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不出名】,就怕【不识人】!-国学丨传统文化丨儒学丨安怀信
一个回顾
上周,我们解释了:
①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问孔子:“(一个人)贫穷时不阿谀奉承,富贵了也不狂妄自大,(这种状态)怎么样?”
孔子回答:“可以。(但)不如穷得有志气,富得有涵养。”
在孔子眼中,“贫而乐”、“富而好礼”的境界比“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更高。宫宝田“贫而乐,富而好礼”是“心不随境转”的体现。一个人“贫穷”却很快乐,“富裕”但依然有涵养,此两者都是完全不受“外界环境”所影响的结果。
②
子贡曰:“《诗》云:
‘如切如磋k9018,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译文】子贡说:“《诗经》里讲到:‘修养的完善,万户网络如同玉器的加工。切了再磋,琢了再磨。’是这样没错吧?”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文】孔子说:“子贡啊汤子同,现在都已经可以和你讨论《诗》了东瀛游侠。和你说到过去,你就知道未来。”
从子贡“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之语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之问,孔子可以判断:子贡确实是一个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聪颖之人。
所以,孔子的这句话:一来从侧面肯定了子贡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之论调,二来还借此将子贡大赞了一番。
最后一句
读过《论语》的小伙伴都知道:《论语》第一篇——“学而篇”并不仅仅局限于研究“学习问题”,它还涉及到人生活中的很多方面。
从“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同悌)”到“贤贤易色”、“事父母”、“事君”,再到“君子不重不威,学则不固”、“温、良、恭、俭、让”、“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论语·学而》中很大一部分内容都是在提醒后人:【我们在日用之间应该如何行事,如何取舍?】
《论语·学而》的最后一句话是:
子曰:
“不患人之不己知贺锦斋,患不知人也西安阳光国会。”
患,是忧患。《论语》“学而篇”的结尾,记录了孔子所提出的“患”之概念。此处所讲的“患”是一种心中忐忑不安的感受。
【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不患人之不己知】别人知不知道自己、了不了解自己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患不知人也梅雷莱斯深海喂食者。】最怕的是我们没有办法判断“孰对孰错、孰正孰邪”,失去了“辨人”的能力。
为什么会“忧患”?
凡人之情有求而不得,而不知所以可得之道,郁抑而不能自安兔啾啾,则患心生焉。
——《船山训义》
【凡人之情有求而不得。】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求不来的。
以“求”的方式来得到别人的“尊敬”、“喜欢”、“信赖”等等感情,是不可能实现的。
【而不知所以可得之道。】
然而可惜的是:很多人既不知道这些“感情”是求不来的,也不知道这些“感情”该怎么做才能够得到。
【郁抑而不能自安,则患心生焉。】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人的心情就会变得忧郁、压抑专技天下网,内心就很难安定下来。如此一来,人就会变得患得患失、忐忑难安。
这便是人“心生忧患”的原因之一。
▼
更多【论语&国学知识】
敬请长按扫描
↓↓↓
↑↑↑
关注我们
你就可以免费获取
《论语》& 国学大礼包哦!
? 动动你的手指刘嘉忆,解锁更多“国学”知识!
安怀信:ahx_2016
▼
一个有用的服务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
发现更多国学精彩!
*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