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天文历算就休想打开《伤寒论》的大门-弘五学堂
不懂天文历算就休想打开《伤寒论》的大门
作者:李保柱
中国文化的根源文化在天文,而天文的最终落脚点在历法,如果你不懂得天文历算就想试图打开伤寒论这扇紧闭的大门,只会徒劳无功,望洋兴叹。为什么会这样讲呢?这还得从中国的源头文化谈起,一部中医医学史,就是一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其间经过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从史前文明的垒石结绳纪事到河洛图书的出现,再到伏羲画卦,神农尝草琼芳登,黄帝论医,伊尹创汤液等,每一次文明产物的诞生都与天文密切相关。中医药学文化是农业文明的产物,而农业的生产过程在靠天吃饭的时代,就离不开天象的观察,夏商周三代以上,人人都懂天文,河洛图书就是没有文字时代的华夏先民观象授时的真实记录,天圆地方盖天说在这时就已经建立起来了,河图是天道,洛书是地道,河洛图书所反映的就是日月地的运行规律,五千年前的安徽含山玉片的出土,就是河洛时代的真实天文观察实物寻书网,如果没有立杆测影技术舌头乐队,就不会有伏羲画卦,卦就是立杆测影的代名词,卦画的出现也标志着朔望月历制的太阴历和四时八节的太阳历的诞生,含山玉片四周的23个圆孔所反映和表示的就是太阳数,而数是人类思维的最高境界郭冠英,为什么表示太阳要用23个圆孔而不是24或25个呢?这还得在明白河洛图书的真实含义时才能看得懂,因为我们的上古先民在没有文字的时代,就早已知道冬天和夏天其日出时间和方位在变化极限街区,而在伤寒医算盘中就能够清楚的知道夏天的太阳数3/8是11,冬天的太阳数8/4是12,冬夏太阳数相合就是23数,他们在周天的分布位置是截然不同的,而3/8和8/4正是河洛数的高度缩影之一。以数可以定象,因数可以明象的这种独特思维方式,在上古时代就已在人们的思维意识中根深蒂固了,而朔望月历制的运用早在没有文字时代就已经产生了,我们的先民在长期的天象观察中早已发现每月的朔望演变规律,在每月里初一必定是朔买特网,而十五必定是望,大月从望到朔是17天,而小月从望到朔是16天,因为当时还没有文字,只能用数字来表达,朔用9数,望用8数,9+8正好是17,17数所表示的大月从十五这天数起到初一的朔日正好要经过17天,如果从伤寒医算盘中,就能够看到朔日就是太阴2/7,而望日就是阳明6/2,它们两个数加起来不正是17数吗温永毅?因为朔日的夜空那是漆黑一片,所以我们的古人就用三个卦爻全部是阴爻的坤卦来表达雷米普利片,同理,望日月悬天空,明迷照人,我们的先民用三个阳爻的乾卦来表示,阴阳的概念就这样产生了,你如果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那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月圆之日人类犯罪率最高,为什么有的阳明病人歉疚的近义词,会有登高而歌迪拉克之海,弃衣而走,打人骂人等的奇怪病态反映。在先民的思维意识中,太阳数是23,买家具太阴月亮数是9,日月的合数是32,而32正是天道数,所以伊尹汤液经是32卷,而不是其它的数,在伤寒医算盘中,太阳数8/4和太阴月亮数2/7以及地球数5/10它们不但是三位一体的三角结构,而且随着太阳数8/4的运动变化,会产生月相八分的朔望上下弦和娥媚月相,太阳的东升西落和月亮的圆缺在伤寒医算盘中一清二楚,以天道而验人事,张兆艺以天道而论疾病,时时心中有数。“天地圆圆一个圈天蛛地灭2,乾旋坤转任自然,识得其中阴阳理ktv舞王,万病都在一掌中”,这四句诗就是伤寒医算盘的高度概括,古汤液经的阳旦就是日出前的太阳,而阴旦就是日入前的少阳,所以“阳旦者升阳之方以黄芪为主,阴旦者扶阴之方以柴胡为主”,就是古天文知识,在经方配伍中的具体应用,同理,青龙的日出和白虎的日入,以及勾陈和腾蛇,朱雀和玄武,它们在天象中是两两相对,升降有序。人禀天地之气而生,日月的运行,影响着人类和万物的生存,病乃先天医学思想,在上古时期就已经产生,先后天卦必须合二为一,并与河洛数结合为一个整体,才能反映天地人的三才一体万物同构思想刘解忧,有人天真的试图以十二消息卦,来什么所谓的易解伤寒论或道解伤寒论,殊不知易还有三易之分官运何常在,而易是“有夏也,明商也”,真正把易引入中医的运用,那是在商周象形文字时代,就已经实现了,周天有八卦,每卦有八变,八八六十四卦是一个完整的变化过程,它真实反映了地道的演变发展规律,在伤寒医算盘中,病的有序性和动态性,表现的淋漓尽致。对于太阳病而言,他首先传的是太阴,有人不知伤寒论的基础理论架构,更不知六病的传变顺序,讲什么“虚则太阴,实则阳明”,殊不知,太阴也有实的时候,而阳明也有虚的时候,太阴有用承气汤的时候,而阳明也有用四逆汤的时候才木玲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小河北全集?根源就是三阳三阴的定位和所涉及的五脏六腑,太阴之中有胃,而阳明之中也有胃,人体与大自然息息相关。“五月之时,阳气在外,胃中寒冷”,这当然是太阴病了,而“十一月之时,阳气在内,胃中烦热”这当然是阳明病了。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这一谚语,远在史前文明阶段,就人人都知道,而高度发达的今天,有人还不明白它的道理,这真是莫大的讽刺,难道是今不如古吗?在某些方面确实是今不如昔,中医发展了数千上万年,为什么现在医生水平远没有古人技高一筹,因为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建构在史前文明阶段,而商周文化的断档和大量绝术绝技的失传,导致今不如昔。如果按现时的中医药国策和中医的教育和传承模式,再过三十年,那可就是后继乏人了,令人堪忧。有人满以为读几本医书,背上几百首汤头,就可以行医看病了聊斋惊艳,这是非常危险的,中医药大学读上五年,毕业后不会看病,进不了临床,为什么?因为你只学到一些杂乱无章的知识,而没有学到独立操作的技术,人是怎么回事?人为什么生病?病是怎么回事?你不懂天地之道,你就永远也不会弄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