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告白不止斯皮尔伯格,热衷复原恐龙的还有这些艺术家-雅昌文化集团

不止斯皮尔伯格,热衷复原恐龙的还有这些艺术家-雅昌文化集团

雅昌文化集团
融科技之力,传艺术之美

群龙暴动!屏幕外的我们跟着星爵哥一起颤抖
“世界杯赛场上看人追足球,电影院里看恐龙追人。”在全世界球迷零时差为足球疯狂的时候,侏罗迷们和恐龙迷们期待的《侏罗纪世界2》也热烘烘上映了。如果说十多年前的第一部让人们第一次在屏幕上看到了活生生的恐龙,此次电影则再现了一个更加生动的“恐龙时代”。在影片的结束时,预兆将来是一个人龙即将共存的时代。这是斯皮尔伯格创造的“恐龙世界”。但是有恐龙情结,或者对恐龙感兴趣的不只他一个人,当代艺术家中也隐藏了一些恐龙迷。运用各种手段,他们“复原”或者创造着自己心中的恐龙。

798艺术区里的恐龙雕塑,已经成为游客心目中的标志性景观
说到艺术家创作的恐龙,去过北京798的人估计都会想到那三个红色恐龙。
在北京798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门口长期陈列着一件喷漆玻璃钢装置作品《中国制造(恐龙)》。三个高约4公分的塑料恐龙雕塑通过古典写实雕色的方法被放大约80倍,整齐地堆叠起来,通体喷刷成红色,向往、愤怒、安然,神态各异。游客们有的钻到笼子里挽着恐龙小腿和尾巴留影晶兵总动员,有的跳到笼子上和恐龙对视。

出售中的限量版雕塑《恐龙》及其系列产品
2001年开始水果堂,隋建国开始对恐龙的形象情有所钟。恐龙的造型应当说是一种不折不扣的现成品,基本上没有了艺术家的个人痕迹世间路。而他选择选择恐龙,一方面恐龙本身就是一个生态之谜天书传奇,因为人不知道它是怎么突然间从地球上消失的;另外,作为很多玩具的一种,恐龙要更强烈一些。他将玩具恐龙放大,最后变成了一个中国当代经济和文化生态的象征。在隋建国的作品中,恐龙腹部上的“中国制造”的字样被毫不掩饰地放大:快速发展的中国正像传说中的巨大的恐龙崛起在世界面前错错错莫莫莫。而恐龙系列和中山装系列一样军权撩色,成为了隋建国作品中的经典形象。

3米长的“烤恐龙”
艺术家隋建国的恐龙可以合影,而艺术家徐震的恐龙是可以吃的。3米长的“烤恐龙”,你见过吗?
2007年,徐震的第一个恐龙作品出现在长征空间。作品完全模仿赫斯特的办法和形式七夕告白,体积巨大,两个水柜分别10m×2m×3m,不过里面放的不是鲨鱼而是史前的恐龙,一劈为二,里面内脏毕现。11年之后,徐震的烤恐龙出现在由李宇春担任总监制的“流行实验室之菜市场”公众艺术项目上。邹智文

烤恐龙细节图
这是一条长达三米的“肉恐龙”。艺术家将各种腊肉拼接成了一条恐龙的模样,让日常食材经过重新包装、并置于全新语境。当这条烤恐龙作为雕塑装置陈列在现场,艺术品和商品之间的边界被彻底打破,而其作为整个菜市场的橱窗部分,在公共空间的出现,也为观者还原了一种熟悉并陌生的原生态菜市场景观。

赵闯和他正在制作的霸王龙
接下来要介绍的这位艺术家,可以称为恐龙的真爱粉了--赵闯。这位设计专业出身的恐龙爱好者靠自学钻研成为了“全世界恐龙迷没人不知道”的科学艺术家。
自从7岁时被霸王龙深深吸引后开始自学画恐龙,赵闯对恐龙一直痴迷。21岁时他和中国科学院几位专家合作完成的作品《远古翔兽》登上英国《自然》杂志封面。他多年来为古生物化石提供科学复原支持,成为中国唯一以此为职业的艺术家。赵闯画中的恐龙,每一块肌肉、每一根骨头、每一寸皮肤都纤毫毕见,细节真实到让人咋舌,仿佛那画中的“巨兽”轻轻一跃就能从一亿年前“穿越”到今天的现实中。

赵闯制作的沧龙

赵闯制作的三角龙。
事实上,赵闯所画的每一个恐龙赣州三中,都有严格的科学依据,是在出土的恐龙化石基础上,根据古生物文献资料及学术研究成果,通过艺术手段,逐一复原出恐龙的骨骼构架、肌肉纹理,最后根据它的生活习性迪斯特罗,复原出它的皮肤、毛发等细节。2010年,赵闯和搭档、童话作家杨杨创办了“啄木鸟科学艺术小组”,而赵闯对于恐龙的呈现也不再局限于画中,他开始制作1:1的恐龙模型,让恐龙更真实地呈现在大家面前。每一只恐龙都栩栩如生,你似乎能听见它们奔跑或倒下时的声音傅满洲之血。

复原恐龙
这项工作并不轻松。赵闯的理想是重述地球,完成更多的古生物化石的形象复原:“46亿岁的地球,一端是已经消逝的世界历史,恐龙就是一道昔日的风景;另一端则是人类想象力的尽头,有科学理论支撑、具有高等智慧生命的星球。我希望有机会连接这两端,让恐龙活在我创造的生态空间里上善若书。”据介绍,赵闯和杨杨合作的PNSO恐龙世界科学艺术展即将在鸟巢开展,将有27条大型恐龙与32条小型恐龙同时展出。

据介绍,最早从19世纪早期开始,西方的艺术家们就已经开始描绘丰富多彩的恐龙形象和史前环境了。1852年,伦敦的水晶宫竖立了两个禽龙雕像王奕程,成为最早的完全比例恐龙模型。而在当时,它们的拇指尖爪被误认为鼻角,而且被误认为四足动物。

《莱拉普斯》,查尔斯·R·奈特,1897年

《特暴龙和装甲龙》,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诺维奇·弗莱洛夫,1955年

《暴龙和埃德蒙顿龙》,伊利·基什,1976年
随着科技发展,艺术家们已经将幻象和科学融合,恐龙形象越来越清晰可见。作为地球曾经的统治者,尽管“恐龙追人”给人留下抹不去的心理阴影,但恐龙其神话般的存在和突然灭亡又对好奇的人们有着非常的吸引。这个已经消亡的物种,在考古学家和艺术家们的反复打造中,总让人感觉又不是那么遥远。科技发展,未来有无限可能,虽说现在靠蚊子血让恐龙复活不可能薄一波简历,但是科技发展,未来有无限可能。以后的事,谁又说得准呢?