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化工厂不必设置三天可见,其实你朋友圈根本没人要看-就是个话唠

不必设置三天可见,其实你朋友圈根本没人要看-就是个话唠

深夜里辗转难眠,惯性打开手机叶山润子,像古代皇帝批阅奏折般翻看朋友圈,内心点评无数,鲜少送出手指的点赞,一次次入睡无果,继续刷新着朋友圈,再刷新、再刷新,咦,没人更新?万般无奈的点开自己的微信相册,刷着曾经的点点滴滴,心里冒出最多的一句话大概是“靠,这是我发的梁耀艺?”“这自拍什么鬼,p的也太····”“这点赞咋那么少,XX”在一阵无语下一遍遍的设置为私密,直到索性改为“朋友圈仅三天可见”,才忽然有了安全感,啊~终于可以放心睡下了。

不知多久之前,微信在安卓和iOS上陆续迭代了代号为“6.5.6”的新版本,其中最大的变化是在隐私选项下增添了“允许朋友查看朋友圈的范围”这一设置,选项有三天、半年和全部——自2012年4月上线的五年之后,微信终于开始允许用户把自己的分享藏起来。
腾讯官方从未对为何增加这项设置、又为何把最短时间点定在三天做过任何公开说明。但这项功能显然满足了很多用户的潜在需求,以至于在过去的一年间,越来越多的人将自己的朋友圈设置成了“三天可见”。

你的朋友圈保质期,只有三天吗?
朋友圈就是一种不发憋屈,发了矫情,删了刻意,留着又膈应的存在,它的保质期只有三天,三天,也正好是我重新审视自己的一个轮回替身情人。
一张自拍发出去,第一天会点开欣赏无数遍,在心里赞叹啧啧天下怎么能有如此清新脱俗的女子;第二天着重留意谁给我点赞了谁给我评论了,谁和男神女神在留言里聊得热火朝天却没理我;第三天再看,毛病就都跑出来了:腰上赘肉没P掉南京化工厂,脖子前倾像龟丞相,眼线也晕染了 某个姿势有些做作……越看越心惊,脑补我那些前男友的现女友和现男友的前女友们一定在背后偷笑,她们不会还转发到闺蜜群/私聊群里集体评论我吧!每每想到这儿必尴尬出一身冷汗。
其实从理性上讲,谁都知道这些内心戏多半不会发生,自己对别人其实没那么重要,也许你思前想后这么多梦八队,其实会去看你朋友圈的人,也就那么寥寥几个,但社交网络的开放性又让你不得不把每一个好友都假想成观众,不自觉开始表演,没有当网红的命,却染了一身网红的病。朋友圈三天可见对我来说,就是治病的良药。
自从用了这个功能,大家永远只能看到当下的那个让自己最满意的我。

三天可见很尴尬,也为你关上一扇社交之门
越来越多人会通过朋友圈了解一个人,朋友圈成为了解一个人的窗口,甚至有人说朋友圈已经成为一个人的隐形简历。
出于好奇,很多人都会想多了解一下新朋友,但是绝不会去了解一个自我封闭的人,特别是微信的新朋友。
如果你只显示三天朋友圈,会让自己少了很多被了解的机会。
说到这里也必然有些人内心翻滚,我就是不想让人对我了解太多啊 通常这类人,一面不希望被人窥探到自己不为人知的一面,一面又期待别人去窥探、留意自己,这里我们一贯俗称为“戏精”吧。
社会学上有一组概念叫做强关系和弱关系,强关系是指和你关系很好的人,弱关系是指不怎么跟你联系的人。
在大部人的微信好友中,只有不到10%的强关系,剩下的大部分都是一些不太联系的朋友,有一部分甚至是素未谋面的,所以,朋友圈是一个典型的弱关系网。
其实,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大部分信息和资源都来自弱关系,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还发现:通过弱关系找到工作的人,收入更高,工作更好。
在这样的弱关系网中,信任很重要,而朋友圈有着微妙的“信任的土壤”,我们可以通过朋友圈为自己获得好感,收获更多的弱关系资源。
有意识地利用朋友圈塑造个人品牌,强化个人标签非常重要,如果只显示三天朋友圈,会错失大好的展示机会,错过强大的弱关系资源。、
我们生活在发达的网络时代,学会利用网络这层关系,你可以让你的思想到达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你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人,学习更多在现实中无法接触到的事情,朋友圈,是一个能提高个人关注度的好平台,每个人都应该好好利用,人为地屏蔽了个人的信息,其实就是在变相地扼杀自己的机会。

朋友圈里的“人设”
不善经营所以关张
作为一个不发朋友圈的人,三天可见这个功能拯救了我,否则总有人来问我为什么把他屏蔽了,我要一个个解释,好麻烦。至于为什么不发朋友圈,也是因为嫌麻烦。
身在职场,几乎所有社会关系都是从一句“加个好友吧”开始的,朋友圈已经是一张名片,甚至有时候会决定你给别人的第一印象。
有一种说法叫“朋友圈人格”,就是说朋友圈是需要经营的,要在好友们的趣味中找公约数,在不得罪人的前提下,尽量把自己包装得高大上,甚至还要给自己树立“人设”。如果没有朋友圈,我敢说去健身房的和跑马拉松的人能少一多半。
我是个没有什么生活情趣的人,几乎所有时间都被工作占据,没有那种特别私人的瞬间想要分享。我只有两种时刻会想要去发朋友圈,一种是看到特别好笑的段子和视频,但这些自己看看、乐一乐就行了,转发进朋友圈,会显得有点幼稚最强穿越者,特别是我在工作中是甲方,让人家看到你成天在朋友圈“哈哈哈”,感觉不是很合适。
另一个让我想发朋友圈的时刻是看到那些争论特别激烈的社会事件,马翠霞但现在这种事儿圣凯诺,太容易反转了,一不小心就会自己打脸,打了脸再去灰溜溜地把刚发的朋友圈删了,想想都觉得好尴尬。所以,即便想发,我也不会发。这个时代,发声很容易,越是这种状况,越要多听一听、多看一看,控制一下自己的表达欲徐萍华,毕竟言多必失红红的蝴蝶结。
其实,我不发朋友圈也是一种“人设”经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朋友圈里不再是分享和欣赏,而是晒和judge。这个人low,那个人贱,和陌生人求助是婊,流露负能量是玻璃心。别人经营“人设”是为了正确和高级,我没这个精力去讨好别人,我选择的是把自己藏起来,给自己营造一点神秘感儋州调声,也免去了很多麻烦。

重视你的朋友圈就是重视你的人脉资源
人际关系学有一个非常出名的六度人脉定律,意思两个陌生人之间可以通过六个人来建立联系,甚至达成合作。
所以,朋友圈的信息分享和资源互通不容小觑啊,但是朋友圈更重视分享的对象,通常那些展示积极,互动频繁的人更容易获得朋友圈的帮助。常常在朋友圈怨声载道,发泄情绪,传播负能量,久而久之,便会的发现,身边的朋友渐渐疏远,就连陌生人,翻阅完你“精彩”的朋友圈,也会对你嗤之以鼻。
朋友圈的形象非常重要,朋友圈在无形中显示了你的层次。
生活中确实有很多人的朋友圈乱七八糟的,特别是一些微商朋友和自拍狂,一天发十几条动态,看了就想屏蔽。
信息化时代,注意力就是生产力我的野蛮男友,没有关注就没有机会,朋友圈的形象直接影响了你在别人心中的形象,决定了对方是否愿意关注你。
酒香也怕巷子深啊,你的优秀需要被展示,所以大方地利用朋友圈,可以轻松获取更多高价值的信息。
朋友圈更像一层滤网,帮我筛除一些跟我们价值观不太一样的朋友。
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朋友圈的花哨和不完美才跟世界的多元化吻合,才会让有心经营的人收获更多。
朋友圈是个好地方,希望大家能用更开放的态度地对待。
随着微信支付地位的提升,朋友圈每天发生的事情,在很多层面上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切勿因为一时的狭隘错过了重要的信息和资源。

关注话唠 每日更新 各种有趣 听说关注我的都脱单了········你确定不关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