颤抖,冷得直哆嗦。厥是指的肢冷,四肢冷,手脚发凉。这个厥就指比一般冷得厉害,冰凉冰凉的,四肢厥冷,反映出阳气大虚的状态。这里的厥是由于寒,也是由于阳气大虚,寒则凝,气血流通不畅,故产生厥冷。
腹满死与上面同义,胃气大衰则死。胃气大衰除了体现在腹满之外,还体现在“吃不下、拉不出”上。夏季助阳热故疾病缓解,冬季阴寒盛故加重。
此阴阳更胜之变,阴阳互有胜负,阳胜则热,阴胜则寒,这里的变指的病变。病之形能也,能者态也,阴阳更胜出现的一些病变下的状态。
我们有句古话: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我们必须了解任何文章的表达都只是相对性表达,都只是表达一定的意思,而无法全面地表达作者的所有想法,您就是面对面地聊天,也会受到语音的限制而无法将本意表达清楚。
比如脉诊,常常会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黄帝内经》里文章也是如此,读文章也常常令人会误解,比如这里的阳胜,其实本不会因为阳胜而患病,这里的阳胜只是与阴胜比较而言,本质上仍属于阳不足,阳气足就不会患病的。
多数中医读者,见到阳胜就误以为阳气过胜,既然是阳气过剩为病,那么就应当消弱阳气为治疗方向了,其实不然,阳气从没有过剩之说,只有不密之说,我们人类活着就称为阳寿,有阳气则活,无阳气则死。这里的阳胜则被大量的中医人误读,有缘人则需识此。
精讲《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五上 63
本文系东方郎中原创,转载需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为何说冬春病在阴?夏秋病在阳呢?
学习《黄帝内经》,掌握的不是知识,而是…
如果你只知科学而不知华学,就不会真正了解这个世界
马兜铃酸有毒?这个名单里的药都要扔? 请尊重中医的程序使用中药!
癌症患者:?被吓死,?被治死,只有?才是病死的
西医和古中医有哪些根本性不同?是什么导致了我们的无效治疗?
当代中医究竟怎么了,竟沦落到如此的地步?
错过最近的好文章?
公众号后台回复“黄帝内经”,可以看到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