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多多| 稀缺如何使带宽变窄?(上) 《稀缺》02-诗曼文希
蒋多多上一周与你分享了“稀缺”、“管窥”、“带宽”等核心概念,今天沿着这些线索我们继续深入,看一下稀缺是如何使“带宽”变窄的。
余闲
回想第一次去大学时,自己带了一个特大尺寸的行李箱,箱内无所不包,恨不得把所用的东西都装下,一学期后就换成了一个小行李箱,箱内的东西也从生活用品向书本转变。每一次回家或返校,总有一些书陪伴我。
无论是大行李箱还是小行李箱,都是一种限制:无论行李箱大小,你怎么也不能将每一件可能用得上的物品都装进去;无论行李箱大小,都需要你去选择装入什么和放下什么。就我个人而言,用大行李箱收拾行李时,总是十分随意;而用小行李箱收拾行李时,往往会变得小心翼翼,思索再三。是带伊藤穰一的《爆裂》还是雷·达里奥的《原则》,这确实需要不断权衡。
把东西装进行李箱,是对资源管理问题的最好比喻。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时间箱,要在里面装上工作、休闲和与家人共度的时光。我们也都有一个金钱箱,要在里面装上住房、服饰和其他所有支出。资源的稀缺和富足,会改变我们装箱的方式。如果没有余闲存在,我们在装箱时就不得不进行权衡。稀缺的本质就是没有余闲。余闲,就是我们在拥有很大空间,不存在稀缺心态时的产物,也是我们在资源丰富时进行资源管理的特定方式。余闲之弊
任何一座人工建筑都不如蜜蜂蜂巢那般精致。巢壁之间的角度是精准的120度,厚度不足0.1毫米,偏差仅在0.002毫米之内。与之相对的是泥蜂的巢穴,巢室基本是柱状的,以不规则的方式用泥巴黏合在了一起,就这如此简单。为什么蜜蜂会建造出如此精美的蜂巢,而泥蜂却对此马虎行事?答案就在于稀缺:泥蜂采用的建筑材料——泥巴,是充裕的;而蜜蜂的建筑材料——蜜蜡,则是稀缺的。
蜂蜡须得到妥善的保存和利用,如果草草筑巢,就会浪费蜂蜡,而为了不至于浪费,就必须提高工作效率,明智地分配资源。泥巴遍地都是,泥蜂无需精俭,看似它拥有更多余闲,但其中也蕴藏危机——余闲让我们脱离了权衡的困扰,如此就会产生低效和浪费,更可怕的是低效和浪费形成习惯而不自知。古语有言:“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五服。”富不过三代恰恰可以用余闲之弊来解释,但穷不过五服或许只是一句毒鸡汤。即便余闲存在弊端,我们也会追求余闲,因为,余闲之利实在诱人。余闲之利
余闲并不仅仅意味着低效,余闲能让我们拥有更多的选择,同时余闲也给了我们无需做选择的自由。极度稀缺时,没有选择的余地;一般稀缺时,则需要在两者之间做充分的权衡;而拥有余闲时,就可以追随自己的感觉走。拥有余闲,就拥有试错的资本,不会像稀缺状态下的战战兢兢,一旦失足,便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拥有余闲,我们就会拥有充裕的感受,余闲不仅仅意味着低效,更是一种奢侈的心理享受。充裕不仅能让我们购买更多的商品,也会给予我们随意装箱的奢侈享受、不用动脑筋的奢侈享受以及犯了错误无所谓的奢侈享受。正如亨利·大卫·梭罗所言:“一个人的富有程度,与他所能舍弃之物的数量成正比”。
成本
一些人会为价值100元的商品砍价至50元而斤斤计较,却忽略价值1000元的9折优惠,前者只为你节省了50元而后者却是100元。面对这种反常识的常识,消费心理学对此的解释是比例偏见在作祟。商业活动就消费者存在的这一偏见大做文章——对价格低的商品促销讲比例,而对高个商品促销讲数值……从商业视角看这类现象就是比例偏见,用经济视角看,我们会看到一个经常被人忽视的概念——成本。锚定
生活中的事例暗示:我们所谓的节俭存在着一个违背常理的推论——我们在小物件上锱铢必较,而在大物件上却挥金如土。实验心理学家曾对知觉的相对性进行实验,研究发现,对于重量增加感知的恒定比例是1/30,即你举15kg重物,只有增加0.5kg,你才能感知到重量的变化。如此,比例偏见也就可以解释。在某种程度上,人们对金钱的判断也是与背景相对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更在乎为购买一本20元的书去节省4元,而不会在乎为购买一台1000元的冰箱去节省20元的原因。黑暗中,火柴的光亮如此耀眼,白昼下,照明灯的光亮也显得无足轻重。
实验发现,专业技能——也就是对某一领域知识的深度理解——能够抵消认知偏见。经验丰富的酒保在客人要求倒一定量的酒时,他们的判断力不会那么容易受到酒瓶高度的影响。同样,稀缺也会迫使我们成为专家——装箱专家。穷人珍视每一元钱的价值,日理万机的人珍视每一个小时的价值。我们的视野被锚定在一个较小的尺度的难以自拔且不自知。一般等价物
穷人是评估金钱价值方面的专家。他们在评估1元钱的价值时,会用上大脑中内化的衡量标准,他们并不会凭借环境去判断物品值多少钱。需求的压力始终存在于穷人心中,挥之不去,从而造就了他们自身的内化尺度。从某种意义上说,穷人更贴近于理性的经济学理想,更接近于“经济人”。不同的人内心都有属于自己的一般等价物,目前我的一般等价物是闲书,每次花费我都会折算,原来这次支出等价于多少本书,然后暗自痛心。没错,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
必须声明,节俭与稀缺并不是一回事!节俭之人对金钱怀有一种保证富余的责任感,而穷人则需要随时进行权衡。发生购买行为时,节俭之人思考的是,该商品的价格是否“优惠”;相比之下,穷人则会思考,为了付出相应的金钱要放弃什么。节俭之人并不需要进行真正的权衡,他们与所有生活在资源充裕条件下的人一样,很难体会到1元钱的真正意义。
远见
在稀缺状态下,我们会产生管窥心态。当稀缺成为带宽负担时,我们会对当下更加关注,从而导致我们产生借用行为。而当我们借用时,就是给自己的将来挖下了更深的陷阱。今天的稀缺,将造成明天更大的稀缺。当我们为了解决眼下的难题而极度专注时,就无法有效地规划未来,这样一来,向前看的能力就很可能会因管窥负担而丧失。借用
桑德拉·哈里斯因为汽车保险到期没钱续保而选择通过申请工薪日贷款(小额信贷)维持生活正常运转,却因此拉起了一条贷款链条,六个月后因无力支付滞纳金而破产。桑德拉·哈里斯申请的小额贷款,一开始是通过减少扣缴税款,后来就演变成了迟交税款。世界各地的穷人都会借钱,通常都是向那些非正规的放贷机构借钱,而这些机构的贷款利息非常高。尽管如此,穷人们依旧要支付这一利息,且不只一次,而是持续性的支付,他们就这样踏上了滚雪球般的债务不归路。
借用指当人们面临资源稀缺时就会通过借用相应的时间或金钱来应对突发事件。从长远来看,借用会进一步加剧稀缺。借用不仅限于贫困人群,工作繁忙的人同样会借用时间,且借用时间的“利息”也同样高昂。为了尽快完成迫近截止日期的工作,他们会放下手中的其他工作。就像工薪日贷款一样,账单迟早都会来,延迟的工作也迟早都要完成。
借用与稀缺同时存在。你或许会疑惑,面对利息如此高的工薪日贷款,为什么穷人还会做出选择?我对此也心存疑惑——在稀缺状态下,为何会产生借用行为?本书作者穆来纳森认为之所以去借用,是因为我们有了管窥心态。而当我们借用时,就是给自己的将来挖下了更深的陷阱。也就是说,今天的稀缺将造就明天更大的稀缺。
还是以桑德拉为例,她第一份没有能力偿还的账单,最终产生了稀缺。之后,她有了管窥心态,一心想着当月如何才能收支相抵。此时,下个月的钱从哪里来,则成为一个抽象概念,当她用管窥心态盯着眼下的燃眉之急时,就会求助于工薪日贷款。这么做并不是说桑德拉无视于这种行为的成本,只不过是成本得不她的关注罢了。稀缺致使我们借用,并且让我们在稀缺的泥潭中越陷越深。短视
处在稀缺状态下的人,不仅现在有这样的体验,一般之后也会持续生活于这一体验中。但人们还是会管窥他们当下的稀缺,就算你知道下个月会饿肚子,这种认识也不会像今天饿肚子的现状这样让你全神贯注。即刻到期的账单摆在眼前,会激发你的危机感,但两个月之后到期的账单则完全不会引起你的重视。就算你能细心地想到明天将要面对的稀缺,但也只能抽象地“知道”其存在,却无法切实地感知、体会。因此,明天的稀缺注定无法像今天的稀缺一样俘获你的注意力。
因为注意力集中于解决当下的稀缺而变得短视、忽视未来。当我们为了解决眼下的难题而极度专注时,就无法有效地规划未来。稀缺所引发的行为会令我们产生短视现象:在忙碌不堪时,我们会忽略在外用餐可能给自己将来造成的健康负担;当手头缺钱时,我们想不到将来偿还贷款的难度;在截止日期到来之前忙着赶工时,我们不会想到保持办公室整洁能给自己将来的工作带来的好处。
总的来说,稀缺问题会给当下的我们带来压力。明天,我们可能依然贫穷(无论是时间上还是金钱上),但那是明天的问题,可以留到明天再去解决。俘获我们的稀缺,就存在于当下,它所产生的管窥负担,令我们带着短视的眼光做人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