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你吻别【视频】聚焦产业兴旺 【转载】央视等播出《乡村振兴战略大家谈》第二集:鲁家村篇-今日白泥井

【视频】聚焦产业兴旺 【转载】央视等播出《乡村振兴战略大家谈》第二集:鲁家村篇-今日白泥井



央视等播出《乡村振兴战略大家谈》第二集:鲁家村篇 聚焦产业兴旺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
如何提升农业发展质量,
怎样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厉害了 我们的新时代”
第二季《乡村振兴战略大家谈》第二集,
聚焦产业兴旺,
“三农”专家张红宇、叶兴庆、顾益康
与广大农民朋友面对面,
共话乡村振兴。
今天我们来到浙江省安吉县鲁家村,
这里是安吉县农村一二三
产业融合发展的一个经典样本。
亮点一:小火车和十八个农场

4.5公里长的铁路串起了
鲁家村18个家庭农场,
小火车已经成为了鲁家村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点睛之笔。
小火车改变了鲁家村原来的样子,
也改变了很多鲁家村村民的职业。

鲁家村的村民成为了火车司机,
鲁家媳妇卖起了旅游产品。

亮点二:草莓和酥梨的故事背后

鲁家村果园摘下的草莓
三十五块钱一斤,很好卖,游客自己会过来采摘。

陕西乾县的上陆陌村的酥梨
乾县的七旬老人贱卖酥梨,一斤梨只卖三分钱。
两个农产品同样都好吃,
为什么草莓卖的价格很高,
梨卖的价格却很低?
“三农”专家张红宇如是说

张红宇
草莓卖的价格很高,说明产品已经和体验、产品生产、体验农业做到了一块。梨的价格不好,因为缺乏宣传,当地可能没有这么个市场,没有这么个氛围。换句话讲,产品没有变为商品,跟现代农业丝毫没有关系。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里边有一句很重要的话,就是要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
新时代、新农业、新业态,
产业兴旺是夯实乡村振兴的一把金钥匙,
发现乡村价值,做大产业蛋糕,
走一二三产融合之路。
在中国这片广袤的田野上,
农业将会越来越有奔头!
来源:新蓝网·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2018-02-27
通过市场化实现乡村振兴 安吉鲁家村的“逆袭”之路
来源: 农民日报2018年01月29日
安吉县鲁家村,有2200多位村民。村民们都说米汝成,心中最幸福的声音,便是村中旅游小火车的鸣笛声。“呜”的一声,响彻小村,听似烦人,为何人人期盼?老百姓一语道破:火车一响,黄金万两。有游客,就有收入,大伙儿都是“股东”,陈尊佑自然有我一杯羹,能不开心吗?

鲁家小火车
村党支部书记朱仁斌深有感触:鲁家从未像今天般心齐,今天般昂扬。可又有谁知道,在他上任前,这里曾是远近闻名的落后村、空心村,村集体收入不足两万元,还背负着150万元的外债。时至今日,鲁家借用“美丽乡村”的支点,把整个村打造成景区,撬动了20亿元的投资,村集体资产增至1.2亿元,2016年村民纯收入达到32850元。2017年8月,鲁家还入围全国首批15个国家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
说实话,鲁家村实在太平凡,名人故居、名胜古迹、产业业态,一样都没有。尽管离县城不远,可路况很差,难有区位优势。这样的乡村在中国遍地都是,缘何鲁家能在短短几年,成就这段从资不抵债到富甲一方的“逆袭”?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走进鲁家村寻找“致富密码”。
改造环境、植入产业,推进整村式发展
鲁家有13个自然村,过去,一没资源,二没产业,大部分人都外出打工,农田山林荒废不少。在外闯出名堂的人有很多,但愿意回来的却很少。一些村民办猪场、养鸡场,基本属于自给自足,利润不高,污染不小。
泥巴路、土坯房,房前屋后的臭茅坑,全村16.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没有一个垃圾桶。一到梅雨天,村道污垢不堪。鲁家溪是村里的母亲河,可河床里满眼垃圾,碰到连续大雨经常发洪水。眼见村庄日渐衰败,许多人连家庭聚会都放在了城里。
作为土生土长的鲁家人,朱仁斌同样长年在外经商,可心里仍然念着村庄。2011年换届,他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准备用行动来改变落后面貌。几天后,县里开大会,公布187个村的卫生检查结果,鲁家竟然全县垫底!会上会下,朱仁斌满脸发烫。
鲁家未来路在何方?依靠工业经济显然不可能。安吉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发源地,朱仁斌马上想到能否借此机会,先把基础条件改善好。可一算,创建美丽乡村的精品村需要1700万元的资金。尽管政府有部分补助,但对于负债累累的鲁家来说,差距遥不可及。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钱,怎么办?朱仁斌决定采取多种方法搞筹资:首先,盘活土地资源,筹得500多万元;紧接着,整合美丽乡村建设补助金和各项涉农项目资金。最后,实在太穷,朱仁斌就到处筹钱,甚至还个人作担保去借款。个中艰辛,难以言说。

鲁家村
就这样,一边筹钱一边干。修建办公楼,添置篮球场;铺了水泥路,再予亮化和绿化;通了自来水,每个自然村又建了化粪池和污水处理池……才几个月工夫,当年,首批4个自然村都通过了县美丽乡村精品村的考核。有了示范带动,剩下的自然村纷纷效仿。两年后,鲁家成功获得“美丽乡村精品村”的称号。
光有好环境还不够,朱仁斌明白,想要可持续发展,“造血功能”必不可少,这就得植入新业态。正当踌躇不定之时,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家庭农场,这令朱仁斌眼前一亮:村里有1万多亩低丘缓坡,发展农场再合适不过!
关键是怎么把美丽乡村和家庭农场结合起来?这时,朱仁斌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出资300万元,聘请高端专业团队,对全村按4A级景区标准,进行综合规划和设计;再设置18个家庭农场,根据区域功能划分,量身定制各自的面积、风格、位置、功能等。
尽管在今天看来,村里高价做规划不算新鲜,但那时,人们普遍不具有这一理念,自然颇为不解,甚至当面泼冷水。可朱仁斌坚持认为,这钱花得值。那时,美丽乡村在安吉已遍地开花,何以另辟蹊径?他认为,传统的点状、局部发展,或者单一优势产业已不再受用,必须立足全局,转为整村发展,把田园式建设推向更高层次的花园式建设。
纵观整个规划,“差异化”是核心词:18个家庭农场各有侧重,错落分布在东南西北四大区块,再用一条长达4.5公里的轨道列车,将这些农场有机串联,再融入休闲农业、民宿餐饮等经营业态,整个村子变成了一个旅游区。

小火车穿梭在一个个家庭农场之间,把鲁家村串成了一个大景区。
从招商到选商,村集体与企业联姻
规划解决的是顶层设计,具体还得看落地。2015年新春一过,朱仁斌便开始着手招商。一开始,为了吸引投资,招商前,朱仁斌也用了些“招数”:先是把在外开酒店的弟弟、弟妹请回来,“下令”认领农场带头干;后又动用人脉,让老朋友参与其中;最后,他还拉着一支十多人的队伍,专门前往台湾考查农场经营。因此,在大规模招商前,鲁家已有三四家农场入驻。
不过,经过几个月的试运行,问题也开始随之浮现。“万竹园”老板陈贤喜过去一直从事景观竹的经销,2013年看中鲁家村的规划后,准备再延伸到一产直接搞种植。尽管按照设计,18家农场不存在直接竞争,但他发现,毕竟大家都属于小型规模,竞争力相对有限,光靠一己之力,很难成气候。
能否联合经营、抱团发展?朱仁斌的想法恰好与浙北灵峰旅游公司不谋而合。2014年,灵峰公司与鲁家村合资组建成立安吉乡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前者以51%的股份控股,后者以上级部门项目投资和美丽乡村建设补助资金入股。
如此一来,两者权限清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公司负责全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面上的统一运营;村集体则把握方向,提供土地流转等中介服务,并为公司和农场争取政策和项目上的优势。
那么公司和农场间,又是什么关系?“乡土农业”运营总监唐永前告诉记者,简单说,就是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模式:统,由公司负责统一的基础设施配套、运营管理、市场推广,以及统一指导所有农场的产品销售和定价;分,则是农场具体的施工建设,包括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营销等,由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旅游公司负责专业化运营,联合后,整个村就是一个大平台,大家统一规划、平台和品牌,实行资源共享、融合发展,从而达到共赢。”朱仁斌坦言,以一村之力,去建设和经营规模如此浩大的旅游区,难免力有不逮,“这种经营机制,则恰好解决了落地困难。”
有了规划,有了机制,鲁家村马上有了资本集聚的“洼地效应”。到2016年4月,家庭农场的招商引资任务宣告圆满结束,还比预期多了3个农场,总投资超过了20亿元。
记者看到,名单中,有蔬菜农场、果园农场、红山楂农场、万竹农场、野猪农场等。每个农场尽管规模不大,介于100亩至300亩之间,但投入却不小,像花海世界的投资是3.4亿元,中药农场的投资是两亿元,最大的养老项目投资高达10亿元。
现在,运营方还在不断“头脑风暴”,思考如何创新内容,来吸引和留住更多客人。2017年“十一黄金周”,尽管还未正式对外开业,却已有5万多名游客慕名而来。朱仁斌说,有了这个大平台后,现在的鲁家村,已从“招商”变为“选商”,仍常有投资客抛出“橄榄枝”林家成作品。

鲁家村又要打造高科技房车营地
美丽变生产力,6笔收入促共富
“鲁家的未来,村民最多将会有6笔收入!”谈起“致富密码”,朱仁斌认为,“三农共富”最为重要。怎么个共富法?6笔收入又分别是啥?记者好好盘点了下。
首先是租金收入,全村7000亩流转土地,平均每户的租金约为8000元。第二是就业收入冰鸟出装,目前已解决700人就业,2016年发放工资2000多万元,预计正常运行后还将更多。第三是创业收入,如今不少年轻人返乡创业,有30余户人家将房屋改造成精品民宿,开门迎客后,预计每户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上。第四是分红收入,根据测算,旅游区每年可迎来30万游客,按照人均消费200元计算,将产生6000万元营业额,除去成本和农场主的分成,鲁家村在公司所占的股份能分得600万元。而随着景区不断完善,游客不断增多,村集体经济也将逐年倍增。
最后两笔收入更有意义,也最难估量。2016年底,鲁家成立了美丽乡村“两山”培训学院,并成为浙江省委组织部和省委党校千名好支书的现场培训基地。“未来的培训收入将十分可观,随之衍生出来的模式化输出,还将为外地的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从建设、设计、技术到资本的全方位服务,因此,最后一笔收入就是模式收入。”
“三农共富”有啥好处?安吉银元家庭农场老板娘张小华认为,农旅融合离不开资本投入,但现实状况是,农民自身发展能力弱,无论资金还是技术,或者人才都相对短缺,而工商资本参与其中,能聚集更多现代要素,补齐发展短板。不过,资本下乡不能光让“老板乐”,关键得带着老乡一起乐,因为农民才是农村的主人,农业才是发展主体,不能代替老乡,更不能剥夺老乡。
“利益共享,本来就是市场经济的内涵之一。这条准则坚守住了,就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朱仁斌解释说,说到底,鲁家村的创新模式就是农村、农业、农民的高度融合,从而实现共赢共享。
根据国家田园综合体试点方案,未来3年内,鲁家村还将至少投入4.5亿元,这注定又将是一次飞跃。而发展好了,就能让老百姓更有获得感与主人翁意识。游客来村里游玩,如同回到老家般,热情与好客成了所有村民发自肺腑的情感。
(原标题《鲁家村的“逆袭”之路》,原作者蒋文龙、朱海洋。编辑吴丽燕)
安吉鲁家村:每个家庭农场都是景点
来源:钱江晚报2017-10-15
火红的阿鲁阿家号观光小火车,在绿树白房,山间田野里特别显眼,仿佛迪士尼穿越到了乡村安青在线。
这是安吉县鲁家村的新名片。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纷至沓来,全然想不到这个美丽的世外桃源,五六年前还是一片破败、脏乱穷的小山村。
这个总人口才2200人的小村庄,2011年村集体收入不足3万元。到了2016年,已经剧增到175万元。村集体资产从不足30万元增加到9000万元左右,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1.9万元增加到3.2万元,并在2015年成功创建中国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
鲁家村的华丽变形,印证了那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贫困村蝶变,因为一次变革
鲁家村的变形记,始于一个“达康书记”式的人物。2011年,村委书记朱仁斌在班子会议上抛出了一个耗资上千万元的创建规划后,鲁家村炸锅了。“痴人说梦”、“脑子撞墙”,朱书记的理想被视为天方夜谭。
困难是显而易见的。首先,要改变鲁家村的“颜值”。
没钱,他自己先掏自家存款无息借给村委,最大一笔50万元,村里的出纳记得很清楚。筹建时,鲁家村遭遇招标挂牌3天无人问津的尴尬,朱仁斌又以个人名义为建筑费作担保,才有建筑商肯承接项目。
村民们对于创建美丽乡村的态度,从抗拒变为主动参与。在创建中,更有20余位乡贤主动筹资300万元用于建设家乡。这一年,朱仁斌带领村班子成员用行动换来村民的信任与支持。
2011年底,鲁家村迎来创建美丽乡村的验收测评。当天,自发来到村委便民大楼的村民们比过年、过节更高兴。这年,鲁家村异军突起,耗资1700多万元,成功创建美丽乡村精品村。
“花了1700多万,村委没有欠下一分钱。”朱仁斌说,除了乡贤筹集的300万元外,村里通过创建美丽乡村的用地指标筹集了450万元;政府对美丽乡村创建的奖励资金357万元,再加上各种项目资金,使得鲁家村旧貌换新颜。
尽管有了“颜值”,但鲁家村既没有支柱产业,也没有文化底蕴。以何来支撑美丽乡村提档升级,带领村民致富?朱仁斌尝试从鲁家村近万亩面积的低丘缓坡入手,但成效并不明显。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发展“家庭农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朱仁斌茅塞顿开,鲁家村自此确立了打造“家庭农场”,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同年,鲁家村出资300万请两家设计单位,设计规划鲁家村发展蓝图。规划上卷是基础设施,下卷则以18个完全不同的家庭农场为主。
2014年,鲁家村以“公司+村+家庭农场”的模式,启动了全国首个家庭农场集聚区和示范区建设。
2015年1月,鲁家村与安吉浙北灵峰旅游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安吉乡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安吉浙北灵峰旅游有限公司鲁家分公司。两家公司前者负责串联游客接待场所、交通系统、风情街、18个家庭农场等主要场所。2016年,又成立了安吉乡土职业技能培训有限公司,为鲁家村民、村干部、创业者、就业者提供乡村旅游方面的培训。三家公司均由鲁家村集体占股49%,公司占股51%。
每个家庭农场都是一个景点
项目成不成,招商是关键。几年来,朱仁斌被大家戏称为“PPT书记”。他通过上级部门帮助精心制作的PPT,向客商介绍县委县政府的优厚政策,村景区的宏大规划,鲁家村先后引进万竹农场、葡萄农场、野猪农场等18个各不相同的农场。同时,村里修建了10公里绿道和4.5公里的村庄铁轨,用观光小火车、电瓶车把农场串联起来。眼下的鲁家村,每一个农场都是一个景点,整个村庄将打造成4A村域景区。
2016年,声名鹊起的安吉鲁家景区吸引了投资公司纷至沓来。有的准备入股,有的打算通盘收购。资本市场敏锐的嗅觉,直观地表现在鲁家村招商引资上。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短短一年里,就有上海颐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6000万元的颐久“中药谷”项目、杭州客商投资上亿元的房车文化营等旅游项目先后落户鲁家村。
安吉县家庭农场这几年发展较快,金融引导支持力度有所加大,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截至2017年4月末,安吉农商银行支持家庭农场共67户,贷款余额达2112万元,贷款利率按照同档次执行利率给予不同幅度优惠,贷款额度从5万至310万元不等,担保方式采用信用、抵押、保证等,目前无不良贷款。其中贷款对象前五位分别为:安吉章村竹崖家庭农场、安吉孝源仲得苑家庭农场、安吉盈元家庭农场、安吉报福乐家家庭农场及安吉美冬青家庭农场有限公司。经营项目多以农家乐餐饮加参观旅游休闲为主,其中相关农家乐都为安吉县三星级以上。
安吉本就是个旅游业发达的“绿色县”,大名鼎鼎的竹海,各种农家乐吸引着周边大城市的白领小清新们。
新崛起的鲁家村,却着实是一匹黑马。山不够高,林不够茂,比起其他山清水秀的地方,鲁家村实在有些平凡。但是,它距离县城仅20分钟车程,沿省道穿过长思岭,路两旁就是鲁家村了。
因为资源缺乏,村里青壮年以前唯一的出路,就是外出打工。田废山荒,鲁家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穷村。
直到朱书记上任,决心一改村貌。他喜欢美国西部电影,特别羡慕里面的田园风光。他后来把一万余亩低丘缓坡改造成了家庭农场。如今,电影里那种绿草绵绵,农舍点点的风景,在自家村里也有了。
鲁家村变成了“农场公园”,各个家庭农场就是景点。培育特色,百花齐放。这是浙江省首个家庭农场集聚区,已被县政府列为重点项目。2017年5月1日正式开园营业,“阿鲁阿家”号小火车行驶在4.5公里绕村铁轨上,成为乡村旅游新亮点。
在三家旅游公司串联下,旅游区经营得风生水起。
农户把土地流转给村,再由村流转给农场主。农户每年因土地流转产生的收益约为每户8000元/年,租金随国家稻谷收购价浮动。旅游区每年接待游客约30万人次,按照平均每人次消费150元计,将带来每年4500万元的营业额,除去成本和农场、公司分成,村集体每年能创收660万元左右。它还直接、间接提供了800个工作岗位,村民每年的工资收入就超过600万元。另外,村民利用自家住房开设民宿、农家乐,每年产值预计可达近千万元。
一条路走通了,想不富都难。
从负债150万到吸金3.3亿!揭秘小山村的致富经
来源: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2016-9-5
从今天起,我们来关注农村创富的话题。在浙江省北部的安吉县,有一个村子,名叫鲁家村。五年前,那里还是一个脏、乱、穷的山村,如今,它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区。一辆特别的观光小火车,更是成了这个山村美丽富足的新名片。是什么,让这个山村有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呢?鲁家村又是靠什么来吸引八方来客的呢?我们一起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负债村勇筹1700万建成美丽乡村
乘坐老式的小火车、欣赏美丽的自然景致,如果不说,没人能想象得到,这里既不是高铁沿线,也不是通向东北林场的小火车,而是浙江省北部一个普通的小村庄--安吉县鲁家村。
小火车载着兴奋的游客平缓地行驶在山谷间。
游客:以前感觉来的时候破破烂烂的,现在好像有了一个小火车,还有这么多农场建起来,给人感觉赏心悦目。
这是一场由鲁家村的家庭农场举办的篝火晚会。
游客们在结束一天的观光游览之后,可以在这里烧烤、参与各式各样的活动。
如今,类似这样的场景在的鲁家村并不少见。这个距离安吉县城直线距离不过5公里的村庄,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里。
也许没有人相信,五年前的鲁家村,完全不是现在的模样。
2011年时的鲁家村。
泥巴路、土坯房、房前屋后的简易厕所,全村16.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没有一个垃圾箱,一到梅雨天,村里的路上污垢不堪。
那一年,在安吉全县187个村的卫生检查中,鲁家村排名倒数第一,“新官上任”的朱仁斌被点名批评。这让习过武、经过商、村民们眼中见过世面的朱仁斌脸上有些挂不住了。
浙江省安吉县鲁家村党支部书记朱仁斌:这种情况下就感觉一定要改变这个,首先要改变村庄,就是改变基础设施建设,改变我们当地村民的生活环境。
2011年5月,按照浙江省的统一规划,安吉县开始推进新一轮美丽乡村建设,鲁家村加入了创建美丽乡村精品村的行列。朱仁斌摩拳擦掌,可是其他村委成员却顾虑重重。
改变村庄的面貌,改变村民的生活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是大家盼望已久的,但要想要实现,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摆在大家眼前最现实的问题就是,钱从哪里来。
鲁家村要想创建美丽乡村精品村,需要投入一千多万元,但是,2011年鲁家村的“家底”却是捉襟见肘,1000多万元的投入对鲁家村来说简直是异想天开。
朱仁斌:我接手的时候,这个村里面账户上只有六千块钱,负债150万。
朱仁斌的大胆决定在其他人看来难免有些不切实际。但是朱仁斌却有自己的打算。他决定首先招标重建村里那座建于60年代的老村委会。公告在县里的招标中心挂了三天,眼看着就要流标,始终无人问津。
裘丽琴(鲁家村村委会主任):因为鲁家太穷了,没钱,他们怕造好以后拿不到钱。
朱仁斌:我自己拿起手机来就打了一些朋友,他们也是搞建筑的,那我就说我这个村委会这么大,怎么会付不出来。
这是一张再普通不过的借条。
为了解决鲁家村资金不足的问题,朱仁斌自掏腰包,拿出家里的存款几次借钱给村里,最大的一笔额度达到50万。
可是,修建新的村委会,项目总投资近300万元,这并不是一笔小数目。创建美丽乡村的这第一步,鲁家村走的并不轻松。
朱仁斌以个人名义担保,鲁家村勉强完成了村委会的建设,但是,美丽乡村的创建标准,要求道路硬化、路灯亮化、绿化以及污水引水入户率都必须达到百分之百要达到这些硬性标准,朱仁斌遇到的第二个难题还是钱的问题。
经过商的朱仁斌仔仔细细算了笔账,他把美丽乡村的建设所需的资金化整为零,首先,利用创建美丽乡村精品村的用地指标筹集了450万,其次通过村里聘请的20名顾问捐款,筹集了300万;再加上政府对美丽乡村的奖励资金357万和各种项目资金,2011年年底,伴随鲁家村美丽乡村精品村通过验收,村里前期投入的1700万元款项全部结清。
朱仁斌:投入了1700万资金整个村,彻底改变了这个村庄。也就是说那一年,2011年一下子让我们鲁家村的老百姓也享受了城市人的生活,差不多,该有的都有了。
就这样柬埔寨女人村,原本村集体经济只有6000元,负债150万元的穷村子迷失恐龙岛,在鲁家村党支部书记朱仁斌的带领下,一炮打响。
创建美丽乡村后的鲁家村村口。
通过创建美丽乡村,鲁家村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对于敢想敢做的村支书朱仁斌和村两委,村民们也是赞不绝口。
300万绘发展蓝图打造家庭农场
路修好了,生活环境改善了,似乎也可以知足了。然而对朱仁斌来说,这只是鲁家村发展过程中迈出的第一步。作为村支书,朱仁斌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标,那就是要找到一条适合鲁家村发展的路,让村民们能有稳定持续的特色产业,实现共同富裕。
这一条带领村民致富的路枯叶龟,远比筹集资金建设美丽乡村要难的多。如何利用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的契机,找到鲁家村未来发展的出路呢?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家庭农场”的概念,这让朱仁斌茅塞顿开。鲁家村大部分地形为低丘缓坡,适合开展现代农业,朱仁斌和鲁家村委当即决定,发展家庭农场,打造中国第一个家庭农场集聚区和示范区。
可是,鲁家村既没有名人故居、没有古村落、也没有风景名胜、没有主要产业,要想白手起家、发展家庭农场谈何容易。敢想敢做的朱仁斌此时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
2013年,鲁家村耗资300万元我和你吻别,请了两家设计单位历时一年半,拿出了一份沉甸甸的鲁家村发展蓝图。
鲁家村的发展蓝图。
在鲁家村的发展规划中,引进了18家家庭农场,分别以野山茶、蔬菜果园、绿化苗木、药材等产业为主,没有一家重复。村委班子引入旅游公司,共同组建经营公司,公司由村集体占股49%,旅游公司占据51%,18家农场各自经营,由旅游公司和村共同投资建设旅游配套基础设备,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平台、统一品牌,采用公司+村+家庭农场的模式把鲁家村串联成了一个大景区。
规划有了,模式也有了,可要招商、吸引18家农场尽快入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鲁家村引入的18家农场。
为了招商,支书朱仁斌有了一个略带戏谑的绰号——“PPT书记”,一直以来,PPT都是朱仁斌招商时的“秘密武器”。对于这个绰号,朱仁斌说他并不介意。
通过提前讲解PPT,让农场主深入了解鲁家村家庭农场的规划布局,打消他们的顾虑。野山茶农场、蔬菜农场、桃花农场等不同特色的家庭农场相继在鲁家村落地。
除了PPT,朱仁斌更是经常登门拜访。
万竹农场农场主陈贤喜:(朱仁斌)到我家里面去了也好几次,而且电话约我一起出去喝个茶,吃个饭,总共不下于五六次。
陈贤喜,万竹农场的农场主。在此之前,他在安吉县城经营着自己的陈氏竹园。两年前,朱仁斌的邀请他来鲁家村投资经营家庭农场,禁不住朱仁斌的“五顾茅庐”,他承包下了眼前这300亩土地,开始着手打造自己的万竹农场。
陈贤喜的万竹农场。
陈贤喜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目前,他的一期投入已经达到了700万,未来这个占地300亩的万竹农场将会打造成一个集吃、住、游于一体的家庭农场,预计到2017年开园,一期投入将要达到1500万元左右。
一辆轨道全长4.5公里的小火车将散步在鲁家村的18家农场串联起来,每一位来到村里休闲观光的游客,都可以乘坐在小火车上,将鲁家风光尽收眼底。
60多岁的楼百义如今是鲁家村小火车轨道维修员。
楼白义每天都要沿着铁轨走上三四趟。
每月都能给楼百义带来2600块钱的收入,为了村里建设家庭农场,自家闲置的两亩多田地也流转了出去,按照一亩地一年700块钱的租金少年无情,楼百义一家现在的日子过的有滋有味。
眼下,虽然鲁家村还没有正式开园营业,但生活在这里的村民已经从中尝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在鲁家村,共有6000多亩土地进行了流转,每户村民每年因土地流转产生的效益约为8000元,这就保证了大家的土地每年都能产生固定的收入。鲁家村的农民纯收入也从2011年的14719元增加到了2015年的28500元。
朱仁斌:我们景区一旦开放,我们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应该是每年在600万以上,这是我们当时是有依据的。
3年签订20份合同 攻坚克难展望美好前景
鲁家村的家庭农场预定2017年10月1日正式开园营业。初步测算的结果是,项目运营后,将可以带来每年4500万元的营业额,直接产生超过300个工作岗位,每年为当地村民增加工资收入近600万元。前景是不错,但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克服的困难却不少。
为了提前做好开园准备工作,培养村民们的服务意识。鲁家村和旅游公司决定对全村的老百姓进行素质培训。
今年以来,村里每个月都会举行一次这样的培训活动。
在培训交流中,我们了解到,村里预定8月份就要开始动工的葡萄农场,由于农场用地上的坟墓迟迟没有动迁,项目无法继续推进,这让农场主庄传云有些着急。
为了建设这片占地400多亩的葡萄农场,庄传云已经投入了一千万,眼见别人的农场已经开门营业,自己的农场却没有动静,庄传云只能找到朱仁斌,让他帮忙想想办法。
前脚从庄传云的农场离开,朱仁斌后脚来到了曹健林、曹建海兄弟俩的家。
朱仁斌亲自上门和曹氏兄弟俩商量葡萄农场坟墓动迁的事。
这次的劝说工作远比朱仁斌想象中要顺利的多。
朱仁斌:比我想象当中要容易一点。
《经济半小时》记者:像这样的需要迁坟的葡萄园里的还有多少户?
朱仁斌:最少也得30户。工作量非常的大也非常的烦,烦琐但是没办法,我们只能一步步的推进,一天天地理。
就在我们即将结束在鲁家村采访的时候,遇到了一位来自深圳的农场主。这已经是沈浩第十次来到鲁家村,在此之前,为了给自己的农场选一个合适的落脚地,她去了很多地方实地考察,最终选择了鲁家村。
这将是鲁家村从2013年开展美丽乡村经营,打造家庭农场以来签下的第20份合同,也是到鲁家村目前为止投资最大的农场,总投资额达到了3.3亿元。
半小时观察:以创新促农民增收
“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一直以来,怎样使农民富起来,始终是一个难题。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创新”一词共出现29次,“创新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方式”、“创新投融资机制”、“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等等,都是思路,是方向,是启示,但要实现最终致富的目标,我们还需要因地制宜。如今,鲁家村的河水变清了,环境美了,还修了10公里长的绿道和4.5公里长的铁轨。这个低丘缓坡占九成的村庄,不仅开出了18个家庭农场,还从负债150万元,变成集体收入超过150万元的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他们收获的不只是物质上的财富,其宝贵的创富经验,同样是不可多得的财富。希望有更多的村庄,能从他们创富的行动中,得到启示。鲁家村的振兴路(一)一个村庄的7年之变
来源:新蓝网·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2018-01-12
7年前,鲁家村是一个落后村薄弱村,
7年后,一跃成为全国的样板村。
鲁家村是如何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
它的探索和实践,
又将为乡村振兴之路带来哪些启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让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从今天起,
浙江卫视推出“走基层”系列报道《鲁家村的振兴路》,
跟随我们的记者一起蹲点安吉鲁家村,
见证新时代的乡村之变。

浙江安吉县的鲁家村每天都特别热闹,
全国各地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
平均每天都要接待10多个团,600来人。
一个小小的鲁家村怎么有那么大魅力呢?


小小火车和美丽农场
4.5公里长的轨道,
一辆小火车串起18个家庭农场,
一路上,竹园农场、中药农场、
果园农场、鲜花农场……
18个农场个个不重样,
让人叹为观止。
像工程指挥部的村委会
走在村里,
随处可见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



在村委会大楼的门厅里,
各种项目的推进信息密密麻麻,
几乎每个办公室、会议室都在开对接会,
这里就像一个繁忙的大工程指挥部。



上百个工地 村民不忧反喜
在最美村道、最美村落、小火车复线,
眼下有104个项目在同时开工,
村民们又是什么感受呢?
77岁的唐奶奶拉着记者去看家门口的路,
村民陈有民兴奋地带记者去看他正在装修的房子。
七年的脱胎换骨


2011年的鲁家村,
还是又穷又脏。
七年时间,
鲁家村彻底从一个脏乱差的经济薄弱村,
变成了开门见风景的美丽乡村,
全国田园综合体试点村,
处处透着热腾腾的新气象。




满满的幸福感
村子的“面子”变了,
“里子”变了吗?
在村资产明细公开表上,
总共72项中,只有30项是2011年以前的。
村里的人均收入也从2011年的14000元
增加到2016年的32000多元。


鲁家村还在变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一个浙北的普通村庄
在发展之路上是怎么奋斗的?
鲁家村因何而变?
未来又将如何变?
请继续关注《鲁家村的振兴路》。
鲁家村的振兴路(二)三张规划图的故事
来源:新蓝网·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2018-01-13
浙江卫视记者吕建楚 杨川源 叶欢娜 王西 朱贤勇 安吉台报道
7年之间,湖州安吉鲁家村村容村貌不断美化,村民收入不断提高,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乡村振兴路上,鲁家村如何吸引人气,招揽财气,迸发生气?一路走来,奥秘何在?

“这里(草坪)19000平方米。”“18个农场全部在这个展示在眼前。”“希望越快(签约)越好啊。”村班子正在对接的是有意向落地鲁家村的直升机观光旅游项目。湖州市安吉县鲁家村党总支书记朱仁斌手上拿着的已经是村里的第三版规划图,规划的项目越来越大,甚至超前:“我喜欢吃螃蟹。”

第一个吃螃蟹需要勇气,更需要决心。2011年,上任不久的村委会主任裘丽琴就是站在老村委会同样的一个窗口前,望到的是满街的垃圾和破房子:“刚刚开始的那一年,应该说困难是非常非常大,(老百姓)不信任我们。脑子里啊心里面就是坚持着这个信念,一定要让鲁家变。”

改变从建设美丽乡村开始。改造立面、治理垃圾、发动村民拆掉简易公厕、拆掉违章建筑,改变也牵动了很多人的利益,吴斌家当时就是要整改的对象。“我跟书记两个都走出去,还有谁来做工作。然后我们就坐下来谈,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四次。”
带头干,一起干,村庄渐渐变美了,老乡们的信任和支持也回来了。“那一年打了一个翻身仗,就彻底改变了。我们是美丽乡村的精品村了。同时后面还配套的奖励资金是357万。”朱仁斌说。

2013年,家庭农场上了中央一号文件,村班子一盘算,村里抛荒的一万来亩低丘缓坡正好可以用来开发成家庭农场。“就想着招商,当时别人就看到那荒荒的一大片,看上去很萧条。投资商客一看这个地方不可能(建设)的。我得有东西来说服他。”
也正是在这一年,鲁家村做了一个破天荒的决定,投入300万元高标准招标村庄发展规划,附加条件是其中一半的钱要等到规划见效后再结算。“其实说实在话300万对我们来讲也不算大,但是对当时村庄来讲,是一个天文数字了,我们为什么愿意去接呢真的就是被朱书记他们这个团队打动,他给我描绘了一个很宏伟的蓝图。”广东省美术设计装修工程有限公司董事丁炜说。

2014年,鲁家村第一版规划图出炉,大手笔规划很快吸引了工商资本的注意,安吉浙北灵峰旅游公司主动上门,和鲁家村共同成立了鲁家乡土旅游公司,实现了村集体资产的首轮价值转换。2015年6月,18个家庭农场全部达成了合作意向,“公司+村+农场”的模式开始运转起来。

“我们这个PPT是很实际的,是能落地的。”规划图更新到了第三版,落地的项目在逐年增加,总额达到了20亿元。最大的一个是2016年进场的花海世界,投资达到5.5亿元,占地达到300亩。到目前为止,鲁家村共流转出了8000亩土地用于家庭农场和农业旅游项目的打造,620户村民中,有610户参与了流转。村民的收益有三块:土地流转的年租金,村里就业后的工资,而最大的一笔收入来自于一个新身份,在这场开年召开的第一次村民代表大会上,每位老乡手里都有这本小册子。“村集体经济壮大了。股本值从原来的375块钱到现在呢,变成19811块了,这个股权明显增值了。”朱仁斌说。
从建设美丽乡村到大手笔规划图,一次次创新实干,让鲁家村如同奔跑的小火车一样,充满了前进的动力。快速发展起来的鲁家村如何跑得稳、跑得好?请继续关注鲁家村的振兴路。

鲁家村的振兴路(三)拿回话语权 “饭碗”握在自己手中
来源:新蓝网·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2018-01-15
浙江卫视记者 吕建楚 杨川源 叶欢娜 王西 许勤 龚奇 安吉台报道
大手笔规划引来大资金、大项目,湖州安吉鲁家村发展的步子越来越大、越来越快。而在大步发展中,鲁家村遇到了什么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记者带你一探究竟。

不忘农业本色 不松项目质量
在安吉鲁家村农场项目审核会现场,日前有四个农场新项目要过会论证,其中蝴蝶农场计划投资2000万,从上海赶来的设计师团队可谓“志在必得”。
当鲁家村蝴蝶农场设计师马亮洋气的设计方案陈述完毕后,村里的项目把关人潘黎明第一个开了腔:“你没有做到农业+,你做到了旅游+。真正的落地跟想象之间还有距离。”首次论证没通过,这让上海设计团队多少有点意外。马亮表示,与鲁家村干部们接触下来,感觉他们很开放,包括运营理念等等都很前卫。蝴蝶农场项目投资方代表郭奇志则称,项目的要求很高,挑战也非常大。
向资本敞开怀抱的同时,又对着上千万的大项目说不,在鲁家村这并非第一次。不忘农业本色,不松项目质量,这是村班子一直坚持的硬杠杠。

达不到软硬件要求 农场就别想开园
在鲁家村的一次农场推进协调会上,万竹农场农场主陈贤喜直言,虽然游客很多宁阳信息港,但真正到农场消费的却很少。一个月来,这已经是农场主的第三次碰头,由于部分农场在整体上还没有达到软硬件要求,村里一直压着不让正式开园。这让会场的气氛有些紧张,但村里的态度很鲜明。鲁家村党支部书记朱仁斌对记者表示,村里一直提倡市场化运作,主要就是为了让大家尽快强大起来。现有的农场要同步进行整改提升,提升不到位的,就限令停止营业。
在村里看来,作为最关键的产业,18家农场必须“一炮打响”,这是涉及到鲁家村能不能真正立得住、站起来的大事。在朱仁斌眼中,有的农场资金跟不上,理念也跟不上,在技术支撑、资金支持后如果还不行,就得淘汰掉,或者靠引进新项目把这些要淘汰的农场收购掉。

用回购拿回话语权和“饭碗”
这几年,从启动招商,到项目签约,鲁家村盘子越做越大,曾经的合作伙伴——安吉浙北灵峰旅游有限公司越来越跟不上发展的节奏。2017年3月2日,鲁家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全资回购了灵峰手上持有的乡土公司51%的股份。
浙北灵峰旅游的董事长唐云说:“我们的资金限制已经制约了鲁家村的发展,应该让鲁家村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里去。这是一个必然。”朱仁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个协议签订好后,鲁家村便拿回了所有话语权,“饭碗”一定要在自己手里。
引进投资达20亿 超过2亿的大项目就有3个
饭碗拿到自己的手里后,村集体的利益和村民的利益更紧密地捆绑在一起。到目前,村里引进的投资达到20亿,超过2亿的大项目就有3个。需要流转的土地还在增加,而最近和味浓情,第二轮土地确权工作也正式开始。

“我们现在让农户来核对这个信息,如果有问题要实地去查看,保障农户的一分一毫。”在核对现场,鲁家村党支部委员周鸿昌表示,因为测量方式从以往的手工皮尺测量换成了卫星测绘,每户的面积都有变化。这本来是个难度很大的事情,但握有村集体股份的村民们用民间智慧给出了答案:所有土地统一由16个村民小组代管,支持村集体发展。有村民就对记者表示:“证上原来有田一亩半,现在量成两亩了,要是承包征用了至善网,多出来的5分田小组会拿去归小组,钱按一亩半给我,这样就大家都没意见了都市邪侠。”

拥抱资本,以农为本,饭碗拿到自己的手里,村班子和村民形成合力。鲁家村的模式为什么吸引人?能否可复制、可推广?请继续关注浙江卫视蹲点一线系列报道——《鲁家村的振兴路》。
鲁家村的振兴路(四)鲁家行 我也行
来源:新蓝网·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2018-01-16
记者:吕建楚 赵林 周新科 杨川源 叶欢娜
王西 许勤 钱挺 龚奇 朱贤勇 安吉台
鲁家村“村+公司+农场”的模式,
理清了村集体与村民、
工商资本与农户的共建共享关系。
鲁家村的尝试与探索,
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
在乡村振兴路上,
它从一个普通村庄、落后村庄发展起来,
鲁家村的经验是不是具有可持续性和可复制性?
继续关注走基层系列报道《鲁家村的振兴路》。

鲁家村火了
在陕西西安的“中外农民创业论坛”上,
鲁家村的村支书朱仁斌
应邀参加经验交流。
作为台上唯一一个村一级嘉宾,
他带来的“村+公司+农场”田园鲁家模式,
引得台下拍照不断。




论坛一结束,
老朱就被团团围住。


探寻鲁家村走红的秘密
鲁家村里,
每天依旧是络绎不绝的各地考察团。
鲁家村为什么备受关注?
恰恰因为它的普通。
起步前,
它是空心村落后村,没风景没古建筑,
除了大面积的低丘缓坡,几乎没什么优势。
大家从这个先天条件和自己差不多的
村庄发展中看到了未来和希望。

连通上下的核心
挂在村委会门口的一块牌子
是大家的主要关注点。
就是这家安吉乡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对村里的农场进行统一品质监管,
经营统一运作,品牌统一宣传。

在“村+公司+农场”的模式中,
村集体100%持股的乡土农业发展公司
是核心的一环,
上连村集体和村民,
下连18个家庭农场,
充分把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和
家庭经营的积极性紧密结合到了一起。
从想出去到要回来
可喜的变化正在发生,
七年前,
鲁家村2200多村民,半数外出打工。
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来。


未开园已火的鲁家村,
各项建设在进行,各种培训在进行。
根据测算,
到正式开园后,
各家农场和各项事务运行
需要从村民里招收300个岗位。
鲁家村,
正呈现出乡村振兴路上的新气象。




鲁家村的共富之路
鲁家村正在探索一条共创共富之路,
党政引领,
农民和集体是主导,
社会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参与力量,
加上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四个力量就成就了乡镇振兴的大合力。
希望就在前方!
鲁家行,我也行!

本台短评
奔跑在重新发现乡村价值的振兴路上
连续几天的报道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本。机制创新、模式创新,让鲁家村这列小火车在平凡的乡野里,跑出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跑出了村民变“股民”的身份变化,跑出了共创共富的希望梦想。鲁家行,我也行。鲁家村的发展之路,给许许多多普通村庄带来这样一个启示:乡村振兴,从重新发现乡村价值开始。

来 源:农村土地和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闫 乐

联系我们
电话:0477-5973111
地址:达拉特旗白泥井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