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岁小宠后全文免费阅读不打扰他的美好情愫-育子日记

不打扰他的美好情愫-育子日记

前些天有人无意间问我,“你儿子搞对象了吗?”我先是一怔,略加思索,回复他:“不知道”。他有些吃惊,“这么重大的事,你怎么能不知道啊?”
是啊,这的确是一个敏感话题,也是一个热点话题,那今天就来谈谈我对此的看法。
“早恋”如洪水猛兽一般,家长、老师谈虎色变。现在成了在大学之前严防死守、不准谈;进入大学家长苦盼孩子赶快找个小对象;出了校门就要开始不断逼婚,希望孩子尽快谈婚论嫁,步入婚姻的殿堂。我认为这真是畸形的现实,火箭速度也赶不上啊。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人,而不是宠物。情窦初开,谁都会有的成长过程,为什么不能好好正视恋爱教育?为什么中国几乎所有方面的教育都要扼杀人性、天性?家长最该做的,不是堵塞孩子的荷尔蒙超级大当家,而恰恰是合理引导。我们不会如大禹治水一般的“疏”,就只剩下“堵”了,可“堵”有用吗?
社会学上根本就没有“早恋”这个词,恋爱就是恋爱,何有早晚之分?倒是我们家长把很正常的一种情感用时间划了一道杠,标出了界限。喜欢、爱情、婚姻,这些都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课题,孩子们不一定都去系统研究,但一定会在某一个人生节点不自觉地走入,那是生理、心理发育的必然,没有人可以逃脱。
在很多西方国家,家长不反对孩子谈恋爱,甚至怕孩子在读书时没有谈过恋爱,因为那意味着一个孩子的心智没能发育,特别是担心孩子出现同性恋等性取向上的偏差。
早恋是件有趣的事,越禁止孩子就越想靠近,越禁止孩子就越容易走错轨道。
在西方,早恋不被禁止,但他们的孩子在处理感情和性行为时,往往比较成熟;在中国,早恋被严厉反对,相反,我们的孩子,中学时就开房流产的现象异常严重。
其实,我们最需要的,不是禁止孩子谈恋爱,而是教会孩子如何谈恋爱;中国教育最缺的,可能是恋爱教育。

儿子小时候总是说:“妈妈,我长大后要和你结婚。”
我笑着说:“好啊,子安喜欢妈妈,是不是?你快一点长大啊,我等你!”
女儿两岁时也说过类似的话,但三岁多改口了,“妈妈,我们两个结不了婚,因为我们俩都是女生。”由此可见,这个时候孩子有了性别意识,这是成长的必然结果。
孩子们在小时候是有“婚姻”的假想对象的,可以是家长,也可能是幼儿园的同学,或是家中的其他亲近的人。
儿子四岁时有一件童趣十足的事,起个名字叫“袜子事件”吧。
有一天晚上临睡前,我把儿子脱下的脏衣服往衣服框中放,发现没有袜子,就问他:“子安,霍晓红你的小臭袜子呢?”
他急匆匆钻进被窝,不敢看我,“不知道啊,我也没看见。”
说谎了,可为什么要说谎呢?值得研究一番。
我没再追究,顺势说:“丢就丢了吧,一双很臭很臭的臭袜子,谁这么不开眼,还会捡了去,奇怪?”
儿子得意的一脸坏笑,好像瞒过了我们,很有成就感。
我却百思不得其解,他在想什么呢?袜子去哪儿了?第二天一早收拾床铺时,谜底出现了——袜子被压在了枕头底下。
要揭穿吗?先等等看,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
晚上相同的一幕又上演了,我看着他,苦笑着说:“咱们家肯定有老鼠了,而且是只偷你的臭袜子的老鼠。”儿子重重地点点头,“对、对、对。”
第三天、第四天······一连七天都在“丢”袜子。
时间一长,我找到规律了:我给他买的袜子都不会“丢”,“丢”的都是大他四岁的姐姐给他的旧袜子。找到根源就好办了,这不是简单的姐弟情深,是一种莫名的情愫萌生。怎么办?我选择——不打扰。
其实每天送他去了幼儿园,我都会把压在枕头底下的袜子拿出来洗干净,然后在下午接他回来之前再悄悄地放回去。而且为了不引起他的警觉,每次放回去时,都会随意地胡乱揉成一团。
袜子前后“丢”了好几个月,我也配合他演了好几个月。直到他自己不再藏袜子,我都没有揭穿他,只是风趣地说:“看来咱们家偷袜子的老鼠走了。”儿子咯咯地笑个不停。
真愿我们的教育少一些目的,多一些关怀;少一些目标,多一些随心;少一些功利,多一些温度。

到了小学,孩子们大了,接触多了,自然有些“小喜欢”在里头。
三年级时炒螺明,接儿子,听着有女生在后面大声喊:“子安,子安”,儿子只是抿嘴笑,也不回应。我忍住笑,当做看不透地说“同学叫你,怎么不理会呀?”儿子淡淡地、却有些小得意地回了一句:“不理她们。”
暑假带儿子在家附近的广场玩,有位女生家长和我说:“我家孩子可喜欢你家子安了。我问女儿,你喜欢子安是因为他学习好吗?我家孩子说,不全是功夫球皇,你没发现他很帅嘛?”我笑了笑,没做声。我从没感受到儿子在这方面有情感的流露,自然不会介入。
在学生时代,有异性对其有好感对孩子是一种极大地激发,会生发出一种“我很优秀,我是可以吸引别人的”心理感应,这是孩子在学着通过异性的角度,去重新认识世界超能右手。如果家长把一种很朴素的感情上纲上线,那孩子可能就真的开始思索“什么是恋爱?”了。所以有时我们画蛇添足的话,不是在“堵”,更像是给孩子指明了方向。

儿子到了四年级,十岁,在外面学过一段现代舞。一起上课的女孩子居多,而且舞蹈有些劲爆,孩子们一起上课,跳得大汗淋漓,有些遐想是难以避免的。开始我没想到会有这方面的情况发生,那年的五、六月份,有了以下一段“小插曲”。
那一段时间,儿子去上舞蹈课分外积极,而且每次感觉都很愉悦。
那时我有两部手机,两个号,一个随身带着,一个放在家里。晚上儿子临睡前总会说要给同学打电话,把我的闲置手机拿回屋,掩上房门。可在屋外听不到他和别人说话,我敲门进屋后,他会快速关掉手机——新情况出现了。
第二天,儿子上学后,压在枕头底下的手机信息给了答案,他在和一同上舞蹈课的一位比他大两岁的女孩发信息。没什么有价值的实质性内容,只是问一下“学习累不累,作业多不多”这些平常性的问题。但以我的直觉,有些小、小、小问题。
要谈吗陈家东?——要,因为这次是儿子主动情感的流出,要适时引导;怎么谈?——在不打扰的情况下侧面迂回地谈。
先观察了一段时间,事情始终在这个频度,没有自我遏制;也没有长足发展,只是有时发发短信问候一下,尚在友情的范畴。
年幼的孩子的做法很搞笑,他也不想一想:手机是我的,我是可以看到信息内容的。
还好,我一直是儿子认可的好妈妈,虽早已知道了实情,但始终装作不知,用过手机,依旧放回枕头底下。
这里需要补充一句,我反对私自查看孩子个人的手机微信、QQ、日记等相关内容,这会摧毁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信任感,导致亲子关系恶化,也会给孩子树立一个反面的形象。有了好的亲子关系,在必要时,孩子会和家长就敏感话题交流沟通的;而恶化的亲子关系,即使你偷窥孩子的微信、QQ,也不利于事态的解决,只能是家长被孩子屏蔽掉,关紧心门。
两周后,在去上课的路上,我和儿子聊起了我的同学。“妈妈有个同学昨天刚联系上,现在工作还不错。他当年因为和同学谈朋友,导致复读了一年,要不然会更出色。”
我用力感受着自行车后座上儿子的心理活动,他在听。
“其实,上学搞对象很正常。彼此之间有了好感,有了情感需求,非常正常。诶,子安,你们同学中有这种情况吗?”我在连说了几个“正常”后,把球抛给了他。
“不知道。”儿子小声说。
我也不需要他的回应,他也实在没办法回应我。我就自顾自地自言自语:“那天和这个同学聊天,还笑问了一句那个女孩的情况,说早就分手了,还说当年太莽撞了,一头扎进去,最后影响了俩人的学业。子安,你说,我这个同学可笑不可笑?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
“我好好想了想,那个同学的确有些莽撞。好的感情是需要在心里发酵的,就像蒸馒头,没发好的面是蒸不出好吃的馒头的。发酵需要耐心,到了火候,如果还认为选择对方是正确的,再来摊牌,一定可以'有情人终成眷属'。可如果缺乏了这个等待的过程,日后剩下的回忆都是苦涩。不讲明、不挑破,朋友也好,同学也罢,都给彼此保留了很大的时间和空间。而如果很早明确了,就会带来一生的把柄。”我边走边说。
“我们现在有时同学聚会,总会顾及到一些特殊人群,比如上学时有过结的凯琍,还有的就是公开谈过朋友而日后分手的,这些人坐在一起会不自在,也会令其他人不自在。”儿子一句话都没有,但我知道他在听。
“好了,到地方了,上课去吧。”我并没有额外和他再交代什么,让他自己消化吧。
从那天开始,手机发信息的情况瞬时消失了。如果不是此次成文,这件事也不会、更没必要让孩子知道我们早已侦知了一切。
这么多年,儿子和那个女孩从没有交集,看来他是把我当年的“闲言”听入心了。

在网上见过一个很暖的例子,也是位父亲的做法,拿出来借鉴一下。
此人的女儿在市重点高中读书,成绩上游。高三时意外出现:女儿暗恋上了她们的班长,一个阳光帅气的学霸,但班长并不喜欢她。
暗恋的代价是,成绩直线下降,母亲焦虑得不行,打电话把在外出差的父亲叫了回来。
父亲没有愤怒,更没有责骂,而是在学校旁边的咖啡馆,把女儿约了出来,像朋友一样请她喝咖啡,等女儿戒备心放下来后,才开始询问她的困惑。
女儿说,她恋爱了,但她喜欢的人却不喜欢她!
父亲微笑地说:你愿不愿意爸爸从男孩的角度来给你分析一下,为什么你喜欢的人看不上你?
女儿很期待地点了点头。
父亲很认真地说,从男孩的角度来看,你可能不是他们第一眼就能看上的对象,从进了高中以后,你就暴饮暴食、爱喝可乐,体重130;你有很好的才艺基础,本来可以给你加分的,这些年却渐渐都丢掉了。
女儿默默地点了点头。
父亲继续说,但也不是没有希望,所以如果你想追上班长,就得每天早晨起来晨跑,锻炼身体、控制饮食,减肥修身。
一个女孩要想吸引男生的注意,最重要的还是内在的气质,这一点你本来不缺,现在,你可以适当地捡起来,在最后一次学校汇演里,来个一鸣惊人。
最后父亲说,想要让一个男人爱上你,你得自己能力出众,让对方先佩服你,只有爱自己的女孩,才有被别人爱的机会魏宏广,至少你的成绩不能与他天差地远吧。
女儿被父亲说动。
父亲很快发现,恋爱的力量比父母的说教大得多。女儿从此戒掉了可口可乐,每天陪父亲长跑30分钟,落满灰尘的古筝也被重新搬了出来。
年终的汇报演出,女儿弹奏了一曲《枉凝眉》,艺惊全场,她的同学突然发现,她们班里竟然还有一位“古典女神”。
元旦过后,女儿收到了几封情书,父亲很开心:“这是好事啊,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嘛!”这么一来,女儿的信心也提升了cadidl,成绩重新回到了上游。
至于最后有没有和那位班长在一起,父亲并不在意,因为在这段恋爱中,女儿学会了挑选,学会了守住底线,学会了化被动为主动,这就足够了!
孩子喜欢一个人太正常不过了,没人喜欢,或者没喜欢的人,那才是真的有问题。要么太自轻自贱,要么太自卑懦弱。
这位父亲的经验告诉我们,恋爱不是洪水猛兽,是孩子成长的绝好机会。或许一段没有结果的明恋或暗恋,孩子能更早懂得,如何在异性面前不卑不吭、掷地有声。

中国家庭,最缺的是恋爱教育,与其一味地无效反对,不如在适当的时候告诉他们,“孩子,你谈恋爱可以,我不反对,但你一定要有原则,要有底线!”而且,这样的原则与底线,是能够伴随孩子一生的。
儿子到了高中,跃上了人生一个新平台,一直是跳级生、“学霸”,有女生倾慕是正常的;如果没有,我们反而会觉得不正常。
我自来不认为学生时代应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学生时代不但要有知识的填充,也要有情感的溢灌。这样美好的时光不可轻负,要让孩子在中学的六年中建立起人格的完整架构,情感是不可或缺的。
借着有一次和儿子单独外出,我们娘俩步行在路上,我和他有了如下近十分钟的交流。
“子安,你现在长大了,比妈妈还高,我很欣喜。对于成长中会遇到的困惑,我会一如既往地做个开明的家长,愿意倾听你的苦恼;在你认为需要求助时,给予你最大限度的帮助,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妈妈都有足够的专业知识作为基础,一定会给你与众不同的指引。对不对?”
“嗯,是的。”儿子信服地回应。
“有些事无论你现在遇没遇到,九岁小宠后全文免费阅读我想先给你打个预防针,做个预案,也算未雨绸缪吧。你想听一听吗?”
“可以,您说。”儿子再次信服地回应。
“关于学习我不想多讲,你十分明白学习对人一生的重要意义。一个人的前程注定是由自己书写的,我替代不了你。器官可以移植,但唯独装进大脑中的知识和思想,任何人代替不了,也抢不走,那将是你独有的、唯一财富。”
儿子重重地点了点头。
“人是一种有情感的动物,亲情、友情、爱情,构成了大的情感框架,都是不可或缺的,都需要学习,因为好的情感是需要经营的。”
我看了看儿子,给了他一个微笑。
“亲情,由于有血缘关系的原因,存在的范围是固定的。好的亲情关系,是人一生的安全信任所托,这也是所有情感中最基础的。我们家拥有良好的家庭成长氛围,无论爸爸、妈妈、妹妹,还是家中所有有血缘联系的人,都是和谐共处的,这份情谊弥足珍贵,需要良好的回馈,需要感恩家人的付出,只有这样,你未来走多远,都会有根。我们是你的根,你是我们家庭大树枝蔓的延续。对吗?”
“对,放心,妈,这些我都懂。”
“友情的建立,是你在正式步入社会前的微社会,它也是你日后人际关系的雏形和基础,要好好经营。凡事与人为善,也是为了日后还好相见。同学中会分出关系好一点的和疏远一点的,学习成绩不是划分的标准,人品、修养应是取舍的尺度。”
“是,记住了诘问的意思。”
“最后谈一谈男女之间的爱情。之所以那么多文学作品大量讴歌,就因为它是人类的一种至高的情感。既然是至高的情感,就不能抱着'玩玩儿'的心态来对待,那既是对对方的不恭,也是对自己的亵渎。这是我的基本态度。”我给了儿子一个坚定、且不容动摇的眼神。
“在这里,我还有几个底线,一并说给你,望你三思。其一、爱需要平起平坐,需要相互同频。我不反对你去追求你喜欢的女生,但我希望你的恋爱是平起平坐、掷地有声的,而不是卑微地仰望。我希望你和她一样优秀,或者比她更优秀,而你的优秀,也能带给她动力和勇气。你配得上别人,我也希望对方能够配得上你。只有这样,感情才有可以长足发展的动力。如果没有遇到这样和你匹配的人,只能等待,不能将就。你的人生之路漫长,未来能走多远、飞多高,都不确定,不能为了某一段感情束缚住自己的手脚和翅膀。”
儿子一直听得很认真。
“其二,爱需要界限。你已经大了,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对此我不想明言,想必你知道我所指的。”
我抬眼看了看,他应该清楚。
“中国是一个有别于西方的国家,我们有我们的很多底线,身为中国人有时要照顾彼此的感受。有些事,你还承担不起随之的后果,我不希望你在最敏感的阶段,使自己蒙羞,也使自己无法自由的进退。可以吗?”
儿子点了下头,默许。
进入青春期前后,又是初中生活的开始本物天下霸唱,孩子们像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接触新的面孔、新的习惯、新的学习方式。这是我们看得到的变化,还有一个看不见的变化,就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潘启翀,思想和情感的转移。
我把几类情感一起和儿子谈,一则是这几类情感是有共通性的,再则这也是为了避免孩子因尴尬而引发的抵触。中国家长是羞于谈论这些的,这也造就了孩子们无法获知你的态度。其实,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孩子进入青春期,与异性接触时有了微妙的变化,他们开始悄悄地关注异性。关注往往只是停留在外表上,比如女生关注帅气高大的男孩,女孩子们在一起会对他们评头论足,有一些新鲜和刺激的感觉。男孩子也注意女孩子,偶尔也会在一起用调侃的方式谈论某些女生大豫网首页,即使有一种淡淡的喜欢,他们也知道自己在想入非非。男孩和女孩,都会很拘谨,这只是孩子们走出家庭的圈子、步入社会认识异性的最初的学习阶段。

我曾问过不少父母,如何看待孩子“早恋”问题,大部分父母义愤填膺,“早恋,这还得了,不想活了吧!”“要是发现我女儿早恋了,我非打断她的腿不可。”“我只给他两条选择,要么读书,要么回家谈恋爱。”······
几乎是蛮横不讲理的封杀:坚决不允许,坚决不姑息,要是被发现,一定会做出最激烈的道德谴责,给予最严厉的身体处罚,甚至不惜辍学回家。
“在读书的年纪,就不该谈恋爱。在谈恋爱的年纪,也不要去读书。”这真是神逻辑。读书是一辈子的事,谈恋爱也是随时可以谈的事,两者并不矛盾。
这是社会病态,也是家庭病态。家长懂得教育的话,孩子就不会那么容易“病”了。其实,中国最缺的是恋爱教育,而不是封杀恋爱教育。正是这种缺乏,父母亲手把孩子送往了毁灭的道路。
很多父母自以为是地认为,只要严厉禁止孩子谈恋爱,就能避免一切悲剧发生,他们以为这是在保护孩子,殊不知,这是在害了孩子。
一位高中班主任写道,“有时我觉得,中学将影响人一辈子幸福的爱情视为洪水猛兽而拒之校园门外,真是件不可思议的事。”
孩子们就像迷路的蚂蚁,在感情的漩涡里,到处碰壁忘仙答题器,分不清东西,守不住底线,也注定保护不了自己。
在一些国家,中国父母的做法简直是不可思议。在很多国家的文化里,恋爱是太正常不过的东西,更不存在早恋这种说法,只有爱与不爱,哪来早与不早?
我们每个人实际上都是在为幸福画底线,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底线也就各有不同。
幸福其实就是一种感觉,孩子们在少年时期谈起恋爱,往往就是把幸福的底线画得太低,期望值过低,欲望太小,没了对自己人生的努力方向,自然容易陷入儿女情长之中。
倘若我们能帮孩子树立高一点的理想,学会把幸福底线画得高一些,需要很大的精力付出努力才可实现,这样,他便每天都能感到为自己未来奋斗的幸福。幸福就在身旁,又何须流连沿途的小花小草?如果他日后要找的伴侣是牡丹,自然不会在蔷薇中留恋。
最后,将经典送给孩子们,也送给你 ——《 致橡树》(作者: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长按二维码
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免费关注

作者简介:吕建军,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微信名“传奇”。人如其名,有着如钢的个性,隐忍坚强,又不乏女性的柔美细腻。努力践行“最好的教育就是最长情的陪伴”,一子一女,用心呵护,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而努力地栽培自己,开启了一段“传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