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艺术人物坊|河北梆子《李保国》编剧孙德民-保定文化
孙德民在办公室。高宏然 摄
1972年夏天,一个瘦高俊朗的文艺青年来到燕山深处的小山村——青龙满族自治县沙河村急切网,就住在村支部书记张平义家。2018年,以张平义父子为原型、反映两代农民不同命运和追求的话剧《雾蒙山》,被河北省文化厅列为“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重点舞台剧目”。
在长达55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始终扎根于山村的沃土。正是从张平义父子等众多农民身上,他汲取了无穷无尽的艺术灵感,进而创作出大量农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他,就是享受国务院津贴的文化部部管专家、省管专家、九次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被人事部、文化部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话剧艺术家”称号的河北剧作家孙德民。
日前,记者来到河北电影制片厂孙德民老师的办公室,采访了这位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
扎深根——深入生活是唯一的法宝
1962年,孙德民从河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主动放弃留在天津任大学助教的工作,回到家乡承德,到话剧团当了一名编剧。召唤他的,是故乡的亲人,更是从小就深埋在心中的艺术梦想。
深入农村、体验农民生活是他步入戏剧之门的第一课。1972年,河北省承德剧团要对原来的话剧和电影《青松岭》进行修改,孙德民跟随老编剧张仲朋来到位于燕山深处的青龙沙河村体验生活。这种“体验”,可不是走过场,而是长达8个月的艰苦实践。每天他们跟农民一起下田种水稻,上山栽树、剪枝、培土、打药等,总之当地的农民干什么,他们就干什么。8个月后,孙德民收获的,除了浑身的酸痛和满手的老茧,还有真实生动、洋溢着泥土芬芳的创作素材。
自此,沙河村成了孙德民一生的创作基地。孙德民说,对于一个剧作家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深入生活。你在生活中吃多少苦,流多少汗,花多少心血,在作品中就收获多少果实。直到今天,他跟年轻编剧们经常说的一句话也是:深入生活远胜于创作技巧。庄主别急嘛
在孙德民的剧作中,除了关注时代大背景下农民的生活状态、喜怒哀乐,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关注基层的农村干部。“他们是传达和落实党和国家政策的最后一环,也是最关键的一环,工作非常辛苦。因为我长期在农村生活,对他们太了解、太熟悉了,所以我特别知道他们的不易。”孙德民说。
在滦平县西地乡有位副乡长,白天上班,晚上回到家还要到承包的稻田干活儿秋筱宫妃纪子,一干就是大半夜,困了就盖上皮袄在地里睡会儿,第二天早晨吃点儿妻子送到地头的干粮,又去乡里上班。这件事深深触动了孙德民,他觉得自己有责任把这些平凡而伟大的人物写进戏里。剧本《牛主任回家》就这样诞生了。
如今,尽管他早已是享誉全国的大家,但从年轻刚入行时养成的深入基层、不怕吃苦的工作作风却始终没变。2016年在创作河北梆子《李保国》时,他手头的资料非常丰富,因为当时媒体已经进行了大量报道,但他依然花费三个月的时间亲自下去走访。他说,只有走下去,让自己重新接受一次感动,才能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为此孙德民到李保国生前工作过的河北农业大学及前南峪等地,和他的领导、同事、妻儿、学生们一次次深谈,并数度流下感动的泪水。这部戏写活了李保国,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接地气。2017年10月9日,第十四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表彰会在京召开,河北梆子《李保国》蟾宫折桂,艳惊全场。这是孙德民第九次获此殊荣,可谓前无古人。
孙德民(中)在蔚县暖泉古镇和打树花的演员在一起。相春霞?摄
挖深井——在时代变迁中“重耕”精品
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的话剧市场普遍低迷。在困境中,孙德民立足于承德本土这个“天然民族文化宫和露天博物馆”,将目光投向山庄及外八庙。他把承德历史文化作为自己创作的“矿脉”, 走出一条独特而辉煌的“山庄戏剧”之路。由孙德民首提的“山庄戏剧”,用现实主义创作风格记录时代发展的年轮大丰人才网,开创了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戏剧风格。《帘卷西风》《班禅东行》等历史剧及《泉水河》《飞水滩》等现实题材的优秀作品,成为中国戏剧界的一笔宝贵财富。
很多人惊讶于孙德民的巨大成就,孙德民认为,打造精品的过程犹如挖深井,除了扎根生活,找准方向,必须集中精力,反复打磨,并要勇于反观自省,不断深化和完善主题,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群众的需要。我国著名戏剧评论家余林先生在为《孙德民新剧作选》作序时提出一个概念:重耕。自此这也作为一种创作现象被学者广泛关注和研究。
重耕,就是以前写过的完整剧本,甚至有些是获了奖的作品,在若干年后又重新创作。1998年孙德民创作的《圣旅》,就是在1986年自己原创的《班禅东行》基础上再加工创作的。之后他又根据自己的原作《这里一片绿色》创作了《秋天的牵挂》、在话剧《喊山》的基础上创作了《雾蒙山》等众多“重耕”精品。孙德民认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创作空间的局限,也有自我认识的局限。剧作家必须与时俱进,勇于反思自己,完善主题,这也是一种文化自信。
孙德民谈河北梆子《李保国》创作体会
用深情——对得住时代与观众
孙德民的职务有过几次变迁,无论是普通编剧、剧团团长还是文化厅副厅长、巡视员,他始终保持着谦逊随和的个性。勤勉的作风,宽厚的人品,与山区人民心意相通、患难与共的鱼水深情,让他的艺术之路基石坚稳彬彬有礼造句,大道通天。
青龙县八道河乡七道河村是他艺术道路上的第一个“根据地”。后来孙德民回城后,他家又成了七道河人的“根据地”:村里谁家到城里办事,都是吃住在他家最佳出价。有一年张明伦的媳妇闹胃病,孙德民专门抽出时间带着她跑医院。挂号、化验、拿药等全都是孙德民亲力亲为,把两口子感动得不行。村里人开照相馆、买拖拉机、买汽车配件、买化肥等,也都来找孙德民乾安吧。在20世纪80年代,在孙德民家那两间简陋的红砖房内,经常一下子就来十几个风尘仆仆的农民。那时他家生活条件也不好,每次老乡们来了,他就从单位食堂买上好多馒头,切点儿猪头肉,再弄几个素菜,大家就吃得格外开心方正喵呜体。周围的邻居不解,曾悄悄问孙德民的妻子杨天在:你们家怎么那么多农村亲戚?
最令他难忘的是创作话剧《雾蒙山》的过程。20世纪70年代初,孙德民以沙河村的老支书张平义为原型创作了话剧《千秋大业》。真实的张平义是一个全省的学大寨典型,属于当时所倡导的“高大全”的典型形象,身上不可避免地有着“左”的烙印。
那段时间,孙德民陷入了深思:对于老支书张平义他太熟悉了,是他带领乡亲们修建400亩大寨田和1000多亩稻池;他当了一辈子农村基层干部,却连公家的一粒米、一根秫秸都没沾过;他家除了满墙的奖状,几乎一无所有;为了以身作则,不让人说闲话,他将品学兼优的亲生女儿的大学名额让出,断送了孩子一生的前途……这么无私的基层干部,为何在这小小的山村中却让老百姓心存怨恨月下桑?
话剧《雾蒙山》剧照
30多年后,在沙河村出现了一位带领农民走上富裕之路、深受大家信任和拥戴的年轻村支部书记,此人正是老支书张平义的儿子张明春。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弥补了父辈的缺憾和与乡亲们的裂痕,消解着过去的矛盾和积怨。这一切深深地打动了孙德民,多年积压在他心底的困惑也随着艺术灵感的迸发找到答案。在剧本《雾蒙山》中龙猫组合,他以张明春为原型,成功塑造了一位志存高远、胸襟坦荡,敢于直面自己内心、直面现实、更敢于直面过去的新一代年轻村支部书记的形象。三十多年的历史跨越苑刚,孙德民写出了历史的真实和人物的真实。他深信生命的智慧、朴素的信念和人性的真诚是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沟通桥梁飞秀连连看,以此舔舐历史留给人们的带血伤痕。
为此,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会长黎继德评价孙德民是“有思想的剧作家”“做到了独立思考和时代精神的高度融合”。
研究孙德民的剧本,会发现他笔下的主要人物,尽管身份悬殊,性格各异,但都给人一种不屈不挠、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孙德民始终坚信,文艺工作者就是要大张旗鼓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时代需要李保国、张明春这样的优秀党员,我们的任务就是用心去寻找这些典型人物的价值坐标和精神高地,为观众奉献更多更好的文艺作品。
孙德民以精湛的艺术造诣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我们呈现了众多先进人物的精神高地,李亚倩他自己是不是也有一座精神高地呢?如果有,在哪里呢?
也许,除了不计其数的荣誉证书,有一件小事可以说明:当年老支书张平义下台后,生活一度陷入困境。在最艰难无助的时候,孙德民将他接到城里,在自己家住了半个多月。面对孙德民夫妇精心准备的饭菜,听到那一句句久违了的暖心话语,张平义感动得老泪纵横。30年后,当听说张平义的儿子张明春被选为新支书、并带领乡亲们走上富裕之路时,孙德民专程来到张平义的坟前,深情相告,泣泪长流宝珠二嫁。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在55年的艺术创作生涯中,孙德民始终保持着对党的文艺事业的热爱和忠诚,保持着对民族历史文化的探寻和思索,保持着一名剧作家高尚的文化人格,纯真质朴,一往情深——无论顺境逆境,无论对待同事、亲友还是久别重逢的乡亲。
孙德民就像燕山上那棵不老的青松,扎根于燕赵大地的沃土,书写着拳拳赤子的深情。
来源|共产党员杂志;记者|高宏然
编辑:付纯
微信:wenhuabaoding
邮箱:bdwhxc@163.com
电话:0312-5906372
保定文化
保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官方微信
微信号:wenhuabaoding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