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肉松饼竟是棉花做的?朋友圈这两天传疯了!真相竟然是……-畅享贵州
点击上方 畅想贵州免费订阅本刊
来源:法制晚报综合中国食事药闻 央视财经 武汉晚报等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老婆饼没有老婆
鱼香肉丝里没有鱼
热狗里没有狗……
嗯,这些我们都认了,
但是,这两天
微信朋友圈疯传一个视频,
有人将自己买回来的一袋肉松饼,
拿水浸泡后,
发现肉松里面根本没有肉松
而是"棉花"做的。
视频中,一名女子拆开一个肉松蛋糕龙器电视剧,并将蛋糕上的肉松撕下泡在水杯中,不一会儿水杯中的水就变成了黄色,女子称这可以证明肉松是染了色的。随后,女子捞起泡完水的肉松,一边撕开一边称这是棉花,并将肉松点燃。
从视频可以看出猎塔湖水怪,被点燃的肉松烧焦后变成黑色。随后,视频中的女子根据肉松蛋糕在上述实验过程中的表现,称肉松蛋糕中的肉松其实是棉花。孔垂燊事实果真如此吗?
昨日,《法制晚报》(微信ID:fzwb_52165216)记者找来肉松饼、棉花和肉松进行实验。结果显示,虽然肉松饼的馅料也能像视频中那样洗成乳白色的絮状物,但真正的肉松和棉花,无论是在泡水、火烧还是撕剪实验中,都存在明显区别。截至目前,视频中涉及的生产厂家所在的安徽省食药监局也发布紧急消息人工虎骨粉,我叫mt第五季对“肉松是棉花”一说进行辟谣。
肉松与棉花对比实验
●泡水
实验工具:肉松饼、棉签、两碗水、筷子
实验过程
第1步:将肉松饼掰开,取其中馅料投入水中搅拌,水变浑浊椎名观月,呈金黄色
第2步:将棉签上的棉花扯下,投入另一碗水中搅拌,水没有明显变化
第3步:捞取经水洗后的肉松饼馅料(样品一)时,用筷子很难夹到固体物质,只能等物质沉淀到碗底时用手捞起。初离水时,样品一为黏稠泥状物。捏住其中较硬的物质在水中二次清洗后,可以得到一团固体物质今井勇太郎。挤出多余水分放在纸巾上观察,该物质为絮状物,颜色淡黄。
第4步:捞取经水洗后的棉花揪痧吧,用筷子能轻易夹起。虽然经过搅拌,样品二仍旧呈现脱离棉签时的形状,并未改变。挤干水后,几坨棉花并未彼此融合。
肉松饼馅料经水洗后,得到了图中所示的絮状固体物质(样品一),此时水已变混浊
水洗后的棉花(样品二,图右)形状并未发生太大变化,且洗过棉花后碗中的水仍然清澈
●火烧
实验工具:泡水实验提取的样品一和样品二、肉松成品、打火机
实验过程
第1步:点燃样品一时发出轻微啪啪声响,没有明火,但有明显烟雾和焦煳味
第2步:点燃样品二时出现短暂有明火的燃烧,带有持续的烟雾,无明显的焦煳味
第3步:点燃肉松成品时出现轻微啪啪声响,有明显烟雾并伴有焦煳味。二次点燃后有短暂的带明火燃烧
样品一(图左)、样品二(图右)燃烧后的样子对比
●撕剪
实验工具:泡水实验提取的样品一和样品二、剪刀
实验过程
第1步:用手撕扯样品一,可以很轻易撕开;用剪刀剪样品一,其能够被轻易剪断,且可每剪必断
第2步:用手撕扯样品二,需要用力才可撕开;用剪刀剪样品二,反复剪多次都没剪断
经过火烧和撕剪后的样品一(图左)与样品二(图右)对比
实验结论:肉松饼馅料材质与棉花有明显区别
追访二者口味完全不同肉松可燃很正常
为进一步了解棉花到底能否“冒充”肉松,记者采访了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传播部主任阮光锋。
阮光锋表示女刊瘦美人,在口感上棉花根本不可能“冒充”肉松,因为肉松是一种肌肉纤维,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棉花是植物纤维,它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而纤维素是一种不可溶膳食纤维,“棉花表面看上去松软中华菊头蝠,但放入嘴里却嚼不烂,原因就是因为其纤维素含量高。”
阮光锋介绍半暹降,肉松是用肉作为主要原料,经煮制、切块、撇油、配料、收汤、炒松、搓松后制成的肌纤维蓬松絮状的肉制品林树哲,所以用水洗后呈絮状物也有可能。不过,肉松轻轻一咬就会融化,很松软,所以深受人们喜爱。
此外,由于视频中的肉松被点燃了,视频制作者也因此称肉松为棉花。对此,阮光锋表示,肉松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而蛋白质是由氨基酸构成的,主要包含碳、氢、氧、氮四种元素,也含有少量硫和金属元素,都很容易被点燃。
“蛋白质燃烧最容易理解的就是头发了,头发的成分基本上都是角蛋白,碰到火很容易被点着。由于是蛋白质,燃烧的话一般会有一股焦煳味。而棉花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可以直接点燃,但并不会有焦煳味。”阮光锋说。
进展赴涉事厂家检查后 食药监部门辟谣
网传视频中使用的肉松蛋糕为合肥市肥东县光辉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吉利人家”蛋糕。针对这条视频,安徽省食药监局也在其官方网站首页发布了紧急辟谣声明。
声明中称,5月18日得知此信息后,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食药监局立即组织了调查组,邀请安徽电视台记者参加,奔赴企业现场进行调查。经现场检查,未发现该企业有任何采购使用棉花的迹象,该企业肉松主要为本厂使用鸡肉生产,肉松生产工艺无异常。
在媒体现场监督下,调查组模拟视频做法对肉松进行了水洗,经水洗后肉松的确为白色絮状,可以点燃,但品尝为鸡肉味,且燃烧时散发出肉烧焦的臭味,与棉花有本质区别,棉花成分为纤维素,无法下咽,燃烧应无臭味。通过现场检查,基本排除了面包上的肉松是棉花的可能。
为了进一步验证真假,调查组在合肥长江批发市场对该企业生产的2批次肉松面包进行了抽样,送安徽省食品药品检测研究院检验蛋白质等成分。5月19日13时左右,检验结果出炉,经检测,送检肉松的蛋白质含量为27.09%,与肉松标准规定的含量相匹配。
此外,从成品面包上剥离下来的肉松因加工时混有油脂、面包屑等物质,蛋白质含量相应有所降低,但也达到了14.24%。因棉花不含蛋白质,综合现场检查和技术检测安瑞索思,结论是可以排除面包上的肉松是棉花的可能。
相关市食药监局 科技周现场辟谣
今天上午,由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举办的以“食药安全创新圆梦”为主题的2017年科技活动周废都艳事,在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正式启动。
与往年科技活动周不同的是,今年除了开放重点实验室、讲解假冒伪劣食品药品识别方法、现场演示快速检测技术等“常规动作”外姜堰人才网,专业人士辟谣了网上流传率高的十大食品谣言:白皮鸡蛋更有营养、喝牛奶能致癌、微波炉致癌……这些近年来流传于网络和微信朋友圈的所谓“食品药品安全科普小知识”,都是各种谣言。
法晚(微信ID:fzwb_52165216)记者看到,现场最吸引人的就是快速检测车和四个展台,分别提供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的咨询和快速检验服务,让参加活动的市民亲眼目睹运用高科技手段对食品药品进行检验。参加活动的现场群众代表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不少人把随身带来的食品和药品提供给工作人员,要求进行检验和详细解说。
据介绍,此次科技活动周将持续到本月28日。其间,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微信公众号“首都食药”将通过“微信食药安全科普知识每日推”“我为食药科技点赞”2017年食品药品科技宣传H5作品展示、播放食品药品安全宣传片等形式向公众普及食品药品科普知识。市药品检验所和市医疗器械检验所还将组织公众开放日。
看清楚了吧?
棉花做肉松?几乎没可能
其实无辜躺枪的除了肉松饼
还有下面这些
塑料袋加工成大米
鉴定:严重失实。所谓"塑料大米"生产的视频其实是再生塑料颗粒的加工过程,内容被移花接木了。而且,塑料颗粒比大米贵多了,商家没有造假动机。
省食药监局提醒消费者,不要轻易相信、请勿轻信和转发谣言。
塑料紫菜
“紫菜是塑料做的”视频谣言前一阵在网上疯传,并持续发酵。占据了全国坛紫菜加工70%以上市场份额的福建晋江,在这次“紫菜风波”中影响巨大,企业损失惨重斑彩石。谈起此次“紫菜风波”对企业的影响,以紫菜深加工为主营业务的阿一波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江23日连连用“很受伤”“伤不起”形容。
塑料粉丝
近日,网上就流传着一些视频,说某些品牌的粉丝、紫菜是都塑料做成的。这到底是真的吗?就此问题,记者找到了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相关领域的专家,并按照视频中的方式重新做了实验,专家介绍,这条网络视频中的燃烧物,无论从燃烧过程还是燃烧的残留物来看,本身就是粉丝。专家指出,荧光粉一般只有在黑暗环境下肉眼才能看到,而视频中的粉丝燃烧发光徐成峰,并不是荧光粉的特征。
胶水粥
一篇“这种‘胶水粥’最好别喝”的文章刷屏朋友圈,里面视频显示日常喝的粥里可能添加各种增稠剂,甚至添加工业明胶王翠翘。
专业人士鉴定发现,称黄原胶是胶水的说法并不靠谱,它的成分是玉米淀粉,可以作为增稠剂适当添加在食品中,适当食用对人体并无害处,我们的鉴定团现场也尝了添加黄原胶的米粥;添加增稠剂的粥,并非就不能食用,增稠剂其实也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注胶虾、注水蟹
在一段网络视频里,一名女子剥开煮熟的皮皮虾,掏出或白或黄的胶状体。该女子称,这是在市场买来的皮皮虾,虾肉里被黑心商贩注入胶水增重,“每个里面都有,这皮皮虾可千万别去吃了。”视频随引发网友热议。
5月16日,法晚(微信公号ID:fzwb_52165216)记者进入北京朝阳区农光里社区,请北京智云达食品安全检测中心的检测人员用活虾活蟹现场做了注胶注水实验,并对实验过程进行了直播。
实验结果显示,虾、蟹注胶注水后会很快死亡唱k小鱼仙,且注胶虾虾头、虾身难以分离,从感官上就可以看出异常,证实注胶注水说是谣言。
联系方式
商务合作(微信):podmon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踏上美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