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多多- 知道古人把鱼刺吐在哪儿吗? 渣斗-江西政读

蒋多多| 知道古人把鱼刺吐在哪儿吗? 渣斗-江西政读

蒋多多渣斗始于晋朝,形状有点像尊,器皿的腹部很深,沿口大多比较宽,呈喇叭状,主要用途是装唾吐物。宋朝,烧制渣斗的窑场非常多,而且有些在当时颇有名气。自明朝起,一直到清朝,为了方便吐物或丢掷废弃的物品,人们常常将渣斗放在几案或者床边。

渣斗在餐桌上,是用来盛鱼刺肉骨之类残渣。元代文人笔记中,就有 "宋季大族设席,几案间必用筋瓶、渣斗"的记载。事实上,不但用于餐桌,后来也经常用于茶席,既然可以盛放食物的残渣,倒入剩茶,也是顺理成章。
但渣斗的器形实在与我们现在的痰盂非常相近,我们容易想当然以为现代人不懂古人的优雅,把餐桌上的器物低俗化了,虽然用途上也有相近之处,可且用起来也的确方便。
最早的唾壶出现在汉代。器形上也在不断的演变,唐代的时候,口沿突然张得很大,超过了壶身,显得很夸张,宋元以来就内敛了很多,虽然仍然外张。明代以后就基本定型,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一直到清代末期,渣斗还是皇帝餐桌上的标配。
民国以后,官窑彻底停烧,民间的使用,即使富贵之家,也少有这样的讲究。
解放以来,专门为毛主席设计烧造的水点桃花瓷,从餐具到茶具到文房用品,一应俱全,其中,就有渣斗,不过此时似乎已经完全当作痰盂了。
而如今,人们几乎已经忘记了它曾经有过的优雅。

长窑制器渣斗
决定重拾这个器形倒不是有复古的固执。而是放在今天,它仍然是一款优美而实用的器形,无论是餐桌,还是茶席,都大有用武之地。
渣斗的器形,大体上分外两类。一类是口沿直、短,稍稍外斜,显得敦厚有力;一类是口沿舒展,吃不开弧形,向外伸张,看上去要挺拔秀美得多。两种形制,两样的气质。前者拙,后者巧。亦形制本身,没有高下之分。于是这次,把两种形都做了。

长窑制器渣斗(两款可选)
想来想去,先定下大的方向。拙的形巧画,巧的形拙做。拙的样式,我们用了雍正斗彩松竹梅纹。斗彩色彩丰富,但在青花的约束下,非但不杂乱,还显得青雅秀丽。这样一来,拙中就处处都是巧,而灵秀的画面之下,又以重拙的力量为支撑。

长窑制器渣斗
而巧的那款就正相反。形秀美就容易做得轻漂。于是用了一种非常特殊的釉料:铁锈花釉。听名字,你大概都能想见效果:如锈迹斑斑的古铁。这样的配合,就显得厚重中包含着灵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